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性命题和存在性命题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i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性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存在性命题。在方程与不等式中考查这两类命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好多考生常常将两个命题混淆,感到难以把握.
  一、 全称性命题
  不等式中全称性命题实质就是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设计独特,涉及到函数、不等式、方程、导数、数列等知识,渗透着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因此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应对此类问题除以下三种方法外,还有分类讨论法、单调性法和判别式法等.
  【例1】 (2011年江苏省高考模拟题)对任意x∈12,2,使得x2-2x+a>0,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 解法一:由题意得:a>-x2+2x,设f(x)=-x2+2x,x∈12,2.可求出函数f(x)的最小值为1,则a>1.
  解法二:由由题意得:a>-x2+2x,
  设f(x)=-x2+2x,x∈12,2,
  g(x)=a,直线g(x)=a横在抛物线f(x)=-x2+2x,x∈12,2的上方,则a>1.
  解法三:设f(x)=x2-2x+a,x∈12,2,可求得函数f(x)的最小值为a-1,从而的a>1.
  点评 本题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我们的《课本》(苏教版选修21)第15页复习题例1(1)“判断下列命题x∈R,x2>x.真假”改编而来.对于不等式中全称性命题求解策略为:对有范围的谁成立,谁作为主元;
  1. 方法:(1) 分离参数,转化为最值问题;(2) 直接转化为最值问题,构造不等式;(3) 数形结合思想;
  2. f(x)≥a恒成立f(x)min≥a;f(x)≤a恒成立f(x)max≤a
  变式1 对任意x∈12,2,使得
  x2-2x+a≤0,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a≤0)
  变式2 函数f(x)=13x3-x2+ax+2在12,2上单调递减,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f′(x)=x2-2x+a≤0对任意x∈12,2恒成立,就是变式1)
  变式3 对任意a∈12,2,使得
  a2-2a+x>0,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变更主元,以a为主元,类似于例1,答案为x>1.)
  【例2】 (07年安徽高考题)若对任意x∈R,不等式x≥ax 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 解法一:可采用数形结合法;解法二:为了分离参数a,不等式两边应同除以x,因而应按x>0;x<0;x=0进行分类讨论
  解 当x=0时,a•0≤0恒成立;
  当x>0时,x≥ax,即a≤1;
  当x<0时,-x≥ax,即a≥-1.
  故a∈[-1,1].
  点评 当不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函数具有某些不确定因素时,应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来处理,分类讨论可使原问题中的不确定因素变成确定因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条件.
  【例3】 (自编题)若不等式ax2+ax+1>0对任意x∈R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分析 此不等式是否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故先进行分类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任意x∈R恒成立,可选择判别式法.
  解 当a=0时,1>0显然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当a≠0时,要使不等式ax2+ax+1>0对一切实数恒成立,须有a>0,
  Δ<0.即a>0,
  a2-4a<0.解得0  点评 本题实际上就是根据我们的《课本》(苏教版必修5)第94页11(3)“若不等式f(x)>0的解集为R且f(x)=(m+1)x2-mx+m-1,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改编而来.此类问题求解策略为:
  ①不等式ax2+bx+c>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a=b=0,
  c>0.或a>0,
  Δ<0.;
  ②不等式ax2+bx+c<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a=b=0,
  c<0.或a<0,
  Δ<0.
  二、 存在性命题
  【例4】 (连云港市高三调研考试题)x∈12,2,使得x2-2x+a>0,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 解法一:设f(x)=x2-2x+a,x∈12,2,可求得函数f(x)的最大值为a,由题意得a>0.
  解法二:由条件知:x∈12,2,使得a>-x2+2x成立,
  而f(x)=-x2+2x,x∈12,2的最小值为0.所以 a>0
  解法三:转化为全称性命题求解.
  “x∈12,2,使得x2-2x+a>0,”的否定为“x∈12,2,使得x2-2x+a≤0,”根据全称性命题求解策略得,满足后者a的取值范围为a≤0,在求其在实数集得补集,故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a>0
  点评 一、 本题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我们的《课本》(苏教版选修21)第15页复习题例1(3)“判断下列命题x∈Q,使得x2-8>0.真假”改编而来.
  二、 对于不等式中存在性命题求解策略为:
  1. 对有范围的谁成立,谁作为主元;
  2. 方法:(1) 分离参数,转化为最值问题;(2) 直接转化为最值问题,构造不等式.(3) 先转化为全称性命题求解,再利用补集思想得到答案.
  3. x∈A,使得f(x)≥a成立a≤f(x)max; 
  x∈A,使得f(x)≤a成立f(x)min≤a
  数统治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牛刀小试
  1. (2011年南通市联考题)已知x∈(1,2]时,不等式(x-1)2≤logax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2. (2011年连云港市联考题)对于满足-1≤a≤1的一切实数a,函数y=x2+(a-4)x+4-2a的值恒大于0 ,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3. (2011年陕西高考题)若关于x的不等式|a|≥|x+1|+|x-2|存在实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
  1.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f(x)=(x-1)2与函数g(x)=logax在(1,2]上的图象(如图),从图象中易看出:当01,且x∈(1,2]时,欲使函数f(x)的图象在g(x)的图象的下方或重合,须满足loga2≥1,即a≤2,
  故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2].
  2. 设fa=x-2a+x2-4x+4,a∈-1,1,则原问题转化成求fa>0恒成立.
  (1) 当x=2时,y=0不合题意.
  (2) 当x≠2时,f-1>0,
  f(1)>0.∴x<1或x>3.
  即: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3,+∞).
  3. 设f(x)=x+1+x-2,而函数f(x)的最小值为3,
  ∵关于x的不等式a≥x+1+x-2存在实数解,∴a≥3,故a的取值范围是(-∞,-3]∪[3,+∞).
其他文献
管宏斌 管宏斌,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发表文章200余篇,获“南通市园丁奖”、“江苏省数学奥赛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先请听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
期刊
暑假里,妈妈要我去跟退休的刘老师学语文。我对老教师缺少好感,总觉得他们心态老化,和年轻人格格不入。记得有一位老教师,老眼昏花,动辄教训我们,大家很反感。刘老师会不会也是这样呢?(从另一位老教师写起,展现自己对老教师的反感,欲扬先抑,构思巧妙。可以增加对老教师的细节描写,以增强形象性,如“读书时常常从左边一页突然跳到右边一页,从第一行蹦到第三行”;“什么立如松、坐如钟,一说一大串”。)  妈妈见我心
期刊
A day is a miniature of eternity. (Emerson)    1 Monsters, Inc. 怪物公司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Monstropolis, a city populated entirely by monsters. Monstropolis is not part of the human world, but
期刊
2011年的数学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大部分题目可在教材中找到原型,设问有创新,主要考查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方法呈多样性,注重基本运算能力,对审题要求高。大多数试题起点低,入手比较容易,而且入口广,但个别试题结尾要求高,得高分不容易。那么,这些试题特点给备考中的2012届高三同学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1. 坚持两条线索贯穿复习全程  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对高三复习备考都有自己
期刊
例文三  “吃好,喝好啊!”耳畔又响起你的声音,我不耐烦地甩了甩头,想要远离这个一直让我挥之不去的声音。  (如此开头,“我”的动作,引人入胜,此为一抑。)  车,行走在颠簸的乡间小路上,如急流中的小舟,让人有些晕眩。月光笼罩下的乡村有种别样的宁静,原本最爱的乡村,现在成了我最不愿见到的地方,因为这儿有你。  (此为再抑。“我”的感受,衬托人物心情。)  乡间的小路崎岖着通向不知名的远方,车行到了
期刊
本期涉及的集合、简易逻辑用语、不等式具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基础性和工具性,作为知识是基础的、重要的,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与每一个知识板块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一、 内容不复杂  集合涉及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运算三部分内容,并明确规定对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不要求证明,只要求能判断两个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  简易
期刊
高考数学既考查同学们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又考查大家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因此,在高考的数学试卷中有许多试题,都植根于课本,是课本中例题、习题以及练习题改编而来的,或在课本中找到试题的影子.  类型一:考查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例1】 (2011江苏1)已知集合A={-1,1,2,4},B={-1,0,2},则A∩B=.  分析 根据符号A∩B的意义以及两个集合交集的含义
期刊
数学应用泛指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或解决任何可与数学建立联系的实际问题,这需要透彻理解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包括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数学方法形成的过程、数学结论的推证过程及其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1. 实数对(x,y)与点的对应——列表描点是最基本的建模方法  实数对(x,y)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函数图像的本质含义.  【例1】 某商场统计了5个月空调
期刊
集合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通常以一个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三种语言及相互转化,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集合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这种考查方式会持续保持稳定.  解决集合问题,应力求做到“三化”.  (1) 意义化:即首先分清集合的类型,是表示数集、点集、方程集、不等式集,还是某类图形?是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还是表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  (2)
期刊
Ⅰ. 单项选择    1.I fell in_________love with Amsterdam_________very first time I visited the city.     A./; the  B./; a  C.the; the  D.the; a  2.Not until he left his home_________to know how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