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初探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立足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之中的角度,分别从“环境诗化,润物细无声”“诵传统、当画家,陶冶心灵”“巧设故事会,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寓学于乐,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家校紧相连,拓展‘大语文’的内涵与外延”五方面来探讨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从而让传统文化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如雨后天空中的彩虹,为我们的人生添上一道亮丽的光彩。为了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天空中快乐地翱翔,教师可以营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班级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画画、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寓学于乐,让学生喜欢上传统文化。
  一、环境诗化,润物细无声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洋溢着传统文化气息的班级文化环境,笔者在教室的一角开设了“走进传统文化”栏,上面写着本周学生要背的传统文化内容,短短十几个字,却分外醒目。教室的墙壁上还张贴着传统文化的字画、条幅。接着,笔者让学生回家上网查找这些字画、条幅的来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第二天,一个个声音从笔者的耳边响起,“老师,课室墙壁上有一幅画是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做一个好孩子。昨天晚上,我就把最好吃的菜夹给妹妹了。”“老师,我这几天晚上都帮妈妈洗碗。”“老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是唐代著名诗人韩愈说的,他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妈妈说想做一个有出息的人,现在就要勤奋学习,我以后再也不会吵着要看电视了,我要努力学习。”……听着这些稚嫩的声音,笔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没想到这简单的育人环境,也能发挥出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凝聚、熏陶、激励的功能,让育人无声胜有声。
  二、诵传统、当画家,陶冶心灵
  每周的星期三,我校都有一个“传统文化诵读10分钟”的快乐时刻。在一次校本诵读课上,笔者想着《三字经》也教了好一段时间了,不如今天就尝试一下新的教法。于是让学生先说说从这些传统文化诵读中悟出的小道理,再画画自己平时的生活。原以为学生都是低年级的学生,平时只是坐在那里应付式地读读而已,笔者并没抱什么希望。然而出乎笔者的意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同烈火一样一下子就燃烧起来了,四人小组在讨论着,说着平时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拿起手中的笔画起来。过了一会儿,笔者看到班上最调皮的小栩坐在那里拿着一张纸卷成一个小圆柱玩。笔者皱起眉头走过去,拿起他的画一看,只见图画本上空白一片。当笔者正想质问他时,他委屈地低下头说:“老师,我奶奶的眼睛瞎了,走路不方便,我做了这条拐杖送给她。老师,您时常教育我们‘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以前我总是跟奶奶顶嘴,我知道错了。”听了小栩的话,笔者的眼睛湿润了,看着这根小“拐杖”,笔者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美的作品。短短的“传统文化诵读10分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而且还达到了育人的目的。这样,学生经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心灵将会更美好。
  三、巧设故事会,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为了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一节巧妙的故事会诞生了:一节校本阅读课上,笔者让每个学生都带一本书回来,可以是童话故事书,可以是漫画书、谜语书……课前笔者利用短短的10分钟先讲解一个有趣的古文故事,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接着再告诉他们:“其实老师讲的这个故事,都藏在我们的书中,请你现在打开你的书读读吧。看谁读得最认真,等一下最会讲故事,我们就来评出我们班的‘读书之星’。”当听到读书也可以评奖,学生们热情高涨。过了10多分钟,一个个精妙有趣的故事就产生了。这样的小故事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有句话叫“打铁趁热”,于是笔者在班里设立了“阅读角”,把带回来的書放在“阅读角”上,然后让全班同学利用活动课的时间,轮流阅读这些图书,从此,学生们爱上了传统文化。
  四、寓学于乐,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只有紧紧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寓学于乐,在生活中发掘诵读的最佳契机,适时激发其诵读兴趣,才能让学生爱学、乐学。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从《小学生心理学》中我们知道:如果能一边玩一边学习,孩子们会乐而不疲。于是,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爱运动、爱玩的特点,进行“攀爬背诵”活动。我们学校操场的一角有一个攀爬墙,笔者把一篇《千字文》中的一部分一句一句地打印出来贴在攀爬墙上,学生每读出一句,才能向前爬一步。几次下来,学生就把它记住了。雪落无痕,润物无声,一切都在不经意之中进行着。
  五、家校紧相连,拓展“大语文”的内涵与外延
  为了更好地达到诵读的效果,笔者推荐家长们在家开展一些“赛背会”“诵读会”等。例如:晚饭后,家长与孩子进行诵读比赛。有时每人各背一部分,有时大家同背同一内容,有时轮流背一句,谁背错了,就要虚心向对方学习。争强好胜是小孩子的天性,为了取得胜利,许多学生都会自己默默地学习。例如:班里的小铭同学原本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自从家里开设“赛背会”后,他每天都积极地背诵。看到他的进步,笔者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你真聪明,这么难的内容你也能背出来,相信如果你用心对待学习,你会更优秀的。”小铭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看着笔者,像是找到了自信。渐渐地,他上课专心了,成绩也提高了。他的妈妈欣慰地告诉笔者,小铭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现在一回到家就认真地做作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让学生们积极向上;传统文化,让家庭生活更融洽;传统文化,就像一条无形的绳子,让家校紧相连。
  传统文化,就像天空中的明月,为学生的心灵带来一片皎洁;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悄悄滋润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自强,更热爱周围的一切。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人生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
  [2]张萍.趣味导向有机融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10).
  [3]蔡任午.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熠熠生辉[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思政的概念是学校各个教育学科以及教学行动,用学业引导实现学生多方面发展。同时,它也是环境地质学的教学试验的关键步骤。本文主要探究环境地质学课程思政的相关教育实质,教育方法等问题。表明环境地质学的教育领域可以适当运用课程思政成分,提供了把课程思政变为现实的集中不同方法,在不同领域进行思政建设,并对探索环境地质学的思政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环境地质学;课程思政;德育  引言:全国高等学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成为当代社会各界信息发布、交流和管理的重要载体。而作为思想及技术知识创新的重要领域,各大高校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也在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本文重点分析了当代新媒体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再结合实际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管理工作;影响  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普及到社会各界的大环境下,新媒体这一新兴媒体形式在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实现对小学生积极向上心理意识的培养是深化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理念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意识水平的需要,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学校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意识到培育小学生积极向上心理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构建明确的目标导向以及完善的德育网络体系实现对小学生积极向上心理意识的有效培养,真正达到“立德树人·从心开始”的教育目标。  关键
期刊
【摘 要】话题随意转换、文脉条理不清、段落缺乏过渡、内容缺少呼应、语段没有中心等是高三学生作文行文的常见错误。文章通过对高三学生语文模拟考试作文的“病症”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良好的語感、借用连贯知识、学会三种过渡、训练四种顺序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作文;行文错误;教学策略  李代权,广东省特级教师,高考备考指导专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已出版著作四部
期刊
【摘 要】从现实的作文教学来看,教学的总体设计,包括教学的难度、进度及重点等,主要以中上水平的学生为参照,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的训练机会是不均等的,优秀作文大多是优秀学生的“专利”,作文教学是为他们开辟的“广阔天地”,而对于学困生来说,习作是一件望而生畏的事情,他们往往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作文教学中,真诚对待学困生,唤起学困生写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作文灵感,
期刊
摘要: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悠久历史的筛选而留下来的精髓,小学生作为学习的开端,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渗透的必要性,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定位,进而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前言:一个有德行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榜样,所
期刊
儿童诗歌创作指导课的“三学四导”指的是在“以标导学—以学定教—以学验教”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意识引领下,努力构建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儿童诗写作的过程,笔者探索了四种儿童诗创作教学的策略:以标促学导诗趣,以學定教导诗意,以学定教导诗情,以学验教导童诗。  一、以标促学导诗趣  (一)诵诗——提升语感  儿童诗具有丰富的音乐性,琅琅上口,让学生感受儿童诗之美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教师要做有心人,运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逐步的成为了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的彰显了出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农村地区,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来制定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做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中图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师是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更加规范、有效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探讨意义的课题。文章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挖掘网络资源促进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语文教学;学习活动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海量的网络资源良莠难分,这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识字,学生的识字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读写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需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文章就识字教学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识字,读写能力的发展要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