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高校艺术专业必须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必须牢牢结合实践需要,将实训作为基本内容。将实践工作室引入教学规则当中,用零距离、常态化训练方式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动手能力 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
  艺术类专业作为对实践有着较高要求的专业,如果学生缺少专业化的设计能力,毕业后就会遇到无法就业的问题。为了满足企业对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重视教学模式的合理调整、科学改革,实践教育的落实与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入参与型教学
  思维与意识是创作的前提,是艺术的灵魂。因此在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必须将创作思维作为首要培养的能力。[1]传统教学模式追求平等教育,虽然平等教育有着其自身优势,但是却并不能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会把学生的思维设置出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参与型教学引入应用技术类专业。该方式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理解的同时,提高教学有效性。如设计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特征的问题,由学生自行展开互动设计。
  (二)因材施教
  虽然绝对的因材施教并不现实,但是教师也要在大方向上把握每一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划分成多个层次,在因材施教、分层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当然教师绝对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被分层、分类为不同的学生属性,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制订符合学生能力的活动、作业,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进步,跟上教学进度。
  (三)多元化教学
  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早已被历史所淘汰,并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各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为了迎合社会需要,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方式,用新颖、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与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高教育有效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自身学习兴趣、年龄特征相符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方式探究性、引导性、启发性作用的发挥。如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学生自行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决策、独立思考的氛围。切实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时期教育理念应用价值。
  (四)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改良
  结合艺术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高校应当重新规划考试的方法和考试的内容,体现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将阴影透视、建筑构造、设计概念、画法几何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和考试内容,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价值。将景观园林设计、室内设计作为次级内容,重视学生理论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将构成、色彩与素描等作为三等内容,突出与强调学生的技能训练。
  二、课程改革
  从现状来看,当前艺术专业教材存在个性化水平低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限制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和创新性。為了解决这种问题,高校就必须改良教材内容。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专业设计课程的基本理念,重视实践设计类内容的调整。高校可以尽可能压缩部分缺少实践意义和就业意义的基础内容,比如美术基础课。这是因为绝大多数艺术专业学生高考前就已经具备了美术基本能力,设计色彩和设计素描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绘画艺术的内容,所以并不需要有针对性地展开绘画艺术教学。作为应用类学科,设计专业应当强调实操能力的培养,引入实践教学,这样学生的设计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创设科研实验教学区
  现如今,绝大多数高校均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实际上无法完全对接,还有着较大的局限性。所以高校可以采用自办科研院所的方式,成立高校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实现技术培训与理论教学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为高校实践教育积累经验,培养具有实践教学指导经验的教师,还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作品的设计潮流度、影响力。
  四、结语
  对于应用技术类专业的教育工作,必须体现应用技术类专业的自身特色,满足这些专业的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互动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切实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习有效性。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输送基地,必须围绕学生的专业特色,为学生提供对应的教学方式。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与实践教育相接轨,保障教学的实效性和实践性,这对学生就业和发展而言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兴龙.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18(04).
  (作者简介:刘征,女,本科,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纺织品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教学领域来说,新媒体的应用实践也是一大发展机遇与挑战。写作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表达能力,是后续文学素养的养成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要充分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改革现有的写作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合理利用新媒体,有效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使
摘要:英美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对于人们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优秀的英美文学能够让人们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也可以激发人们去向内审视自己的心灵和思想,更好地思考人类当前的处境与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详细分析高校英语教育中,大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英美文学 高
摘要:本文对于提升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讲解艺术与素质的重要性做了简要阐述,分析了当前国内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讲解艺术与素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 讲解员 讲解艺术 素质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革命纪念馆承载着传播和弘扬中国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游客们到纪念馆来参观不只是
【摘要】记叙文是中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文体,考场上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写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往往具备六个要素:准确的审题,新颖的素材,深刻的思想,起伏的情节,生动的描写,巧妙的结构。因此,笔者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细节描写”几方面进行专题写作训练。希望可以降低训练的难度,强化技能,提高写作水平,在考场上获取高分。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写作训练;有效策略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以及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甚至已经走向衰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研究分析玉溪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和传承意识,以使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找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一、研究背景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位于中国西南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这一概念也逐渐有了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图从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与文学三个方面,追寻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西方学者对“自然”一词的不同诠释。  关键词:自然 古希腊哲学 基督教 文学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探索自然,随着人类思考的不断深入,“自然”一词也由最初单纯的地理概念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解读。“自然”最原始的概念是指自然界,它代表了宇宙万物,是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