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nyu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有了新标准和新要求,其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和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探讨课时紧张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落实地理考试说明,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地理教学;小高考;课时紧张;有效教学
  地理新课程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技能。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在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必须得到地理教学课时的充分保障。
  现今的高中教学“以语数外为主,以六小科为副”,课时安排偏重语数外,教师普遍反映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课时紧张,尤其是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混淆不清、一做就错,阻碍了小高考的有效复习。
  一、地理教学课时紧张1地理教学课时安排少
  目前很多学校挤压六小科课时,全力保障语、数、外的教学时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范围包括“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大模块,必修一至少安排36个课时,必修二需34个课时,必修三也要30课时。而学校只安排地理一周2节课,远远满足不了考试说明对教学时间的要求,势必造成课时紧张。课堂刻意缩短教学过程,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一带而过。
  2地理初高中衔接断链
  目前中考虽考地理,但分值比较小,有的地区满分只有10分。这一指挥棒无疑让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学习重心偏移,突出语数外,地理成了名副其实的副科。初中地理课的开设并不理想,初一开设,初二中考。一周只有2节课,教师多半是非本专业教师兼职,短时间内依靠高强度死记硬背的方式强制应付地理中考。地理初高中衔接断链,学生缺少必备的地理知识储备。脱节的相关内容交由高中课堂补充,课时明显不够。教学内容的扩充必然增加教学时间,使原本课时不多的高中地理教学“雪上加霜”。
  3考试说明把握不准确
  新课程推行“一纲多本”的模式,一改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局面,提倡教师灵活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考试说明的要求是宏观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具体的,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理解上有偏差。受多年教学经验的影响,加之备课不充分,无意识地提高教学要求,无形当中增加教学时间。具体概括为:没充分备学生,高要求高标准,教材版本差异。
  4探究活动过于学术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对各门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对学科价值的认识”。新课程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重视地理探究活动。鲁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三,探究活动冗而繁多,有些过于学术化,学生无法理解。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能依赖教师。教师课堂上引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又得占据大量教学时间。
  二、高效教学掌控课时备课不充分、教材版本多、课时安排少等诸多原因造成了课时紧张,“解铃还须系铃人”。积极探讨缓解课时紧张的应对策略,以期在小高考中争创佳绩。
  首先,重在“备学生”,切实精心备课。其次,依据考试说明,合理实施教学。具体化为:深入钻研,抓住核心。研究真题,统筹复习。整合教材,灵活取舍。再次,整合多种方法,机灵驾驭课堂。高中地理小高考牵涉面广,内容多而且分散,整合多种方法,或图解法、或比较法、或图文综合法……灵活驾驭课堂。如图形串联讲解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和成因、洋流分布、自然带的分布等,探讨逻辑性强的地理规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比较法分析气旋与反气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锋面系统、地球自转和公转等知识的异同。最后,关注时事热点,突出地理应用。从历年地理小高考试题看,许多题目都关注时事热点,突出应用地理,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地理复习应注重以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引出相关地理问题,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做到学以致用。平常注意收集相关热点素材,编制地理应用试题,印发给学生训练,考前再做一个热点时事专题,尽量节省教学时间,打有准备之仗。课时紧张已是地理小高考不争的事实,但只要教师肯从多方面去努力,诸如充实备课,整合教材,灵活取舍,研究真题等,节省教学时间,就能从容应对课时紧张。
  参考文献:
  顾薇.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复习策略.考试周刊,2012(70).
  索妮.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考试标准化、个性化进程的深入,互动式题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本科专业教学中。互动式题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单向的教学活动互动起来,通过对学生行为数据的分析,更加具体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使传统考试与现代化网络相互渗透、补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动式题库;冶金传输原理;行为数据分析    一、前言  冶金传输原
摘要: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环境,因此,班主任只有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风;因材施教;学业进步;心理辅导;健康成长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位教
多媒体CAI是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双向媒体,它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灵活便捷的交换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它还可以代替教师完成讲授、演示、辅导等具体的教学任务。多媒体CAI特有的直观性、科学性和无限创意性,十分符合聋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和“以目代耳”获取信息的感知特点,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一、运用多媒体CAI激发学生兴趣,提
摘 要:公安现役院校担负着公安现役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的人才培养任务,具有极强的专业特点,而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为其服务。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在现役部队院校的尝试,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方法在培养特色专业人才中的作用、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案例呈现 案例探究 实践实训”的案例教学方法。  关键词:公安现役;特色专业;案例教学    公安现役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的边防、消防、警卫军事人才,创新军事理论和研发
摘 要:职业能力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岗位能力,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岗位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我们学生顺利进入岗位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了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是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堂组织;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但是职业能力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岗位能力,这两个方面都
摘要: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过程中,我们以社团活动、小型的足球友谊赛等为平台,进行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校园足球;足球文化;课余生活;教育方法  足球运动,是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故有“世界第一大运动”的美称。世界足球飞速发展,各项赛事精彩纷呈,随着电视转播技术的提高,网络的发展,足球的观赏性和关注度空前。然而在中国,中国足球却成为落后
摘 要:高考体育类加分政策对农村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已然起到了导向和推动作用。在普及推广高考体育类加分项目即“8 2”项目时,农村普高依据自身特点、优势,积极探索体育课程的模块教学,本文基于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双峰一中”)的调查,对高中体育课程武术模块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探索农村普高在高考体育类加分政策引导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特长地发展,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体育特长
摘 要:旅游景观名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特点,极难翻译。  本文对景观名称作了分类,对其英译流程进行了探讨,并尝试归纳出一套景观名称英译的流程与方法,从而使译者翻译景观名称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关键词:景观名称;英译;流程;方法  旅游景观名属专有名词,专有名词往往依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加以直译。然而,景观名往往富含文化特色,只有译者传达出其文化特色,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因而又有必
(江苏省沭阳县塘沟中学,江苏 宿迁 223600)  《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2年第2期上,刊发了江苏省盐城市陈志霞老师《谈谈语文课上写作背景的呈现时机》一文。该文谈到“当学生思维出现疑问时”应及时呈现写作背景,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刘水利老师执教《变色龙》的片段为例来探讨此问题。  刘老师让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颇费心思地为人物穿上一件新的军大衣”这一细节问题,当学生无法挖掘出其深刻内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造成非物质文化的逐渐消亡。地方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舟山渔歌”课程,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