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示例:星期二下午放学铃声过后,随着我的“放学”的话音落下,好多学生已经急不可待地飞出了教室,耳边还回响着“老师,再见!”的声音。。。。。。环顾教室里,除了值日生在搞值日外,还有一个学生----马思琪,还在座位上发呆呢。我走过去,:“马思琪,放学了,为什么不快点回家啊?快點回家,不要让家长担心!”马思琪抬起头,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不敢回家。我妈妈说了,让我晚上回家等着瞧。”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事情还要从今天中午说起,中午我跟马思琪妈妈通了电话,反映了孩子最近在校表现。重点强调了马思琪交友的情况复杂,尤其是和高年级男同学的关系过于亲近。因为几乎每天都会有学生议论,并且马思琪在班里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很好。感觉到事态严重,所以跟家长通了电话,希望能家校配合,遏制不良事态发展。不料,她妈妈是个急性子,中午我们通电话时,她还在班上,所以就给马思琪打了电话,并放下狠话:“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原来马思琪是因为我的“告状”行为,才招祸上身。我无形中成了“罪魁祸首”。本来只是反映情况,却被家长误认为是“告状”、“指责”。原来孩子是怕回家后被打骂。她还告诉我:“老师,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知道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很辛苦,我也不想这样,好多次我都希望和妈妈坐下来谈谈心。可是她从来都不给我机会,非打即骂。既然没有人能够帮我,我就只好找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我这样做其实也有故意要气她的意思。原来如此。此时,我很同情这母女俩的处境。解铃还需系铃人。看来,今晚如果我不做点什么,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打电话吧,说不清楚,还是给家长写封信吧。
马思琪妈妈:
您好!我是马思琪的班主任李老师。今天中午我们通过电话,虽然我们还未曾谋面,但是我从您的话中依然能够感觉到您对女儿的关心及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首先谢谢您。
其实,我和您通话的目的是让您多留意一下孩子的交友情况,因为孩子正值青春期,渴望友情,但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交到损友误入歧途。马思琪目前在班内表现良好: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也能按时完成作业,能做到尊重老师,遵守纪律。只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还存在一点小小的问题。可能是我中午的言辞过于急切,让您误会她的问题已经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孩子到了这个阶段,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女孩子,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不能任其发展,而要耐心引导,帮助孩子走出青春误区,成功转型。
今天,孩子跟我在一起,我们聊了很多。她说出了她的苦恼:“我其实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已经很辛苦了,我也不想让妈妈总为我操心。可是,老师,我也有苦恼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特别想跟妈妈说说我的心里话,特别希望得到妈妈的安慰,特变渴望妈妈能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可是,妈妈却从来都不愿意坐下平心静气地谈话,只要有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认为是我有问题。然后就会狠狠地骂我,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粗暴地打我。。。我很失望,为什么我的妈妈就不理解我呢,为什么就不能听我说说心里话呢?既然这样,我也不想再跟她说了,也就放任自流了。说实话,我有时会这样想:我变坏了,看你怎么管。。。。。。”
听了这些,我也大概明白了孩子的成长轨迹。当然,孩子可能说的有失实之处,但今天她变成这样,家长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我真的很同情孩子的遭遇。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无助和无奈,甚至反叛。本来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有很多心事,如果我们不去耐心倾听,而只是一味粗暴地埋怨,就会亲手扼杀孩子善良纯真的天性,逼她走上邪路。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刻反思一下,试着坐下来耐心地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想办法做到对症下药。只是粗暴的打骂,会适得其反,长此以往,母女之间会形成无法弥合的“代沟”。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教育、管理就真的失败。我想,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有那么一天。庄稼荒了,明年可以重新来过,可是孩子却只有一个。那么,今天,就请您今晚坐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我们再共同想办法解决。好吗?
请放心,您不会孤军奋战的,如果相信我,那我们就做朋友吧。那就请接受我这个朋友真诚地邀约: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吧!我会和你在一起,请相信!
祝: 工作顺利
班主任:李xx
11.11.5
写完信,我感到很舒心,马思琪哭了,“老师,谢谢您。今晚我一定要和我妈妈好好说,我也会做好的,老师,您会相信我吧?”我郑重地点了点头。是的,我相信我自己,当然我也相信她和她都会转变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案例启示:对于拥有100名学生的教师来说,教育成功的最高期望值是100%,其中一名同学的成功仅占 1%,一名学生的失败也占1%,这似乎无足轻重。但对于这1%学生的父母来说,受教育成功的期望值是100%,失败也是100%,因此,我们做班主任的切不可放弃自己的1%。教学实践告诉我,几乎每个学生“特殊”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每个“特殊 ”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如果施教者只看到“特殊”的表象,没有找到形成 “特殊”表象背后的“特殊”原因,而把精力仅仅放在治“表”上,往往就会事倍而功半,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服务,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你的服务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如果你有这种理念并做到了这一点,相信你一定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
我们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 “精神关怀者”。我们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所以,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情绪。教育是以阳光召唤阳光,以高尚激活的事业。作为教育者,应尽自己的全力去尊重、体谅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被遗忘、被“损害”的学生,使得他们能够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事情还要从今天中午说起,中午我跟马思琪妈妈通了电话,反映了孩子最近在校表现。重点强调了马思琪交友的情况复杂,尤其是和高年级男同学的关系过于亲近。因为几乎每天都会有学生议论,并且马思琪在班里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很好。感觉到事态严重,所以跟家长通了电话,希望能家校配合,遏制不良事态发展。不料,她妈妈是个急性子,中午我们通电话时,她还在班上,所以就给马思琪打了电话,并放下狠话:“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原来马思琪是因为我的“告状”行为,才招祸上身。我无形中成了“罪魁祸首”。本来只是反映情况,却被家长误认为是“告状”、“指责”。原来孩子是怕回家后被打骂。她还告诉我:“老师,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知道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很辛苦,我也不想这样,好多次我都希望和妈妈坐下来谈谈心。可是她从来都不给我机会,非打即骂。既然没有人能够帮我,我就只好找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我这样做其实也有故意要气她的意思。原来如此。此时,我很同情这母女俩的处境。解铃还需系铃人。看来,今晚如果我不做点什么,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打电话吧,说不清楚,还是给家长写封信吧。
马思琪妈妈:
您好!我是马思琪的班主任李老师。今天中午我们通过电话,虽然我们还未曾谋面,但是我从您的话中依然能够感觉到您对女儿的关心及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首先谢谢您。
其实,我和您通话的目的是让您多留意一下孩子的交友情况,因为孩子正值青春期,渴望友情,但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交到损友误入歧途。马思琪目前在班内表现良好: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也能按时完成作业,能做到尊重老师,遵守纪律。只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还存在一点小小的问题。可能是我中午的言辞过于急切,让您误会她的问题已经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孩子到了这个阶段,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女孩子,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不能任其发展,而要耐心引导,帮助孩子走出青春误区,成功转型。
今天,孩子跟我在一起,我们聊了很多。她说出了她的苦恼:“我其实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已经很辛苦了,我也不想让妈妈总为我操心。可是,老师,我也有苦恼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特别想跟妈妈说说我的心里话,特别希望得到妈妈的安慰,特变渴望妈妈能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可是,妈妈却从来都不愿意坐下平心静气地谈话,只要有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认为是我有问题。然后就会狠狠地骂我,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粗暴地打我。。。我很失望,为什么我的妈妈就不理解我呢,为什么就不能听我说说心里话呢?既然这样,我也不想再跟她说了,也就放任自流了。说实话,我有时会这样想:我变坏了,看你怎么管。。。。。。”
听了这些,我也大概明白了孩子的成长轨迹。当然,孩子可能说的有失实之处,但今天她变成这样,家长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我真的很同情孩子的遭遇。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无助和无奈,甚至反叛。本来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有很多心事,如果我们不去耐心倾听,而只是一味粗暴地埋怨,就会亲手扼杀孩子善良纯真的天性,逼她走上邪路。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刻反思一下,试着坐下来耐心地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想办法做到对症下药。只是粗暴的打骂,会适得其反,长此以往,母女之间会形成无法弥合的“代沟”。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教育、管理就真的失败。我想,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有那么一天。庄稼荒了,明年可以重新来过,可是孩子却只有一个。那么,今天,就请您今晚坐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我们再共同想办法解决。好吗?
请放心,您不会孤军奋战的,如果相信我,那我们就做朋友吧。那就请接受我这个朋友真诚地邀约: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吧!我会和你在一起,请相信!
祝: 工作顺利
班主任:李xx
11.11.5
写完信,我感到很舒心,马思琪哭了,“老师,谢谢您。今晚我一定要和我妈妈好好说,我也会做好的,老师,您会相信我吧?”我郑重地点了点头。是的,我相信我自己,当然我也相信她和她都会转变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案例启示:对于拥有100名学生的教师来说,教育成功的最高期望值是100%,其中一名同学的成功仅占 1%,一名学生的失败也占1%,这似乎无足轻重。但对于这1%学生的父母来说,受教育成功的期望值是100%,失败也是100%,因此,我们做班主任的切不可放弃自己的1%。教学实践告诉我,几乎每个学生“特殊”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每个“特殊 ”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如果施教者只看到“特殊”的表象,没有找到形成 “特殊”表象背后的“特殊”原因,而把精力仅仅放在治“表”上,往往就会事倍而功半,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服务,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你的服务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如果你有这种理念并做到了这一点,相信你一定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
我们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 “精神关怀者”。我们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所以,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情绪。教育是以阳光召唤阳光,以高尚激活的事业。作为教育者,应尽自己的全力去尊重、体谅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被遗忘、被“损害”的学生,使得他们能够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