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初中化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企图通过赶进度、多做题、做难题来提高教学质量。尽管他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懂得教学中的辩证法。近年来,我在化学教学中尝试采用轻松教学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实施这一教法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遵循规律,不赶超进度
  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以期提早结束课程,增加总复习时间,学生理解消化不了,期待将来总复习再解决。这些老师似乎把总复习看做是个万能法宝。其实,总复习虽然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能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总复习上。
  我在初三化学教学中,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平时绝不赶超进度,而是做到认真备好课:备教案,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实验;认真上好课:精讲多练,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力求第一遍就能让学生掌握好,这就为总复习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复习时再进行系统复习,然后再来个“查漏补缺”。这样看上去是慢了,实际上是快了,因为学生学得轻松而扎实,兴趣提高了,理解得也全面而深刻,复习效果自然良好。
  二、精心选择,习题少而精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忘记了 “贪多勿得”的道理,总以为做题越多越好,这样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要知道学生升学不能只靠你化学这门课,即使他们做了,是对是错也不知道,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 提高解题能力,可谓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我认为,资料、试题多收集一些是必要的,但让学生去做时,就要加以精心选择,一要典型,二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选择的习题还应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老师在讲评时对有些典型题目要力求分析透彻,做到一题多变:变形式,使学生将知识学活;变角度,以扩展学生解题思路;变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变解法,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要做到精讲精练,力求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循序渐进,提高解题能力
  有些老师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让学生做难题,一味追求“大综合”“高难度”,而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他们对基本类型题认为“太容易”,不屑一顾。其实难题也都是由基本类型题延伸、综合而来的。掌握基本类型题就是解决难题的前提和基础,这和不会使用工具就造不出美观精巧的家具,打不好地基就盖不起坚固的高楼大厦的道理一样。
  四、增加实验,强化直观教学
  兴趣是学生认识和探究事物的基础,是学习的原动力。做好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提高学生兴趣,使他们轻松学习的重要手段。
  我在做演示实验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的基本操作规范化,这是训练学生严谨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有时教师可有意识地采用不规范的操作,以造成不良后果,让学生从观察中学会规范操作。现举几例供老师们参考:
  (1)在粗盐的提纯中,把滤液直接蒸干,造成盐粒飞溅。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过程中,把试管口略向上倾斜,最后冷凝水倒流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不放棉花,结果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最后造成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
   类似的错误操作很多,虽有一些仪器损失,但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也是值得的。必须强调的是决不要演示危险性太大的不规范操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只有严格按照教学规律办事,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和复习教学的质量,初中化学学习也不例外。
   (铜仁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依赖于教学管理的有效。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推进有效教学,重要的前提就是切实优化教学管理,要适应本校的校情,适应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一、先进的教学
初来到四中,一切都是陌生的,心中不免有点儿忐忑不安。好在,教了这么多年的思想政治,管他是不是用新教材,反正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还不是提高学生的心理、思想、道德素养。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安慰着自己。   一、 我的不安  大出我意料的是:学校给我安排了一个班主任。这还不算,更为不安的是:我还抓了个普班。从零经验开始当班主任的我,该如何去应对?还没走马上任,我已心中忐忑不安。   二、 我的烦恼  不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微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乳腺微小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照患者采用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使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