近三年我校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基础数据特征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xim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期中考试是检验与反馈阶段性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校期中考试的考生数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但受客观条件限制,考场教室资源、监考人员数量并未同步增长,这使得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数据呈现出一系列特征,同时也对考务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动员各方力量,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拓展资源,努力使考务安排更科学,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反馈渠道。
  关键词: 期中考试 考务安排 数据分析
  
  期中考试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检测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检验教学成效、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是一种较常用的手段。我校多年来一直组织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2天的停课期中考试,考的课一般都是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学科基础必修课中学分较多的考试课。
  近年来,随着在校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参加期中考试的考生数量不断刷新历史性记录;而考场教室、监考人员等并未同步增长,这对考务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根据近三年第一学期我校期中考试基础数据的对比,分析我校期中考务安排的基本特征,并对我校期中考试考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一、近三年期中考试概况
  (一)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于2008年11月3日(周一)和4日(周二)进行。每天四场,两天共考八场,安排考试32门,考场398间次、监考811人次。考生16390人次、涉及7973人,占学生数的53.98%。考5门的45人、考4门的206人、3门的2222人、2门的3175人、1门的2325人。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以往课程不及格重修的考生1868人次、涉及1476人,占考生数的18.51%,重修生考试涉及课程27种;考5门重修课的2人、考4门重修课的4人、考3门重修课的41人、考2门重修课的290人、考1门重修课的1139人。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398间次考场中,有247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1]。
  (二)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于2009年11月9日(周一)和10日(周二)进行。每天四场,两天共考八场,安排考试32门,考场380间次、监考800人次。考生16630人次、涉及8211人,占学生数的53.36%。考8门的1人、考6门的3人、考5门的45人、考4门的221人、3门的2179人、2门的3196人、1门的2566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以往课程不及格本学期重修的考生1846人次、涉及1440人,占考生人数的17.54%,重修生考试涉及课程28种。考6门重修课的1人、考5门重修课的3人、考4门重修课的7人、考3门重修课的46人、考2门重修课的276人、考1门重修课的1107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380间次考场中,有239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2]。
  (三)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于2010年11月8日(周一)和9日(周二)进行。每天四场,两天共考八场,安排考试38门,考场395间次、监考841人次。考生17548人次、涉及8372人,占学生数的53.26%。考8门的1人、考7门的7人、考6门的8人、考5门的54人、考4门的282人、3门的2457人、2门的3290人、1门的2273人。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以往课程不及格本学期重修的,总共1939人次、涉及1440人,占考生人数的17.20%,重修生考试涉及课程33种。考6门重修课的2人、考5门重修课的5人、考4门重修课的25人、考3门重修课的51人、考2门重修课的292人、考1门重修课的1065人。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395间次考场中,有261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
  二、近三年期中考试基础数据变化的趋势
  (一)数量增加的基础数据。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很多基础数据的数量在增加,按增幅加快和增幅减缓,可分为两类。
  1.增幅加快的数据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基础数据的数量增加,且增幅加快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考生人次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6390人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6630人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7548人次。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比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次增加了1.46%,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比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增加5.52%;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比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次累计增加了7.07%。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次在不但增加,而且增幅在加大。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2)考4门及4门以上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5门的45人、考4门的206人、考3门的2222人、考2门的3175人、考1门的2325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8门的1人、考6门的3人、考5门的45人、考4门的221人、考3门的2179人、考2门的3196人、考1门的2566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8门的1人、考7门的7人、考6门的8人、考5门的54人、考4门的282人、考3门的2457人、考2门的3290人、考1门的2273人。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4门及4门以上的考生,虽总体只占3.56%,比例很低,但已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占考生数3.15%上升到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4.20%。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4门及4门以上的考生数占全部考生数之比在不断增加,且增速还在加快。
  按《培养计划》,每学期的期中考试,考生最多只考3门(96.44%的考生最多只考3门);之所以出现考4门及4门以上,全都由于重修所致,“4门及4门以上的考生数占全部考生数之比在不断增加,且增速还在加快”表明重修考生在增加,且增幅在加大。
  (3)平均每个重修考生考重修课的门次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5门重修课的2人、考4门重修课的4人、考3门重修课的41人、考2门重修课的290人、考1门重修课的1139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6门重修课的1人、考5门重修课的3人、考4门重修课的7人、考3门重修课的46人、考2门重修课的276人、考1门重修课的1107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6门重修课的2人、考5门重修课的5人、考4门重修课的25人、考3门重修课的51人、考2门重修课的292人、考1门重修课的1065人。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平均每个重修考生考的重修课门次在增加,且增幅在加大。即平均每个重修生,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的重修课不止1门,重修课越积越多、一人重修多门的现象在加剧,且增幅还在加大。
  (4)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占全部重修考生之比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虽总体只占4.29%,比例很低;但已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占重修考生数3.18%上升到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5.76%。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数占全部重修考生数之比在不断增加,且增速还在加快。即少数重修生重修的课越积越多,一人重修3门及3门以上,且这部分重修生所占比例还在增加。
  (5)停课班级腾出的教室用作考场的数量占考场总数之比。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398间次考场中,有247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的380间次考场中,有239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395间次考场中,有261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所用考场中,一、二年级本科和一年级专科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教室的比例不断增加,且增幅愈加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新生班级不断增加。“停课考试班级腾出教室的比例增加”也就意味着直接能用作考场的空教室越来越少,期中考试的考场不得不大量套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根源在于教室资源紧张。
  2.增幅减缓的数据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基础数据的数量虽然增加,但也有指标增幅减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考生人数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7973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8211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8372人。
  按人数统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比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数增加了2.99%,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比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数增加了1.96%,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比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数累计增加5.00%。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数虽在增加,但增幅在逐步减缓。主要原因同样是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人次和人数都在增长,之所以人次增幅加大,而人数虽增但增幅减缓主要是由于:不同专业期中考试考的门次不同,一般工科专业期中都考3门,而管理类只考2门。近年来,虽然考生人数总体增幅在逐步减缓,但随着“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相继实施,我校工科新专业、工科专业招生数在增加,由于工科考生每次要多考1门,也就促成了期中考试考生人次增幅加大的现象。
  (2)平均每间考场容纳的考生人数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6390人次、考场共398间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6630人次、考场共380间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7548人次、考场共395间次。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平均每间考场容纳的考生人数增加”主要得益于我们优化了教学楼16间教室的座位排列方式,在不增加教室座位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室内走道宽度,扩大考生容量:每间考场每场就能多容纳9名考生。
  上述数据表明:尽管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平均每间考场容纳的考生人数在增加,但由于考场总数有限,期中考试期间三、四年级本科和二、三年级专科还在照常上课,部分大教室还要上课,能用作考场的大教室已十分有限。如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后能用作考场的大教室将更为紧张。
  (3)平均每位监考教师负责监考的考生数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监考811人次、考生16390人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监考800人次、考生16630人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监考841人次、考生17548人次。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平均每位监考教师负责监考的考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增幅正在放缓。
  每位监考教师平均监考的考生数量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在近三年排考时,采用了《运筹学》中“规划求解”方法,优化配置考场,合理降低监考人数。增幅放缓主要因为考场总数有限,期中考试期间部分大教室还要上课,能用作考场的大教室十分紧张;如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后用作考场的大教室将更为紧张,期中考试平均每位监考教师负责监考的考生数量可能不增反减,也就意味着将要安排更多的监考。
  (二)数量减少的基础数据。
  1.重修考生人数占全部考生数之比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重修考生占考生数的18.51%;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重修考生占考生人数的17.54%;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重修考生占考生人数的17.20%。
  2.重修考生人次占全部考生人次之比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考的重修课共1868人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考的重修课共1846人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考的重修课共1939人次。
  上述数据表明:无论按人次,还是按人数统计,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重修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在逐渐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三、期中考试基础数据变化呈现的特征
  (一)每位考生期中考试的门次正在增加。
  “考生人次”增幅加快,而“考生人数”增幅减缓,以及“考4门及4门以上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增幅加快、“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占全部重修考生之比”增幅加快,这些指标都表明了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呈现出每位考生要考的课的门次正在增加的趋势。
  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工科专业新生增幅较大
  不同专业期中考试考的门次不同,一般工科专业期中都考3门,而管理类只考2门。近年来,随着“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相继实施,我校工科新专业、工科专业招生数增幅都较大;由于工科考生每次要多考1门,也就增加了每位考生平均要考的课的门次数。
  2.重修生同时有多门课需重修
  平均每个重修考生要考的重修课门次在增加。平均每个重修考生一学期重修不止1门,重修课越积越多、一人要同时重修多门、屡修不过的现象也增加了每位考生平均要考的课的门次数。
  (二)新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考生人次”和“考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停课班级腾出的教室用作考场的数量占考场总数之比”增幅加大,这些现象都表明近三年新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新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为期中考试安排能腾出更多的教室,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有更多的考生要参加期中考试。而且,新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也就意味着如果教室总数不增,2—3年后期中考试时,高年级正常上课要占更多的教室,能用作考场的教室将更为紧张。
  (三)教室不足将制约期中考试的正常进行。
  “考试所用考场中,一、二年级本科和一年级专科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教室的比例不断增加”,也就意味着直接能用作考场的空教室越来越少,期中考试的考场不得不大量套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教室。
  “平均每间考场容纳的考生人数”、“平均每位监考教师负责监考的考生数”虽有增加,但增幅减缓,这些现象表明教室数量,尤其是能坐较多考生的大教室的数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期中考试安排的资源瓶颈。
  尽管目前在安排考场时,我们已采用《运筹学》中规划求解的方法,尽量优化考场配置、合理降低监考人数,但如考场,特别是大教室的数量不是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同比增加,今后在安排《高等数学㈠》、《大学英语综合㈠》等人数众多的考试时,将有越来越多的考生不得不被排在小教室中;同样的考生数量,监考数将急剧增加,监考的矛盾将愈加突出;教室资源的制约将集中在监考问题上,可能诱发矛盾。
  四、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监考职责,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考试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监考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职责。
  以往个别教职员工错误地认为“考试是考的这门课的教师的事,和其他系(教研室)、其他老师都无关”,“只有班主任(导师)才要监考,其他老师都不该监考”。各学院(中心/部)必须纠正这些错误观念,正确对待监考工作。监考绝非院办一个部门的事,要动员全院上下共同参与。
  (二)积极拓展考场资源。
  按现有期中考试的安排方式,根据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的增幅,预计三年后,《高等数学㈠》、《大学英语综合(一)》等考生众多的课,在安排期中考试时,可能有部分考生不得不被排在小教室内考,这也就意味着,监考数量将急剧增加,使得教室资源不足的矛盾集中在监考问题上爆发。
  为防止矛盾激化,提出以下建议。
  1.必须增加教室数量,为考场安排拓展新的空间。
  2.通过调整现有教学楼教室内座位分布的方式,提升教室容纳考生的数量。
  3.在考场紧张时,适当考虑动用大型报告厅安排部分考试。
  (三)多管齐下,共同督促重修生提高学习效率。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4门及4门以上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占全部重修考生之比”增幅加快,“平均每个重修考生考的重修课门次在增加,且增幅在加大”,以及“重修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在逐渐下降”都表明:重修课更集中到了少部分学生身上。结合近年来重修课教学检查发现的问题,发现部分学生同时多门课不及格,且屡次重修均因逃课最终始终未过。
  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学生和学院必须多管齐下,共同督促重修生提高学习效率。
  1.授课教师要严格考勤、要敢于、并善于管好纪律,同时要积极与重修生所在学院联系,共同督促。
  2.开课学院要经常汇总重修课教师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学生所在学院联系,共同商讨对策。
  3.学生所在的学院和班主任要及时联系授课教师,要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提醒、激励。
  4.重修学生本身更应端正态度、改进方法,积极补缺补差,缩小差距、增强效果。
  (四)挖足潜力,继续坚持各项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举措。
  在考场资源紧张的客观条件尚未明显改变前,继续坚持将一、二年级本科和一年级专科停课班级所空出教室用作考场;继续坚持用《运筹学》中规划求解的方法进行优化,合理降低监考人数;继续坚持优化教学楼部分教室的座位排列方式,在不增加教室座位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室内走道宽度,扩大每间考场每场容纳考生的数量:通过一系列举措,向管理求效益,极尽所能,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
  期中考试作为检验与反馈阶段性教学成效的一项重要举措,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受制于教室资源、监考教师数量的客观限制,加之近年来考生数量持续攀升,时至今日仍能坚持的高校已所剩无几。我们要动员各方力量,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拓展资源,努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反馈渠道,使期中考试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情况通报[Z].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简报,2008,(11):1.
  [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情况通报[Z].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简报,2009,(11):1.
  [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情况通报[Z].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简报,2010,(1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效课堂就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其突出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然而,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严重的低效率现象。因此,要科学规划课堂教学模式,全方位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必须把握好课堂,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旧存在“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还应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实践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之中,从而“乐学、善学、博学、美学”。其设计包含阅读教学目标、内容、媒体、评价四大方面。这能使学生获得语文审美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审美化 设计策略    审美化教学,是指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本
摘 要: 语文课是各学科中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成功的语文课堂应抓住优化课堂结构这一关键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自主学。  关键词: 语文课 优化课堂结构 “美”    语文课是各学科中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语文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可是现在有不少学生却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危机”。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该如何来化解这一“危机”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成功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教师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课堂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许多学者认为:“学习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备课重点应放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    目前教
摘 要: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一些教师照抄教案,临上课时就拿着教材走上讲台“即兴施教”。有
摘 要: 构建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成为个性飞扬、尽展风采的舞台,让课堂成为诗意流淌、审美愉悦的乐园,让课堂成为激活思维,开启智慧的殿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情趣课堂 构建方法    优秀的语文课各有各的妙处,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课堂总是充满情趣的。教师教得轻轻松松,挥洒自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如坐春风。其实任何学科都可以上得充满情趣,只是语文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更容易使得课堂变得富
摘 要: 教学的过程应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文章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实效性”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互动实效性 提高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特别是高年级课堂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学生举手发言的人数寥寥无几,课堂上气氛比较沉闷,课堂上老师唱着“独角戏”。学生们在课堂上缺乏
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普及,从税收政策方面来说依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营改增”的过渡阶段,融资租赁业的税率划分为多个级次,计算较为复杂。同
在办公室里,我经常会听到语文老师这样问:“你今天布置什么家庭作业?”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确实是一件让语文老师头痛的事。  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无非是写写字词、抄抄课文(古诗文),复习期间做一套又一套模拟题,学生毫无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了。因此,要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在搞“活”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作业的改革。在“主体性教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