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讯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需求,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过程,也是产品、服务、人与人的共性的挖掘,互联网时代,资讯就是经济、是财富、是社会运转的动力,是生产力的代际更迭,而承载资讯的媒介是这一切的载体。科技让信息的传递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廉、范围更广、获取更方便,媒介也就从专业领域变得更加的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自媒体与互联网 的迅猛发展并不是因为其新颖的表象,而是它们代表的平台,造就了时代。
关键词:媒介平台;自媒体;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061;G2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0-02
自媒体是什么?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一个由于新技术赋予了新生命的概念。当人类开始群居有了社交意识时,信息的传递就是自媒体,也就是传播学中的人际传播,主要以语言表达信息,或用表情、姿势来强化、补充、修正语言的不足,它可以使传者与受者直接沟通。村东头的王婶家杀了猪,告诉邻居老李家请亲戚朋友来吃饭,这就是最朴素的自媒体传播,人是这中的起点与终点,只不过范围只限于这个村子里。当我们有了媒体后,王婶说电视台能不能帮咱发个新闻啊,俺家杀了只2000斤的大肥猪,请省里住在不同城市的亲戚来吃肉,电视台想了想,2千斤的猪没见过,这个算是个新闻,不涉及城管、拆迁、征地等等敏感信息,能播,于是王婶这件事上了电视台,亲戚朋友们看到了,这就是专业媒体的传播,不再是人际传播了,成了自上而下的信息发布,而且范围已经显著的扩大了,但也不再是自主传播了。再后来,王婶有了微信、微博、QQ,她不用找电视台了,发个朋友圈和状态更新,亲戚朋友就都知道了杀猪的消息,蜂拥而至,皆大欢喜,又回到了自媒体的方式,与原始的自媒体相比,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多了一个媒介,也可以说是平台。
互联网 又是什么呢?互联网在过去的20年间创造了当代人的一半世界,我们的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便捷,资讯爆炸是最常用的形容词,人类获取知识屏障一下子被炸开了,曾经令人望尘莫及,海纳百川的百科全书逐渐销声匿迹,被互联网的搜索取代;空间与距离也不再是问题,世界已经变得扁平,北京的一个订餐电话,接线的可能是远在成都的幺妹儿,送餐的可能仅仅是隔两栋楼的餐厅;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是虚拟的吗?是,也从来不是,当信息不再仅仅是信息,而是链接了人与人、服务与需求的时候,这就是“ ”的力量,网易十年前就提出了口号“网聚人的力量”,很多人并不理解,其中已经充分说明了互联网 的概念,真正的力量不是飘在云端的数据,而是链接。
这种连接是有破坏性的,对传统方式的破坏。传统的新闻媒体将传播者与受众分得很清,它们是“自上而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而播客式的自媒体打破了这种不公平的格局,新媒体不再有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人人即媒体”。传统商业遵循的是28法则,企业都在最求从20%最热门的产品中获取利润,而互联网平台可帮助无数的中小企业从80%的非主流的长尾需求中获得利润,生存下去;市场更加细分了,再微小的差异,在互联网的放大镜中也能被轻而易举的查找到。
互联网是平台的创造者,是自媒体的核心驱动器。平台并没有改变供求的两端,他们一直在那儿,一直是原来的样子,而巨大的改变却在发生着。链接,就是平台的力量!
平台的力量有多大?
以微信为例,在6月腾讯公布了2015年1季度的微信数据,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微信直接带动的消费支出中,娱乐占了53.6%、公众平台占了20.%、购物占了13.2%、出行占了11.3%、餐饮只有2%。据统计,微信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110亿元、其中娱乐消费时最大支出,规模为58.91亿元。
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5-64岁人口为10.05亿人,而微信的用户群体50岁以下占比为97.7%,也就是说,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占到中国适龄劳动力人口的54%还要多。微信的最主要功能是社交,是人们通讯与分享的地方,我们说的、做的事情并没有改变,而变化的只是在哪里说,在哪里做,就是这样,我们人均创造了约20元的消费。
平台是一个神奇的连接器。
没有淘宝前,义乌小商品市场就在那里,可远在北京的我们不会为了买几件工艺品跑去浙江;
没有京东前,澳洲的牛排就在那里,远在中国的吃货们不会为了尝鲜特地跑到墨尔本去;
没有微信前,长途电话要省着打,视频通话要挑手机品牌;
没有支付宝前,我们只相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平台改变了这一切,这个连接器让每一个人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不再是专业领域的旁观者,大大降低了信息压抑程度,平台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
平台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因为:平台即是媒介,媒介即是讯息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1964年《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他的这一论断,在几十年后的互联网时代得到了验证。
拥有了良好的媒介,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传递自己的想法,不必有理,只要发声,这是一种权力的赋予,社会进步的驱动。从物质角度,产品不再局限于企业的商业化制造,每个人都能够有渠道发布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并且以非常低的成本发布营销,这又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因为传播与获取资讯如此的便捷与便宜,无论多么特别的需求或多么奇葩的供给,都能够得到满足,因为世界上总有一个与自己想法相似的人,现在我们有了手段更容易的找到他。
互联网创造的媒介优势在融合。
这种融合不仅是线上与线下形式上的结合,更加重要的是跨产业,跨上下游的融合,生产、消费、投资的融合,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融合。融合在提供便捷、创新性的服务同时,也在倒逼生产者做出调整与改变,这种改变又推动参与生产的劳动者革新思维和行动,而劳动者本身又是消费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激励与竞争、协作与共赢不仅仅在产业间发生作用,更在一个体系内良好的循环。
平台正在创造一种创业生态。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下海”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制度的创新为经济的蓬勃创造了生态环境,商品经济因此而繁荣发展。如今互联网带来了创新2.0的时代,“全民创业”又成为了新的浪潮,时势造英雄,这个时势正是互联网 的平台。这个平台赋予了个人全新的力量与尊重,让每个有意愿的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将之变现,体面的做一个小本买卖,不必担心城管的驱赶。经济资源的集中程度也不再是决定经济地位的绝对约束,再小的特色与专长都能够养家糊口,改善境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追求品质与文化的阶段,生计与人性的解放与尊重并重。
Uber让乘客更容易打到车,不必忍受出租车抱怨的眼神和发泄的唠叨,让所谓的“黑车”司机更有尊严的生活,让任何一个有车的人都多了一种工作方式的选择。
小猿搜题这类软件让学习中的困惑更容易获得解答,害羞的学生不必再涨红了脸去请教班里的学霸,在线有千万个学霸和老师在等着帮你答疑解惑。
58到家让保洁阿姨不用坐在家政服务中心等着客人上门,可以在家边看着电视边等着手机叫单。
这仅仅是数不尽的平台中耳熟能详的几个,我们的生活正在被它们深刻的影响着,推动着,这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因为渺小的个体能够做出更多的选择,自我的价值实现方式更加的多样、便捷,自我认同感更强,这样的进步不仅在物质层面,更加可贵的是富足了人们的内心,内心才是礼节与荣辱的源泉。
自媒体与互联网 有着共同的平台效用,汇聚、放大了人的力量,链接着传统与新潮,更重要的它链接了物质资源与精神文明,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生态,勇于接纳、尊重人性,平台让世界本已存在的供求关系更加智慧的演化,让生活的环境和生活本身充满智慧。
关键词:媒介平台;自媒体;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061;G2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0-02
自媒体是什么?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一个由于新技术赋予了新生命的概念。当人类开始群居有了社交意识时,信息的传递就是自媒体,也就是传播学中的人际传播,主要以语言表达信息,或用表情、姿势来强化、补充、修正语言的不足,它可以使传者与受者直接沟通。村东头的王婶家杀了猪,告诉邻居老李家请亲戚朋友来吃饭,这就是最朴素的自媒体传播,人是这中的起点与终点,只不过范围只限于这个村子里。当我们有了媒体后,王婶说电视台能不能帮咱发个新闻啊,俺家杀了只2000斤的大肥猪,请省里住在不同城市的亲戚来吃肉,电视台想了想,2千斤的猪没见过,这个算是个新闻,不涉及城管、拆迁、征地等等敏感信息,能播,于是王婶这件事上了电视台,亲戚朋友们看到了,这就是专业媒体的传播,不再是人际传播了,成了自上而下的信息发布,而且范围已经显著的扩大了,但也不再是自主传播了。再后来,王婶有了微信、微博、QQ,她不用找电视台了,发个朋友圈和状态更新,亲戚朋友就都知道了杀猪的消息,蜂拥而至,皆大欢喜,又回到了自媒体的方式,与原始的自媒体相比,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多了一个媒介,也可以说是平台。
互联网 又是什么呢?互联网在过去的20年间创造了当代人的一半世界,我们的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便捷,资讯爆炸是最常用的形容词,人类获取知识屏障一下子被炸开了,曾经令人望尘莫及,海纳百川的百科全书逐渐销声匿迹,被互联网的搜索取代;空间与距离也不再是问题,世界已经变得扁平,北京的一个订餐电话,接线的可能是远在成都的幺妹儿,送餐的可能仅仅是隔两栋楼的餐厅;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是虚拟的吗?是,也从来不是,当信息不再仅仅是信息,而是链接了人与人、服务与需求的时候,这就是“ ”的力量,网易十年前就提出了口号“网聚人的力量”,很多人并不理解,其中已经充分说明了互联网 的概念,真正的力量不是飘在云端的数据,而是链接。
这种连接是有破坏性的,对传统方式的破坏。传统的新闻媒体将传播者与受众分得很清,它们是“自上而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而播客式的自媒体打破了这种不公平的格局,新媒体不再有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人人即媒体”。传统商业遵循的是28法则,企业都在最求从20%最热门的产品中获取利润,而互联网平台可帮助无数的中小企业从80%的非主流的长尾需求中获得利润,生存下去;市场更加细分了,再微小的差异,在互联网的放大镜中也能被轻而易举的查找到。
互联网是平台的创造者,是自媒体的核心驱动器。平台并没有改变供求的两端,他们一直在那儿,一直是原来的样子,而巨大的改变却在发生着。链接,就是平台的力量!
平台的力量有多大?
以微信为例,在6月腾讯公布了2015年1季度的微信数据,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微信直接带动的消费支出中,娱乐占了53.6%、公众平台占了20.%、购物占了13.2%、出行占了11.3%、餐饮只有2%。据统计,微信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110亿元、其中娱乐消费时最大支出,规模为58.91亿元。
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5-64岁人口为10.05亿人,而微信的用户群体50岁以下占比为97.7%,也就是说,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占到中国适龄劳动力人口的54%还要多。微信的最主要功能是社交,是人们通讯与分享的地方,我们说的、做的事情并没有改变,而变化的只是在哪里说,在哪里做,就是这样,我们人均创造了约20元的消费。
平台是一个神奇的连接器。
没有淘宝前,义乌小商品市场就在那里,可远在北京的我们不会为了买几件工艺品跑去浙江;
没有京东前,澳洲的牛排就在那里,远在中国的吃货们不会为了尝鲜特地跑到墨尔本去;
没有微信前,长途电话要省着打,视频通话要挑手机品牌;
没有支付宝前,我们只相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平台改变了这一切,这个连接器让每一个人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不再是专业领域的旁观者,大大降低了信息压抑程度,平台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
平台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因为:平台即是媒介,媒介即是讯息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1964年《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他的这一论断,在几十年后的互联网时代得到了验证。
拥有了良好的媒介,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传递自己的想法,不必有理,只要发声,这是一种权力的赋予,社会进步的驱动。从物质角度,产品不再局限于企业的商业化制造,每个人都能够有渠道发布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并且以非常低的成本发布营销,这又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因为传播与获取资讯如此的便捷与便宜,无论多么特别的需求或多么奇葩的供给,都能够得到满足,因为世界上总有一个与自己想法相似的人,现在我们有了手段更容易的找到他。
互联网创造的媒介优势在融合。
这种融合不仅是线上与线下形式上的结合,更加重要的是跨产业,跨上下游的融合,生产、消费、投资的融合,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融合。融合在提供便捷、创新性的服务同时,也在倒逼生产者做出调整与改变,这种改变又推动参与生产的劳动者革新思维和行动,而劳动者本身又是消费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激励与竞争、协作与共赢不仅仅在产业间发生作用,更在一个体系内良好的循环。
平台正在创造一种创业生态。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下海”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制度的创新为经济的蓬勃创造了生态环境,商品经济因此而繁荣发展。如今互联网带来了创新2.0的时代,“全民创业”又成为了新的浪潮,时势造英雄,这个时势正是互联网 的平台。这个平台赋予了个人全新的力量与尊重,让每个有意愿的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将之变现,体面的做一个小本买卖,不必担心城管的驱赶。经济资源的集中程度也不再是决定经济地位的绝对约束,再小的特色与专长都能够养家糊口,改善境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追求品质与文化的阶段,生计与人性的解放与尊重并重。
Uber让乘客更容易打到车,不必忍受出租车抱怨的眼神和发泄的唠叨,让所谓的“黑车”司机更有尊严的生活,让任何一个有车的人都多了一种工作方式的选择。
小猿搜题这类软件让学习中的困惑更容易获得解答,害羞的学生不必再涨红了脸去请教班里的学霸,在线有千万个学霸和老师在等着帮你答疑解惑。
58到家让保洁阿姨不用坐在家政服务中心等着客人上门,可以在家边看着电视边等着手机叫单。
这仅仅是数不尽的平台中耳熟能详的几个,我们的生活正在被它们深刻的影响着,推动着,这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因为渺小的个体能够做出更多的选择,自我的价值实现方式更加的多样、便捷,自我认同感更强,这样的进步不仅在物质层面,更加可贵的是富足了人们的内心,内心才是礼节与荣辱的源泉。
自媒体与互联网 有着共同的平台效用,汇聚、放大了人的力量,链接着传统与新潮,更重要的它链接了物质资源与精神文明,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生态,勇于接纳、尊重人性,平台让世界本已存在的供求关系更加智慧的演化,让生活的环境和生活本身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