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1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来源 :实用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Leu10Pro(T>C)、Arg25Pro(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纤维化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liver cirrhosis"和"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为主题词,辅以"liver fibrosis"、"TGF-β1"、"肝硬化"等关键词,在Pub Med、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要求入选文献均为非相关研究,以OR或RR为效应指标,利用Review Manager5.2和Stata12软件进行合并分析、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最后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估。结果最终选定17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2 043例,对照2316例。合并分析显示:TGF-β1基因-509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纤维化患病风险有关(等位基因比较:OR=0.820,95%CI:0.728~0.923,P=0.001;显性模型:OR=0.826,95%CI:0.689~0.990,P=0.039;隐性模型:OR=0.731,95%CI:0.600~0.891,P=0.002;纯合子比较:OR=0.711,95%CI:0.567~0.893,P=0.003)。Leu10Pro(T>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纤维化患病风险无关联(P>0.05)。Arg25Pro(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纤维化患病风险有关(等位基因比较:OR=0.063,95%CI:0.049~0.080,P=0.000;隐性模型:OR=0.600,95%CI:0.441~0.816,P=0.001)。结论 TGF-β1基因变异与肝纤维化遗传易感性有关联,其中-509C>T位点的C等位基因、Arg25Pro(G>C)位点的G等位基因与肝纤维化的易感性呈负相关,提示该等位基因可能是个体肝纤维化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以磷铁废渣(Fe1.5P)和温室效应气体CO2为原料,以磷酸为补充磷源合成磷酸铁锂(LiFePO4)的前驱体Fe2P2O7,并研究了其合成过程对LiFePO4正极材料储能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了LiFeP
通过对中国不同油区原油进行组分组成分析,选取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烃组分,分别与CO2组成二元体系进行PVT实验。所选取的原油烃组分碳原子数为C6—C16,分子结构为直链烷烃、单
采用喷雾干燥法在合适的浓度下合成了多孔球形的LiFePO4/C颗粒,并着重对多孔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恒电流充放
LiFePO4具有原料丰富、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优良,以及较高的比容量、稳定的工作电压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绿色环保材料。但LiFePO4较低的电子
作为“上海文创50条”系列的终篇,本次报道聚焦“文化+金融”的跨界合作。$$截至2017年,市区两级文创资金累计投入约27亿元,扶持了近1500个文创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80亿元。按
会议
以磷酸铁、碳酸锂、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得到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通过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掺碳量等条件,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合成LiFePO4/C
LiFePO4以其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无毒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材料包覆改性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正极材料LiFePO4碳包覆合成方法和碳源的种类对其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本文采用磷酸铁工艺,通过采用一次颗粒表面碳包覆、一次颗粒内部金属离子掺杂、一次颗粒纳米化以及二次颗粒多孔球形化的设计,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市场上主流的草酸亚铁工艺,
目的研究维生素K2(VK2)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SKM-1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1)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VK2对SKM-1细胞增殖的
为了评估北京市平谷区畜禽养殖承载潜力及其污染潜势,该文针对生态涵养区果园占农用地比例大这一特点,参考欧洲标准和相关文献设定了耕地和果园的氮(磷)限量标准,并分析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