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班主任,特别是作为初中班主任,天天面对青春懵懂、精力旺盛的少男少女,应付他们之间的突发矛盾是工作中常有的事。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一旦闹出点大的动静,后果往往很严重。
这不,某一天的午休时间,我的手机响了,电话里传来火爆的声音:“诸葛老师,有个事要向你反映一下,我女儿雅被她们宿舍的同学欺负了。她们宿舍的人合伙把雅从上铺赶到下铺。还把她的东西乱丢一气,太不像话了。雅气得一直在哭。马上要月考了,影响考试怎么办?”
我脑袋“嗡”地一响。心想:难道是前天物理老师报告的雅和璇在课堂上发生口角的事,因没及时解决好,已经升级啦?果真如此,我是戛负责任的。我安慰家长说:“请别着急,容我下午去了解具体情况,再与你联系。”
下午,我到教室,分别找雅、璇和班干部谈话,要她们书面报告情况。反馈回来的情况是:雅和璇前天在物理课堂确实吵得很凶,老师劝都劝不住。争吵源于雅把璇放在雅书桌里的面包拿了出来,放回到璇的桌面,璇不知缘故,便诘问雅:“你干嘛把我的面包拿出来?”雅语气不好地回敬:“又不是我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在我的抽屉?”两人话不投机,于是就吵翻了。
这就奇怪了,她俩做同桌,是两人自愿申请的,一直以来关系也不错,怎么突然说翻脸就翻脸了呢?雅说:“璇在背后说我坏话,叫同宿舍的其他人不和我好。”这就更奇怪了,雅与宿舍里的另外三人情同姐妹。还不时联手搞点恶作剧,捉弄生活老师。璇作为新来的插班生,哪有这么大能耐轻易拆散她们?况且争吵前一周,家长会前,璇和宿舍里的其他同学还联合夸奖雅“执着向上,坚持不懈;积极学习。主动向老师问问题;努力认真;第九节课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用功学习;英语口语好,天真活泼;热爱劳动;对人真诚”。情况突变,必有缘故。
傍晚,我到了女生宿舍,找到生活老师,问:“宿舍里的人真的合伙把雅从上铺赶到下铺吗?”生活老师说:“哪里,雅只是搬回原来她自己睡的下铺。本学期开学后不久,雅宿舍里的其他四位同学,擅自把两个原本分开的架子床拼在一起睡,上铺两人。下铺两人。拼床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提醒了多次,她们硬是不改。后来,雅也搬到拼床的上铺,变成三人挤在一起睡。挤在上铺的曾,睡眠质量不好,一直不想三个人睡在两张床上,觉得‘那样好不卫生,踩来踩去的,脏死了,而且又挤’,就和另—个同学商量好,叫雅搬回去。雅不太想搬。说自己的床有一阵子没睡过了,要搬也要洗干净床单后再搬。但大家说当夭洗床单来得及,硬是叫雅搬走了被褥。雅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心里有怨气,一边搬—边哭,当天关系就僵了。”
原来,教室里的争吵来自宿舍里的风波。雅以为自己被孤立,心里产生了过激反应,以牙还牙似的把璇的面包“搬离”自己的书桌,还给宿舍里的人留下一句狠话:“你们不理我,我就不理你们喽,又不会怎样。”脾气越吵越大,矛盾越吵越深,委屈越想越多,于是就有雅向家长告状,家长兴师问罪的一幕。
说到雅的脾气,我倒是领教过的。那是前些时候,我在历史课堂上,讲到工业文明的精确设计与农业文明的随遇而安的区别时,特别提到,雅一定要改掉书桌一贯“陈设”凌乱的缺点,方为适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雅当即发飚,把抽屉关得啪啪响。我也没有退让,给了她一顿狠批,她才服了软。
想来,正是雅散漫的习惯,使她不能和好朋友长时间挤在一起睡;也正是她倔强的脾气,使她不能妥善化解矛盾,反而激化了冲突。
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雅的家长,同时还建议:家长不仅要关注雅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雅的秉性塑造。因为成绩只是生活幸福的条件,秉性却是生活幸福的前提。雅的成绩一直很优秀,也基本不犯纪律,但恰恰是她身上的这些光环,使老师、家长忽视了对她心性的磨炼,使她的综合素质尚存欠缺。家长、老师要鼓励她汲取教训,不断觉悟,超越自己。家长得知上述情况,安心了许多。
我也同雅交换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二十,情商的作用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倔强和冲动会迷糊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使自己做出后悔的举动,使自己啜饮孤独的苦酒。勤以做事,宽以待人。多读点励志书籍,才能跳出同学关系的泥潭,不蹈覆辙。雅表示,愿意尝试修复同学关系。
我还找来另外几个当事人座谈,说:就事论事,你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结果却不是你们预先想要的样子。所以。作决定不仅要考虑对错与否,还要考虑合适与否。能站到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才是成熟的表现。好心办了坏事,也是智慧不足的表现啊。歼敌一万自损三千,不要以为自己有理,就穷追猛打,要看到自己的损失,要珍惜曾经有过的同学情谊,学会原谅,不要给自己的初中生活留下缺憾。她们表态,不会再计较太多。
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但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女生的友情出现裂隙,能修复到什么程度是不确定的,最终要看她们各自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契合点有多少。最初的同学亲密关系,往往是自发懵懂的,进入青春期后,经过自我大发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明晰,因为各人选择的不同,亲密关系发生变化,甚至分道扬镳,实属正常现象。我要力争让她们做回朋友,或确保让她们成为相安无事的同学,坚决避免她们互相成为陌路人,因此,后续的协调工作仍会有不少。
综观自己当班主任的经验,我认为,要妥善处理学生的冲突,班主任遇事不能心烦气躁,自乱分寸,要先安慰家长,然后按程序着手处理。及时到位、客观公正、找准实质、说清道理、尊重结果,是解决冲突的基本原则。具体到处理事件时。可以分五步走。
第一步,找到当事学生和相关知情人,让他们书面报告事件经过。书面报告很必要,它使报告人慎重告白,可避免日后处理尖锐问题时学生说法前后矛盾的麻烦。收书面报告时,要仔细阅读,发现疑点,及时请学生补正。
第二步,依据学生书面报告,还原事情的真相,找出因果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分清轻重缓急,设定处理方案。这一步非常需要智慧,特别需要班主任以博览群书或深厚阅历为依托。首先要判断自己有无能力、有无权限处理事件。不在能力和权限范围内的,要及时上报和通知家长。其次要准确判定事情的实质,看清事情真相。如果出现误判,处理后果糟糕是可想而知的。三则要发现突破口,找准切入点,明白可用资源,理清谈话思路。凡事预则立,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步,与当事学生面对面沟通,必要时请家长在场。三方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沟通思想,消除误会,达成共识。经验告诉我,重大冲突的发生,主要有三类原因:(一)当事人的愚昧无知;(二)当事人的思想偏差;(三)当事人性情幼稚冲动。对愚昧无知者,辅以知识经验;对思想偏差者,教会辩证思维;对幼稚冲动者,晓以利害;遇到复杂案例则三管齐下。
在第三步骤,有时一个回合即可把矛盾化解,有时则需要好几个回合。如果班主任有人格魅力,则问题的解决会顺利得多。这一步,班主任的说教能力尤其重要,特别见功夫。有了铁齿铜牙、灵活变通的说教能力,甚至第一、二步留下的不足,都能得到弥补。常常有班主任在这个环节被学生气得面红耳赤。眼急嘴拙,那都是班主任心态没有摆正,事实陈述不清,陷进道德判官的误区,感情用事,忘记自己是学生成长陪伴者身份的缘故,因此贻误了教育契机。
第四步,整理事件相关材料,归建学生成长档案;向上级汇报事件处理经过,以获得进一步指示;向家长通报事件处理意见,请家长理解,形成家校合力;在班级传达事态进展,让全班学生吸取教训,惩前毖后。
第五步,持续跟进,观察调控,巩固效果。解决学生矛盾,要春风化雨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把自己应对学生冲突的对策,归结为“调查—定性一沟通一归档一跟进”五步工作法。这一对策,在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得到了反复验证。在实际运用中,卓有成效,许多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冲突时,会略去第一、二、四、五步,只做第三步的工作,于是只能就事论事。抓不住要害,最终陷入被动,把事情弄糟。希望我的做法,能给大家提供借鉴。
这不,某一天的午休时间,我的手机响了,电话里传来火爆的声音:“诸葛老师,有个事要向你反映一下,我女儿雅被她们宿舍的同学欺负了。她们宿舍的人合伙把雅从上铺赶到下铺。还把她的东西乱丢一气,太不像话了。雅气得一直在哭。马上要月考了,影响考试怎么办?”
我脑袋“嗡”地一响。心想:难道是前天物理老师报告的雅和璇在课堂上发生口角的事,因没及时解决好,已经升级啦?果真如此,我是戛负责任的。我安慰家长说:“请别着急,容我下午去了解具体情况,再与你联系。”
下午,我到教室,分别找雅、璇和班干部谈话,要她们书面报告情况。反馈回来的情况是:雅和璇前天在物理课堂确实吵得很凶,老师劝都劝不住。争吵源于雅把璇放在雅书桌里的面包拿了出来,放回到璇的桌面,璇不知缘故,便诘问雅:“你干嘛把我的面包拿出来?”雅语气不好地回敬:“又不是我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在我的抽屉?”两人话不投机,于是就吵翻了。
这就奇怪了,她俩做同桌,是两人自愿申请的,一直以来关系也不错,怎么突然说翻脸就翻脸了呢?雅说:“璇在背后说我坏话,叫同宿舍的其他人不和我好。”这就更奇怪了,雅与宿舍里的另外三人情同姐妹。还不时联手搞点恶作剧,捉弄生活老师。璇作为新来的插班生,哪有这么大能耐轻易拆散她们?况且争吵前一周,家长会前,璇和宿舍里的其他同学还联合夸奖雅“执着向上,坚持不懈;积极学习。主动向老师问问题;努力认真;第九节课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用功学习;英语口语好,天真活泼;热爱劳动;对人真诚”。情况突变,必有缘故。
傍晚,我到了女生宿舍,找到生活老师,问:“宿舍里的人真的合伙把雅从上铺赶到下铺吗?”生活老师说:“哪里,雅只是搬回原来她自己睡的下铺。本学期开学后不久,雅宿舍里的其他四位同学,擅自把两个原本分开的架子床拼在一起睡,上铺两人。下铺两人。拼床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提醒了多次,她们硬是不改。后来,雅也搬到拼床的上铺,变成三人挤在一起睡。挤在上铺的曾,睡眠质量不好,一直不想三个人睡在两张床上,觉得‘那样好不卫生,踩来踩去的,脏死了,而且又挤’,就和另—个同学商量好,叫雅搬回去。雅不太想搬。说自己的床有一阵子没睡过了,要搬也要洗干净床单后再搬。但大家说当夭洗床单来得及,硬是叫雅搬走了被褥。雅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心里有怨气,一边搬—边哭,当天关系就僵了。”
原来,教室里的争吵来自宿舍里的风波。雅以为自己被孤立,心里产生了过激反应,以牙还牙似的把璇的面包“搬离”自己的书桌,还给宿舍里的人留下一句狠话:“你们不理我,我就不理你们喽,又不会怎样。”脾气越吵越大,矛盾越吵越深,委屈越想越多,于是就有雅向家长告状,家长兴师问罪的一幕。
说到雅的脾气,我倒是领教过的。那是前些时候,我在历史课堂上,讲到工业文明的精确设计与农业文明的随遇而安的区别时,特别提到,雅一定要改掉书桌一贯“陈设”凌乱的缺点,方为适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雅当即发飚,把抽屉关得啪啪响。我也没有退让,给了她一顿狠批,她才服了软。
想来,正是雅散漫的习惯,使她不能和好朋友长时间挤在一起睡;也正是她倔强的脾气,使她不能妥善化解矛盾,反而激化了冲突。
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雅的家长,同时还建议:家长不仅要关注雅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雅的秉性塑造。因为成绩只是生活幸福的条件,秉性却是生活幸福的前提。雅的成绩一直很优秀,也基本不犯纪律,但恰恰是她身上的这些光环,使老师、家长忽视了对她心性的磨炼,使她的综合素质尚存欠缺。家长、老师要鼓励她汲取教训,不断觉悟,超越自己。家长得知上述情况,安心了许多。
我也同雅交换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二十,情商的作用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倔强和冲动会迷糊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使自己做出后悔的举动,使自己啜饮孤独的苦酒。勤以做事,宽以待人。多读点励志书籍,才能跳出同学关系的泥潭,不蹈覆辙。雅表示,愿意尝试修复同学关系。
我还找来另外几个当事人座谈,说:就事论事,你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结果却不是你们预先想要的样子。所以。作决定不仅要考虑对错与否,还要考虑合适与否。能站到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才是成熟的表现。好心办了坏事,也是智慧不足的表现啊。歼敌一万自损三千,不要以为自己有理,就穷追猛打,要看到自己的损失,要珍惜曾经有过的同学情谊,学会原谅,不要给自己的初中生活留下缺憾。她们表态,不会再计较太多。
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但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女生的友情出现裂隙,能修复到什么程度是不确定的,最终要看她们各自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契合点有多少。最初的同学亲密关系,往往是自发懵懂的,进入青春期后,经过自我大发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明晰,因为各人选择的不同,亲密关系发生变化,甚至分道扬镳,实属正常现象。我要力争让她们做回朋友,或确保让她们成为相安无事的同学,坚决避免她们互相成为陌路人,因此,后续的协调工作仍会有不少。
综观自己当班主任的经验,我认为,要妥善处理学生的冲突,班主任遇事不能心烦气躁,自乱分寸,要先安慰家长,然后按程序着手处理。及时到位、客观公正、找准实质、说清道理、尊重结果,是解决冲突的基本原则。具体到处理事件时。可以分五步走。
第一步,找到当事学生和相关知情人,让他们书面报告事件经过。书面报告很必要,它使报告人慎重告白,可避免日后处理尖锐问题时学生说法前后矛盾的麻烦。收书面报告时,要仔细阅读,发现疑点,及时请学生补正。
第二步,依据学生书面报告,还原事情的真相,找出因果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分清轻重缓急,设定处理方案。这一步非常需要智慧,特别需要班主任以博览群书或深厚阅历为依托。首先要判断自己有无能力、有无权限处理事件。不在能力和权限范围内的,要及时上报和通知家长。其次要准确判定事情的实质,看清事情真相。如果出现误判,处理后果糟糕是可想而知的。三则要发现突破口,找准切入点,明白可用资源,理清谈话思路。凡事预则立,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步,与当事学生面对面沟通,必要时请家长在场。三方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沟通思想,消除误会,达成共识。经验告诉我,重大冲突的发生,主要有三类原因:(一)当事人的愚昧无知;(二)当事人的思想偏差;(三)当事人性情幼稚冲动。对愚昧无知者,辅以知识经验;对思想偏差者,教会辩证思维;对幼稚冲动者,晓以利害;遇到复杂案例则三管齐下。
在第三步骤,有时一个回合即可把矛盾化解,有时则需要好几个回合。如果班主任有人格魅力,则问题的解决会顺利得多。这一步,班主任的说教能力尤其重要,特别见功夫。有了铁齿铜牙、灵活变通的说教能力,甚至第一、二步留下的不足,都能得到弥补。常常有班主任在这个环节被学生气得面红耳赤。眼急嘴拙,那都是班主任心态没有摆正,事实陈述不清,陷进道德判官的误区,感情用事,忘记自己是学生成长陪伴者身份的缘故,因此贻误了教育契机。
第四步,整理事件相关材料,归建学生成长档案;向上级汇报事件处理经过,以获得进一步指示;向家长通报事件处理意见,请家长理解,形成家校合力;在班级传达事态进展,让全班学生吸取教训,惩前毖后。
第五步,持续跟进,观察调控,巩固效果。解决学生矛盾,要春风化雨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把自己应对学生冲突的对策,归结为“调查—定性一沟通一归档一跟进”五步工作法。这一对策,在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得到了反复验证。在实际运用中,卓有成效,许多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冲突时,会略去第一、二、四、五步,只做第三步的工作,于是只能就事论事。抓不住要害,最终陷入被动,把事情弄糟。希望我的做法,能给大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