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国际关系中,安全都是互动的产物。国家谋求安全就是谋求与他国相关的利益。这样形成的互动会使国家在安全上相互依赖,并且会构成国际安全体系。国家间所存在的主权与外交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关系中,安全都是互动的产物。国家谋求安全就是谋求与他国相关的利益。这样形成的互动会使国家在安全上相互依赖,并且会构成国际安全体系。国家间所存在的主权与外交关系、政治与价值认同关系、地缘关系、军事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全球治理关系等都内含安全上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这些安全关系所体现的是主权国家结构。这种结构从整体上讲具有无政府状态下的自助和规范约束下的共存两个基本属性。自利与自助会导致国家间发生冲突,但主权规范下的共存又会使国家行为受到约束。由于国家在安全互动中对现状的改变只有得到相关方的同意才能真正消除不安全状态,因此谋求合法性与共同安全乃是安全互动的必然走向。任何国家在国际安全体系中实现自己的安全利益,都要有实力和能力改变现状,但同时又要让安全互动有可以谈判的空间以利于得到相关方的同意。在互动中,只有让一定的结局实现合法化,国家所面对的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最终解决。
其他文献
俄中关系表面上看来非常友好亲近,但是这种表象下面却隐藏着诸多问题的潜流。两国的分歧主要存在于美国发展导弹防御体系、俄罗斯-北约协作、俄中双边经济合作、两国边境划界
本文从行为主义和经济学博弈论的基本框架出发 ,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特点、影响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以及国际机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文章指出 ,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
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地区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关注的新问题。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本文对我国进口地区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集中度指数(HH指数)、均匀度指数(E
<正>2012年7月18-19日"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学术讨论会--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
作者肯定了现有文化安全研究在"国家-国家"层面界定文化安全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国家-体系"层面对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个体国家文化安全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界对制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受之鼓舞,制度分析方法迅速向各个学科渗透。目前,新制度主义逐渐成为西方政治学界主流的学术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也被广
在国际关系多极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美国和以欧盟为代表的欧洲正在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三大力量中心。相应地,如何认识中、美、欧之间的三边关系及其互动模式并加以前瞻
本文论述了自由贸易理论由传统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指出在我国贸易自由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国际分工,我国的对外贸易条件将会不断恶化。为
<正> 近十几年来,一种新的环境污染现象——酸雨(包括雪,下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北欧的瑞典、揶威、丹麦、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都发现雨雪的酸度
关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形式选择,已有的理论从问题特征、非正式机制特有优势、交易成本等视角进行了解释。由于没有考虑国内层次的激励因素,已有理论的预期与一些经验现实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