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正确理解、选择和应用高效教学行为,抛弃无效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效;界定;策略
一、物理课堂高效教学行为的界定
高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大效果而实施的行为.教学有没有高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基本观念和方法,学习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在物理学习中培养成高效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是学生主体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学设计时按照“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生认识上的接触和碰撞.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中相互交流,讨论,形成生生、师生间的合作互动,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要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物理课堂教学中加强高效教学行为的策略
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解决问题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认识方式,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物理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知识能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自然观察紧密联系.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教学中由于问题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小球,木块等,更多的是采用学生在生活中能轻松感知的物理事物和现象.例如,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可举生活中挂历飘起,公共汽车内窗帘是向内还是向外飘等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勤于思考、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科学道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将物理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1)设置悬念,引入新课.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前,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象、幻灯或多媒体以此激发兴趣,在对直观材料的感知中,创设所研究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来.例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用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吸附纸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怎样让学生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目的明确、积极主动的准备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对速度概念的教学,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①一般情况下,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②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我们能说兔子跑得快吗?接着引出常用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规定,为速度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教材中凡是学生能看懂得内容一律不讲,留给学生更多得时间.如,讲授九年级“功”的一节内容时,我采取了自学讨论法,让学生自己读书充分思考,不懂得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什么是浮力”这个概念教学中,第一步给学生讲述语文学习中叙述的“死海不死”的故事,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用水桶吊起井水的感觉.学生对以上的两个物理现象很感兴趣,自然地感觉到:人和水桶在水中受到了一个向上的“托力”,便立刻产生质疑:这个“托力”到底是什么力?第二步,结合课本实验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实验,体验这个托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三步,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个“托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怎样测量?最终让学生归纳发言,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浮力概念,以及浮力的测量方法.如此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物理概念教学中去,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
4 注重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环境,应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别人评价.当学生完成某一探究任务时,教师应对完成的方法和技巧给予指点,肯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勤于反思和总结的学习习惯.高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落到实处,从而切实高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效;界定;策略
一、物理课堂高效教学行为的界定
高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大效果而实施的行为.教学有没有高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基本观念和方法,学习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在物理学习中培养成高效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是学生主体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学设计时按照“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生认识上的接触和碰撞.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中相互交流,讨论,形成生生、师生间的合作互动,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要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物理课堂教学中加强高效教学行为的策略
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解决问题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认识方式,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物理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知识能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自然观察紧密联系.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教学中由于问题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小球,木块等,更多的是采用学生在生活中能轻松感知的物理事物和现象.例如,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可举生活中挂历飘起,公共汽车内窗帘是向内还是向外飘等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勤于思考、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科学道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将物理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1)设置悬念,引入新课.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前,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象、幻灯或多媒体以此激发兴趣,在对直观材料的感知中,创设所研究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来.例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用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吸附纸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怎样让学生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目的明确、积极主动的准备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对速度概念的教学,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①一般情况下,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②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我们能说兔子跑得快吗?接着引出常用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规定,为速度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教材中凡是学生能看懂得内容一律不讲,留给学生更多得时间.如,讲授九年级“功”的一节内容时,我采取了自学讨论法,让学生自己读书充分思考,不懂得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什么是浮力”这个概念教学中,第一步给学生讲述语文学习中叙述的“死海不死”的故事,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用水桶吊起井水的感觉.学生对以上的两个物理现象很感兴趣,自然地感觉到:人和水桶在水中受到了一个向上的“托力”,便立刻产生质疑:这个“托力”到底是什么力?第二步,结合课本实验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实验,体验这个托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三步,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个“托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怎样测量?最终让学生归纳发言,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浮力概念,以及浮力的测量方法.如此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物理概念教学中去,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
4 注重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环境,应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别人评价.当学生完成某一探究任务时,教师应对完成的方法和技巧给予指点,肯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勤于反思和总结的学习习惯.高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落到实处,从而切实高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