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入”到“输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背诵输入在二语口语习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强化语言输入,减少二语口语习得中情感负焦虑,有利于监控二语口语交际负迁移,等等。本文主要探讨背诵输入在第二语言口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 背诵输入 二语口语习得
  
  一、引言
  口语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有待加强的环节,也是很难提高的环节。在口语教学中问题突出表现为词汇贫乏、措辞不当及中国式英语,这些问题对于口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都有极大的阻碍。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以及母语的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现代传播理论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干扰为51%。所以,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母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第二语言习得的问题。
  二、背诵输入的理论背景
  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叶蜚声教授指出,学习语言必须多读、多讲、多背诵。中文、英文或是其他语言,我都喜欢背诵,因为背诵是帮助融会贯通的方法之一。外语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背诵。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策略也是背诵。例如《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所以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包括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在这五大假说中,他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并且强调“外语学习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丰富的目标语料和有关知识的输入。可见,背诵是增强记忆,获得语言输入的很好的方法,也是语言输出的第一步。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的变化,学生也必须在背诵模仿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第二语言的学习才能有质的飞跃。
  三、背诵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背诵作为一种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使用得当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于第二外语的理解,认识语法规律、掌握遣词造句的技巧,减少母语对于第二外语的负迁移影响。所以,背诵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
  加拿大语言学家Bialystok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模式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分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形语言知识两种。所谓的显性语言知识是学习者所有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这些知识是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称之为显性语言知识。而隐形语言知识是指那些内化的语言知识,存在于潜意识中,使学习者不假思索地流利地使用语言,即为语感。背诵可以加强学生对第二语言语料的积累和强化,将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形语言知识,语感也必然得到增强。
  (二)能够强化语言输入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输入不足,学习者的语料储备有限,对于词汇和常用的表达积累不够。其实外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在口语表达中势必会出现很多错误和不足,继而影响输出的质量。背诵不仅可以帮助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锻炼记忆力,还有助于英语口语的提高。
  (三)能够减少二语口语习得中情感负焦虑
  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学习者的情绪状态或态度,例如动机、自信、焦虑等会影响习得所必需的输入。学生在二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由于词汇量的缺乏,以及口语表达不当,势必会引起学生的不自信甚至厌学的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难易程度合适的,内容比较新颖的材料,或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一些感兴趣的材料进行背诵。这样必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减少学生的焦虑,为学习积累必要的语料知识。
  (四)能有利于二语口语交际负迁移的监控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在口语交际中的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由于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不自觉地把母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强加给了第二语言,导致了交际过程中的负迁移。根据Krashen的监控模式理论,有意识学到的语言知识能够起到监控的作用。学生通过有意识的背诵就可以逐步积累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继而达到对口语输出过程中的负迁移的监控和修正。
  四、结语
  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背诵输入在二语口语习得中的作用。背诵输入也是从古至今受到青睐的教学方法。背诵输入对于语言的输入和语言的输出都有着积极作用。背诵输入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很多,例如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降低口语交际过程中的焦虑,监控口语交际的负迁移,等等。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背诵输入在二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背诵输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Murphy R J L.Sex differences in examination performance:Do these reflect differences in ability or stereotypes?[J].Educational Review,1978,(30):259-263.
  [2]Nitko A J.Educational Test and Measurement:An Introduction[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3.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何家宁.关于大学生英语背诵的调查报告[J].山东外语教学,2006,(1).
  [5]王徳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按照生产第一线的职业岗位要求培养人才。近年来,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多年来,我院动物医学专业一直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通过组建“南农高科班”等形式,初步形成了校企按需组合、资源共享、集合优势、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一套高技能人
摘 要: 钢琴练习中的视奏是视谱和弹奏同时进行的一种钢琴技能。所谓背奏就是背谱弹奏,背谱弹奏才能让演奏者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视奏能力强则看谱速度快,可以浏览大量的钢琴作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背奏能力强则使演奏更加完美,有效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强大的视奏能力与背奏能力相互结合、相互联系,是提高钢琴演奏的量与质的必要途径。有效地将视奏与背奏相结合有三种方法:先视奏后背奏的循序渐进法;视奏与背
摘 要: 对于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外语最难的就是词汇的积累与扩充,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短缺的问题急待解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词汇教学应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将词汇学习的三维框架——直接词汇教学、附带学习和独立策略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构建一个有意义的模式。  关键词: 三维框架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模式   
摘 要: 为了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本文通过阐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冲击,引出课程整合实施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目标、有效途径和教学实践。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传统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交往已经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步入了信息化的社会,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原有的以
摘 要: 应届的毕业生即将走入职场,开始人生的拼搏。现代社会竞争日渐激烈,自身的素质很重要,但是服装的穿着适合,对于初入职场的女性也是很重要的。本文从女性职场着装的重要性入手,探讨现代女大学生职场着装的问题,希望能够给即将踏入职场的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  关键词: 现代女大学生 职场女性 着装    一、职场女性着装的重要性  形象传递着一定的信息,职场女性的形象传递着其内在的信息及公司的形象。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誉为“四大支柱”。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分化的今天,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三个要素进行动态化优化组合,使师生之间、学生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的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重视情感元素的必要性和如何利用情感元素优化英语的课堂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情感元素 必要性 作用    一、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情感元素的必要性  1
摘 要: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差异,翻译对很多中学生来说是难事,《商务英语函电》学科的“完成句子”一题对中职外贸专业学生来说就更头疼了,学生普遍失分较多。针对这一问题,作者采取了一些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收到了良好效果。作者就这一题型的主要形式——短语和句子,总结了在训练学生做题方面采取的方法,并命名为“吃苹果”翻译法。  关键词: 《商务英语函电》 完成句子 “吃苹果”翻译法  
新课程倡导的快乐学习,旨在摒弃传统教学中灌输知识、束缚思维的教学,让学生在宽松怡悦的氛围中,展开思维的翅膀,遨游知识的海洋,去快乐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在、学得有趣,这就凸显出新课程环境下教学的艺术性。语文教学到底如何突显“快乐性”,使学生好学、乐学、勤学呢?我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尝试。  一、从思维中获得快乐  思考是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文本出发,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紧握课堂主线,因材施教,实时引导,在平等自由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欣赏。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引导 教学方法    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欣赏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要让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读懂文本,感受美的熏陶,享受文学甘霖的滋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下面就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