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P1基因座I/D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意义

来源 :中国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s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肽基羧肽酶1(Dipeptidyle Carboxypeptidase 1,DCP1)也称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其功能是催化血管紧张素Ⅰ变成血管紧张素Ⅱ,从而参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同时对调节人体的水盐代谢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04年3月16日清晨,1具男尸被发现在某公路路沿下.尸体仰卧于平铺玉米杆的耕地上,头西脚东,同路面的垂直距离为1.5m,同路沿的水平距离为1.0m;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AP)及其代谢产物苯丙胺(AP)在急性中毒豚鼠体内的含量分布.方法应用GC/NPD技术,以4-苯基丁胺(4-PBA)为内标,样品经水解后碱化或直接碱化至pH>11,环已烷混
1 案例资料1.1案情简介 吴某,男,32岁。某年8月30日晨10时,被发现死于住房内。生前患肺结核,进行了一段时间治疗,但仍有低热、乏力、咳嗽、咯血症状。死前症状不明。
1 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 田某,男,22岁,农民。2005年11月28日下午6时向同村寡妇来某借300元还赌帐。后因听说来某丈夫死亡后获赔偿金两万元,于晚10时又向来某索要银行存单,遭到拒
目的探讨高位视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搜集11例头部外伤致高位视路损伤的案例资料,与随机选取的20例管内段间接视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比较,并就相关临床检查所见、
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属有机氟类毒鼠药,由于其水溶性强、易被吸收、毒性大.进食毒死的家禽、牲畜可引起二次中毒.近年来用此类药物进行投毒、误服和自杀的案件经常发生,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