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布袋戏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邵阳布袋戏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从独特巧妙的舞台设计到木偶偶头的合理设计、到头布袋的分开设计、再到独特的道具设计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袋形设计上,都有着现代设计可以借鉴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其文化内涵也很深厚。笔者想通过此文,让学术界和人们对此产生兴趣和关注。
  【关键词】布袋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一、邵阳布袋戏的艺术特征
  邵阳布袋戏的舞台设计很巧妙,因为布袋戏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戏剧,艺人在舞台上,口、手、脚、全部要用到,都要配合完成,每个环节都不能错,那么必然需要有巧妙的舞台设计。邵阳布袋戏的舞台,上面的开放形式的,下面是隐藏形式的,也就是属于半开放形式的,开放的舞台是展示舞台效果的地方,所有人物的表现都必须通过开放的舞台来展示,而隐藏的舞台,把该隐藏的地方全部隐藏起来了,比如里面坐着人,人坐在长条形的凳子上,凳子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绑着乐器,用脚控制他们。手的左前方,在舞台里面,挂着锣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台的隐藏部分,在手的前方是一个袋形设计,这样当艺人表演中,换人物木偶时,可以将用过的木偶顺手放进袋子中,而不会耽误时间,使得戏剧跟的上节奏,在袋形的前面还有一根绳子,这是用来挂木偶的,也是方便取木偶的。
  邵阳布袋戏中木偶设计具有局限性,邵阳布袋戏的木偶是没有手和脚的,这并不是因为艺人偷懒不做木偶的头和脚,而是因为布袋戏是一个人的表演艺术,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无限的表演效果,所以其木偶设计有他的局限性。只有这样,艺人才可以用一只手来表演一个人的所有动作。
  邵阳布袋戏中木偶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布袋戏的木偶是由头和身子构成,头是由香樟木雕刻而成,而身子是用布袋做的,艺人用食指顶住头,大拇指和其余三个指头表演的是布袋木偶的两个手,这是依人手的掌形设计而成的,并且每套用于演出的木偶都是私人订制的,因为每个人的手掌不一样大,不一样长,所以都是为其私人订制的。邵阳布袋戏中木偶的眼睛是通过一根小棍子卡住放在里面的,所以艺人可以在偶头中抠木偶的眼睛来表演出眼珠一动一动的效果,舌头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伸缩的,更细致一点的木偶的眼睛还可以打转,这样就更加形象,但是设计和表演也更加复杂。邵阳布袋戏木偶道具设计很巧妙,一般用来武打戏中的道具都是竖形带长柄的,只有这样艺人表演的手才能夹住此道具。
  二、邵阳布袋戏的文化内涵
  布袋戏是木偶戏中的一种,以前的戏剧也好,表演戏剧的艺人也好,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很高,一般都是比较贫困的人来用它进行谋生,同样,布袋戏也是谋生的一种工具,属于乞讨文化的范畴。在1982年以前,还是有从事这门艺术的艺人到处走街串巷,但自从包产到户以后,布袋戏开始停滞,艺人们都开始耕种,而不再从事这个行当。以前邵阳的布袋戏艺人,背着自己的工具,到处走街串巷,卖唱卖艺,远的到了云南贵州等地,这种艺术形式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其实邵阳方言很难懂,而布袋戏的说唱大部分都是靠方言,那么为什么大家明明听不懂,却还是很喜欢这样的艺术形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布袋戏是集说唱、哨子、锣鼓、铛、钵、手上的木偶表演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也许大家听不懂,但光听乐器的节奏、说唱的语音、语调、和喜闻乐见的木偶人物的表演就是很大的艺术享受。这也就是大家喜欢这种民间艺术的原因。这种民间艺术是在有限的空间表演无限的艺术效果,是用手、用脚、用口互相协调完成的,有5种乐器参与其中。嘴巴除了吹哨子,还要不停的说唱、双手一般要表演两个木偶人,特别是当两个木偶人对打时,更加精彩。这种热闹场景的营造,需要我们的艺人有很深厚的艺术功底,他们大抵从小拜师学艺,并且本来就小有天赋,而且不是几年就可以出师的。这种口口相传的民间艺术现在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这样复杂丰富的艺术形式,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足为奇,也理所当然。但是随着现代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早就不需要这样的谋生方式,特别是这样的民间艺术又非常难学,在这些众多的因素下,这样的艺术形式开始濒临灭绝。笔者在做田野考察时,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布袋戏艺人死后,留下很多的木偶头,他的后人,觉得恐怖,就在家请了和尚,念佛做祭祀后,将其烧毁。他的后人一来是觉得这种艺术属于乞讨文化的范畴,并不光彩,再者觉得这些木偶,特别是没做完的木偶头,有点恐怖,所以才采用了如此极端的方式来销毁。这需要我们的学者和政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保护宣传工作。
  三、小结
  邵阳布袋戏,目前已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是一个人表演的艺术形式,所以对艺人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要求艺人在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艺术效果。从表演艺术来说,需要艺人口、脚、手的协调配合,用锣、鼓、铛、钵、哨子这五种乐器加上说唱、耍木偶等的结合来展现这种艺术形式。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同时作为表演布袋戏的工具,比如,木偶的设计、舞台的设计上,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造型上都很巧妙,都围绕着用有限空间表现无限效果的目标来实行。就其文化内涵来说也很深厚,这种看似不上台面的谋生手段,其实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也有着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希望能从民间艺术的角度保护传承它。
  作者简介:
  李涛(1988)男,汉族,安徽省宿州市灵壁县尹集镇马楼村李瓦房,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学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专业。
  甘莉(1982.)女,汉族,江西丰城人,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海潮.邵阳布袋戏的戏台设计及构建之研究[J].戏剧文学.2011(10)
  [2]钱绿怡.电视审美特性与受众心理需要的满足[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3]易丽清.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地位及其审美特性[J].科学与文化.2006(08)
其他文献
“哗啦啦,哗啦啦……”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间流过,这就是我,一条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溪。我来到了稻田中,稻田中的禾苗长得绿油油的,惹人喜爱。“捉青蛙喽,捉青蛙喽!”一群调皮的男孩出现在田野中。他们背着竹篓,拿着鱼网来捉青蛙了。青蛙们四处乱跳。我企盼着,企盼着能出现一位善良的人,好阻止他们。  这时,一个小姑娘过来了。只见她边跑边喊:“住手,不许伤害青蛙!”小男孩们吓了一跳,转身一看,原来是个小女孩。
期刊
我养着一只可爱的斑点狗,从远处看,它周身就像明暗花上滴上几滴墨汁,差不多有三四个点,鼻子油黑油黑的,小小的,只有我大拇指肚那么小,它的鼻子老是在地上闻来闻去,好像要发现什么新大陆似的。两只眼睛水汪汪的,黑黝黝的,发着亮光,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它的四肢白白的,脚的爪子特别锋利,腿也有劲儿,跑起来一阵风。它的尾巴雪白雪白的,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使劲儿摇自己的尾巴,我看了笑得合不拢嘴。  斑点狗最爱吃肉了。
期刊
我有个低调的女儿,她进入学校半年以后同学们才知道她的父亲是校长,才知道她的母亲就是他们的地理老师,才知道她的家就在学校的家属楼上。  经常有人说起我为学校工作顾不上孩子的学习,甚至体育教师出身的我连孩子长跑经常腹痛都无动于衷。其实这是种误解,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工作耽误自己孩子的教育,在女儿放弃了市级班干部评选以后,我担心她心理出问题而影响学习,在她的QQ上作了留言。  “父亲虽然是校长,你也非常优秀
期刊
“五·一”节,我们去姥姥家。大人们一边喝茶一边拉家常,我和表弟一起搭积木。中午,姥姥招呼大伙儿吃午饭了,特意跟表弟说:“小宝贝,有你最爱吃的水饺呦!”表弟顾着玩,根本不想去吃饭。  大伙儿叮叮当当的碗筷声,可热闹了。大家一边吃一边故意提高嗓门:“香喷喷的水饺吃光啰。”这时,表弟凑过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伸长筷子要夹水饺,急得表弟张开两个“五龙爪”捂住水饺,大声说:“不行!不行!奶奶给我做的水饺,谁也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线的教师也参加了各地各级有关翻转课堂的学习和研讨活动,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尝试着在教学中使用这个理念进行教学。主要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学生能自主选择微型视频进行学习,拥有比班级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冷静、睿智的老师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很多符合中国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其中较为广泛就是导学案,我理解为中国式的翻转课堂。  【关键
期刊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是啊,爱在我们之间无处不在:父母亲对你的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可当我读了《爱的教育》后,对爱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一本以日记形式来写的一本书,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虽然很简短,但是每一个个小故事都讲述着那父母与孩子间美好的爱,那老师与学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这一切的一切永远都离不开一个字——爱。  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每放学
期刊
你知道我们班的怀铭吗?他脾气很坏,总爱捉弄人,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  昨天上午第一节下课后,我觉得很无聊,就懒洋洋地走到门口,身子靠着墙向外张望,刚好看见怀铭从楼梯口一路小跑而来,他一抬眼,看见我,就加快了速度,像开足了马力的汽车一样飞奔而来,我还没来得及躲闪,他身子一歪,撞到了我的肩膀,顿时我的手就想要断了似的,痛得我龇牙咧嘴,都说不出话来了。我气得“火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有一股怒气直往上
期刊
【摘 要】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住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从生活这个“源”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所以,要想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就必须教会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建立感情,再将这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网络游戏走进了许多学生的课余生活,甚至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也想争取更多的游戏机会,这让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头痛不已。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将通过分析游戏的利弊,介绍信息技术课堂中整合利用游戏的方法,使游戏为信息技术课所用,从而使信息技术课更加丰富和生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操作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学习;应用策略
期刊
【摘 要】青春期(12岁-18岁)是孩子品格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多发期,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更年期”。孩子能否平稳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不仅关系到他(她)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和幸福。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必须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成长状况,尽可能帮助他们平稳顺利地度过这一人生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帮助孩子;过好;青春期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要想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