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结婚吧!”
恋爱长跑中的女人,是否已经为这句话等待多时?而男人,是否还有很多事情没想清楚,所以才迟迟不开口?
“你心里很清楚,我们一旦决定要结婚了,你就要去远行,恨不得踏遍全球。”
这是《为了回家,所以旅行》作者安德鲁·麦卡锡的女朋友蒂在成为他未婚妻后,对他说的一句话。蒂是个聪明的女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很清楚已经离过一次婚、并有“恐婚症”的安德鲁需要更多的时间独处,来思考那些微妙的内在问题。实际上,爱情当中的两个人依然会保持孤独感,所有看似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始终不过都是自己跟自己的较量。男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自由、成长等内在需求,那些答案并不完全在女人手上。
表面上看,《为了回家,所以旅行》的作者安德鲁并不是一个失败者,他是美剧《绯闻女孩》第二季的导演,上世纪80年代,19岁的安德鲁就因先后出演了《七个毕业生》、《红粉佳人》、《神气活现》等家喻户晓的电影而红极一时,成为万千北美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可在这些光环背后,他其实是一个酗酒、沉迷夜店的颓废王子。当安德鲁意识到自身出现了很大问题时,懵懂地撞进了旅行生活。起初,他只是打算重游欧洲,遍访那些自己以前去过的城市,重写醉后旅行史,将一份更加锐利、清晰的回忆留存给自己。最初停留在一个陌生城市的理由也很简单,想证明自己是否能够照顾好自己,能否战胜对未知的恐惧。通过行走,他想擦去表演上的成功赋予他的假象,重新认识面具后的自己,重获信念,并慢慢填充那个空虚的躯壳。
在《格林童话》中,有一篇故事叫《铁人约翰》。王子的“金球”掉进了关押野蛮大毛怪约翰的笼子中。为了拿回金球,王子答应从母后那里偷钥匙放走野人约翰。为此,王子付出了巨大代价。他远离国土,隐瞒自己尊贵的身份,开始万里流浪——做苦力,到外国做仆人,单枪匹马赴战,驱赶外敌,直到最后通过修行唤醒了基于男人体内本能的力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迎娶公主并当上了国王。而这一切都要感念“野人”的教导。而这个“野人”,其实沉睡在每个男人的心中。好莱坞,纽约,混迹名利场中,男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受被完全忽视了。如今身处北上广深的男人们,面对房子、车子、媳妇的压力,也不免于此。安德鲁也是那个丢失“金球”的王子,每个男孩在成为真正的男人之前,都是丢失“金球”的王子。
继欧洲之旅后,安德鲁没有停下脚步,开始更长途的旅行——东南亚、非洲……他成为了非常棒的旅行作家。对现在的安德鲁而言,旅行已经很少意味着逃避了;它甚至常常与一个特别的目的地无关。动机就是要走出去——沿着道路一直向前,去和生活也和自己撞一个满怀。在路上,指望本能和直觉,指望陌生人的善意,安德鲁不断自问和回答“我是谁”,战胜对一切已知和未知的恐惧,以此获得一种自由。
人生难得一份从容,当一个人走过万水千山,再次回到家,才能从容地面对生活和爱人。这是人生路上的修行,也是一种责任。为了回家,所以旅行,等到风景都看透,他会陪你看细水长流。
《为了回家,所以旅行》
作者:安德鲁·麦卡锡
译者:方激
出版:重庆出版社 2014年1月
【内容简介】
母亲早逝和少年成名的经历,让美国著名演员麦卡锡养成孤僻的性格和独处的习惯。由于婚姻、家庭通常伴随着责任承诺,压缩个人空间,麦卡锡一直倾向于逃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成年后的麦卡锡成为一名旅行游记作家,多次远赴南美、非洲的偏远地区,而在这些以“逃离”为最初目的的旅程中,全新环境、奇特见闻和陌生面孔却令他更多地反思自己——他心理问题的实质,人际关系上的笨拙,与家人的疏离,对婚姻和爱情的伤害。随着一次次身心“流放”,麦卡锡终于领悟到“家”对一个人的意义,决心尽力平衡自我与家庭的关系,鼓起勇气承担起那些甜蜜的负担。他的足迹一步步奔向更遥远的海角天涯,他的心灵却一天天更强烈地回应家的召唤。
万水千山,几度寒暑,他终于回到了默默等待的爱人的怀抱。这也许是世界上最长的回家路。
恋爱长跑中的女人,是否已经为这句话等待多时?而男人,是否还有很多事情没想清楚,所以才迟迟不开口?
“你心里很清楚,我们一旦决定要结婚了,你就要去远行,恨不得踏遍全球。”
这是《为了回家,所以旅行》作者安德鲁·麦卡锡的女朋友蒂在成为他未婚妻后,对他说的一句话。蒂是个聪明的女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很清楚已经离过一次婚、并有“恐婚症”的安德鲁需要更多的时间独处,来思考那些微妙的内在问题。实际上,爱情当中的两个人依然会保持孤独感,所有看似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始终不过都是自己跟自己的较量。男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自由、成长等内在需求,那些答案并不完全在女人手上。
表面上看,《为了回家,所以旅行》的作者安德鲁并不是一个失败者,他是美剧《绯闻女孩》第二季的导演,上世纪80年代,19岁的安德鲁就因先后出演了《七个毕业生》、《红粉佳人》、《神气活现》等家喻户晓的电影而红极一时,成为万千北美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可在这些光环背后,他其实是一个酗酒、沉迷夜店的颓废王子。当安德鲁意识到自身出现了很大问题时,懵懂地撞进了旅行生活。起初,他只是打算重游欧洲,遍访那些自己以前去过的城市,重写醉后旅行史,将一份更加锐利、清晰的回忆留存给自己。最初停留在一个陌生城市的理由也很简单,想证明自己是否能够照顾好自己,能否战胜对未知的恐惧。通过行走,他想擦去表演上的成功赋予他的假象,重新认识面具后的自己,重获信念,并慢慢填充那个空虚的躯壳。
在《格林童话》中,有一篇故事叫《铁人约翰》。王子的“金球”掉进了关押野蛮大毛怪约翰的笼子中。为了拿回金球,王子答应从母后那里偷钥匙放走野人约翰。为此,王子付出了巨大代价。他远离国土,隐瞒自己尊贵的身份,开始万里流浪——做苦力,到外国做仆人,单枪匹马赴战,驱赶外敌,直到最后通过修行唤醒了基于男人体内本能的力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迎娶公主并当上了国王。而这一切都要感念“野人”的教导。而这个“野人”,其实沉睡在每个男人的心中。好莱坞,纽约,混迹名利场中,男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受被完全忽视了。如今身处北上广深的男人们,面对房子、车子、媳妇的压力,也不免于此。安德鲁也是那个丢失“金球”的王子,每个男孩在成为真正的男人之前,都是丢失“金球”的王子。
继欧洲之旅后,安德鲁没有停下脚步,开始更长途的旅行——东南亚、非洲……他成为了非常棒的旅行作家。对现在的安德鲁而言,旅行已经很少意味着逃避了;它甚至常常与一个特别的目的地无关。动机就是要走出去——沿着道路一直向前,去和生活也和自己撞一个满怀。在路上,指望本能和直觉,指望陌生人的善意,安德鲁不断自问和回答“我是谁”,战胜对一切已知和未知的恐惧,以此获得一种自由。
人生难得一份从容,当一个人走过万水千山,再次回到家,才能从容地面对生活和爱人。这是人生路上的修行,也是一种责任。为了回家,所以旅行,等到风景都看透,他会陪你看细水长流。
《为了回家,所以旅行》
作者:安德鲁·麦卡锡
译者:方激
出版:重庆出版社 2014年1月
【内容简介】
母亲早逝和少年成名的经历,让美国著名演员麦卡锡养成孤僻的性格和独处的习惯。由于婚姻、家庭通常伴随着责任承诺,压缩个人空间,麦卡锡一直倾向于逃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成年后的麦卡锡成为一名旅行游记作家,多次远赴南美、非洲的偏远地区,而在这些以“逃离”为最初目的的旅程中,全新环境、奇特见闻和陌生面孔却令他更多地反思自己——他心理问题的实质,人际关系上的笨拙,与家人的疏离,对婚姻和爱情的伤害。随着一次次身心“流放”,麦卡锡终于领悟到“家”对一个人的意义,决心尽力平衡自我与家庭的关系,鼓起勇气承担起那些甜蜜的负担。他的足迹一步步奔向更遥远的海角天涯,他的心灵却一天天更强烈地回应家的召唤。
万水千山,几度寒暑,他终于回到了默默等待的爱人的怀抱。这也许是世界上最长的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