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工受精家庭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9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不孕不育成了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时,生孩子对一些人来说便难若登天。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这些辅助生殖手段,便成了他们完成生育的技术救赎。这种技术救赎的确带来了希望,但也不难想象它所引发的阵痛。
  荷兰人茱迪丝·耶特林德将她4次失败的人工授精的经历写成了一本畅销书,此书被翻译成17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发行。书中讲述她噩梦般的磨难:从流产、宫外孕到一次次用细针穿透阴道壁提取成熟卵子的人工授精。
  求子不得的心理压力,让她开始对生育恐慌并且回避一切有关生育的话题。“我想要个孩子”是这本书的名字,也是她最急迫的呼唤。对孩子的渴望始终炙烤着她的内心,简直就像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绝症。虽然,可以收养孩子,可以丁克到老,但要一个自己的孩子的愿望是如此强烈,那种炼狱般的痛苦简直刻骨铭心!
  “越无法拥有,就越想拥有”
  “以前我凡事求完美,生孩子也不例外,越无法拥有就越想拥有。但怀孕是一件很微妙的事,各方面的状态都要达到平衡才行。我能怀孕,很大程度跟心态的改变有关。”46岁的卓鸣,在6年前经历了两次失败的试管婴儿手术后,自己意外怀孕。她描述成功怀孕的经验在于“心态完全释然了”。
  原本忙碌于事业、对孩子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但自从39岁知道自己不能生育的那一刻起,特别想要孩子的心情就把她的搅得生活大乱。北京的一次医疗失误,让她失去了一侧的输卵管。手足无措之际,在法籍丈夫的安排下,她先后在法国做了3个手术,解决输卵管粘连和医疗失误造成的妇科问题。半年之后,仍然没有怀孕。心急火燎的她不得不把试管婴儿技术当作最后的稻草,尽管法国医生告诉她成功率仅15~20%。
  繁复的检查和或长或短的等待,至今让她心有余悸:“先是大大小小的手术,梳理我的身体机能。疗程正式开始后,数不清的吃药和打针。”针药里含有激素,后遗症是,身材苗条的卓鸣现在穿的衣服比过去足足大了3个号。
  “取卵的前两个星期左右,我几乎每天都要抽一管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卓鸣厌倦了没完没了的检查,她不知道所做的这一切,得到的结果会是什么。“取卵子的手术后,麻药效力很快过去,我疼得趴在那里一个多小时。”接着又是日复一日地吃药、等待,“用药时间要求非常精确,不容一丝大意。”
  试管婴儿就是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再植入子宫。等到整个疗程的第42天,观察身体是否接受它。最痛苦的就是这段等待。
  那段日子里,她怎么也无法让自己放松。“我每天都试图忘掉这件事,很难。怎么可能不紧张?对不能生育的人来说,这是最后的选择。我受了这么多罪,一定要成功!”
  拥有放松的心态,对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过高期待带来的心理压力,就像一道枷锁,锁住了成功受孕的大门。果然,受精卵没有在子宫里“挂住”,掉了。“那种感受就像走了一趟地狱。”
  接连两次失败后,卓鸣绝望了,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她决定做最后一次尝试。丈夫没有给她任何压力,他们甚至还商量好,如果仍无法受孕,就去领养一个孩子。
  想通了,也就放下了压力,卓鸣抱着求子以来最轻松的心情,准备去接受最后一次辅助生殖。而就在这时,她竟然自己怀孕了。医生直呼“奇迹”。孩子就像一个不期而遇的礼物,在她42岁时降临到她的生活中。
  实际上,在接受人工授精的大军中,不少人正经历着卓鸣的遭遇,生育不仅是番生理磨难,更是一桩心理上的历练。心理咨询师证实,心理性不孕确实存在。有些渴望孩子的女人没有生理上的问题,却可能因为紧张、心理压力等,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排卵障碍或不排卵。没有卵子,哪有孩子?专家做过一个个案。找他进行心理咨询的一位女性,接受过两次人工授精,但都以失败告终。她告诉专家,她想要个孩子来维系她与丈夫间摇摇欲坠的感情。“我感觉她潜意识里,因为缺乏安全感,恰恰是排斥要孩子的。所以人工授精一直失败。”专家的判断得到了验证:在十几次心理咨询后,这名女性跟丈夫的关系进入了良性循环,而孩子也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专家更乐意从这个角度来诠释辅助生殖技术带给我们的福音:“你只有在一个良性的基础上才能进入一个更良性的状态。”在这种历练中,只有把所有的心理垃圾抛开,才会收获水到渠成般的通畅。
  “释放了母爱这枚定时炸弹的能量”
  “20多岁的时候我曾扬言要当丁克,对小孩毫无兴趣。30岁的时候走在街上,看到大肚子就羡慕,再丑的小孩看着也觉得可爱。如果人类能单性繁殖,估计我也就繁殖了。”渴望要孩子不是因为寂寞,只是母爱像一颗定时炸弹,当吴迪30岁时,在她的身体里不由分说地爆炸了。
  吴迪32岁结婚,就在她准备好做母亲时,她突然发现,不孕不育似乎无孔不入,身边的亲友和自己都没能幸免。辗转于各大医院,碰了众多医生的冷脸。一年后,吴迪转到上海著名不孕不育医院,在那里遇到最有感染力的医生:“只要你们还有健康的精子卵子,就一定能怀孕!”
  这期间的痛苦不能用语言形容。“譬如,为了保胎我总共打了72针,每天一针,打得屁股都硬了,不过我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很多都不记得了。”煎熬归煎熬,在医生的鼓励下,第一次人工授精后,吴迪就成功受孕。36岁生下了一对儿女,吴迪知道自己是很幸运的那个。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人犯罪:性和毒品。这两样东西对人的感官刺激,都能让人飘飘欲仙。而对吴迪来说,它们都比不上怀孕生产的刺激,“女人不生孩子不能体会人原来也是哺乳动物!这是上帝送给女人最好的礼物。当胎儿第一次动的时候,那种感受真是无与伦比。”
  如今,每天早上,两个小人儿敲开夫妻俩的房门,蹿到床上爸爸妈妈中间,4个人躺在一起嘻嘻哈哈——这是吴迪最幸福的时刻。
  作为母亲,也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吴迪有了自己的一套观念,“我只是我生的孩子的养母,他们是上帝之子,上帝经过仔细的甄别,挑中了我,认为我值得信任和托付,借我的身体生下了他们。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我的责任是爱他们,监护他们到18岁,帮助他们离开我,走他们自己的路。”
  吴迪的好心态,赢来了生殖技术带给她的最好的礼物——释放了母爱这枚定时炸弹中的能量,借着母爱,完成了自我的转型。
  为什么我们要一个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如此痛苦,历经波折,还是要一个自己的孩子?我们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心理专家,他们的答案是——
  基因扩散的需要,开枝散叶才足以证明基因的强大;
  对死亡恐惧的克服,个体的生命仿佛可以通过下一代来延续;
  女性身份的完整,社会赋予母亲这个角色的地位远远高于妻子和女儿;
  生存安全感的弥补,又传统又现实的养儿防老观念便是来自安全感的缺失;
  无论是哪一个,这些答案的终极指向似乎都是——我们想通过生育和孩子让自己的生命更强大、更完整。这正是那些无论经历多少梦魇都要挣扎在生育边缘的人们的源动力。
  责编/彭艺珂
  E-mail: pengke420@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pengke420
其他文献
面对着大把的时间,很多退休后“赋闲”在家的老人内心越来越空虚寂寞,“早点抱孙子”,成了他们最大的盼头和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孔大伯就是这样,他成天催儿子媳妇“抓紧时间”,快生个胖小子让自己以孙为乐。   老人盼孙心切,表面上似乎是关心儿女,希望“趁着自己还能动”,帮他们抚养孩子、减轻负担。但很多时候,更多的是出于老人自身的寂寞,儿子女儿大了、管不了了,只能用嗷嗷待哺的小孙子填补空虚的情感世界。 
十九岁    这是一个多梦的年纪,我经常做各种各样的梦,但,梦里面从来没有男孩子,更没有五彩纷呈的性梦。  我知道这与我的长相有很大关系,因为班里的男生评选四大美女与四大丑女,都没有我的名字。这种结果很让我晦气,证明根本没有男生注意过我。  为此,我很少与男生说话,更没有勇气看哪一个男生的脸。我天天看世界文学名著,渴望自己能在文字上成家成名。  当一个要好的同学将一张文学报递给我的时候,心血来潮的
在江苏张家港打工的漂亮女孩袁端与英俊帅气的马少斐原本是一对甜蜜情侣,自从一个名叫胡双双的白领丽人出现后,袁端的男友马少斐便移情别恋。醋海翻涌的袁端私下调查情敌的底细,结果竟发现胡双双和马少斐是一对失散了19年的孪生姐弟!为防止姐弟恋向悲剧方向发展,身心俱伤的袁端紧急出面制止,却不料在2010年春节前后又爆出两个秘密:马少斐对亲生父母当年的“遗弃”行为耿耿于怀,而“横刀夺爱”则是胡双双精心策划的寻亲
勇敢姐弟恋,能共苦却难同甘     1998年9月28日,年仅20岁的周昆与比自己大5岁的李小玲结了婚。周昆是重庆人,李小玲则出生在云南文山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李小玲远离家乡,在离周昆家不远的地方摆了一个小吃摊。周昆高考失败后,在家也没什么事做,经常早晨睡到很晚才起床,然后到李小玲的小吃摊上吃点东西。两人很快熟悉起来,李小玲忙不过来时,周昆便帮帮忙。为此,两人的感情也理所当然地不断升温,逐
玄幻武侠大剧《轩辕剑》在湖南卫视火热周播。除了率先亮相的胡歌、刘诗诗、林更新等超人气明星外,还未出场就已然先火的新人古力娜扎近日也备受关注。90后清新美女娜扎在《轩辕剑》中饰演超凡脱俗的女娲之女小雪,后因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被广大观众所熟悉。  “维吾尔天使”星途坦荡  古力娜扎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看起来“被瞩目的花”,可能是父母认定这个1992年出生的小姑娘日后一定会成为花一样美丽的女孩,才
失恋后,我便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任父母在外面怎样叫我,伤心的我就是不想面对他们。在我看来,爱情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我还拥有什么,不如死掉算了。一旦有了这个念头,我便开始想着以怎样的方式离开这个尘世。我不希望自己死得太难看,这样不仅会让自己不舒服,还会吓着别人。  于是,我便偷着出去买安眠药。以这种方式离开,而自己本身或许也没有什么痛苦,无非就是长睡不醒,这样会让我彻底地解脱。只是,每次去
连线杜朝阳:    陌生的国度,彼此温暖  上个星期五,黎封在MSN上向我求助:我们现在正在办移民。你能不能借我一点?我犹豫了一下,问她,多少?她说,20万吧。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我皱着眉头,黎封撒娇,老公,你就不能帮帮我?  我不是黎封的老公。她只是我在美国学习期间一起搭伙过日子的女人。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们一起租房子,共同分担费用、开支,她甚至帮我洗衣做饭。我们彼此都知道
自从喜剧电影系列《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上映后,原本“草根”一族的黄渤一飞冲天,短短两年时间内便晋升为新生代“喜剧天王”。2009年更是“黄渤年”,这一年里黄渤有11部影片上映。当记者好奇地问:“你这么拼命,为的是啥?”黄渤习惯性地咧嘴一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调侃说:“‘劳模’嘛,就是‘劳动模范’,在外能挣钱,在家能干活,让老婆过上舒服安逸的日子,我离这个还有点距离,所以只好加倍努力啦。”   
那年我25岁,游荡是我的工作状态,因为我是摄影记者。   徐静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我唯一的表妹,我最好的朋友,比我小6个月,今年破格提拔为一家报社的部主任。她是上进的典范,连男朋友都没有。   我永远记得小时候我俩轮流寄住在姨妈和舅舅家,所有人都视我为多余,只有徐静,和我分享一切喜怒哀乐。在她妈妈骂我时和我一起绝食,虽然她从小就是比我乖很多的好孩子。   后来我没有像徐静那样
江苏苏州市“官二代”赵阳曾有过一段难忘的初恋,他和大学校友宁小文相爱至深,却因女方家世平平,又來自单亲家庭,而不被父辈们认可,两人只能忍痛分手。随后,他听从父母安排,和同为“官二代”的刘菲结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宁小文相遇,并迅速重燃旧爱。很快,宁小文有了身孕。这次,赵阳决定不再放手,他要给“爱情”一个名分,让初恋有一个美好圆满的结局,而妻子刘菲则是他幸福路上的绊脚石。为搬开这块绊脚石,一场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