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体系模量的细观力学研究

来源 :复合材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和相应分析模型,预测了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体系的弹性模量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非相容PP/PS共混物的体积含量和共混时间对共混物形态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了细观形态与宏观力学性能间的关系.对PP/PS共混物的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微观力学模型在模量预报上是可行的,其中Mori-Tanaka法更有效,因为与半经验模型(如Halpin-Tsai法和改进的混合模型)相比,它没有试验参数,在材料设计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研究了铸造法制备的原位VCp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原位VCp增强钢基复合材料具有浇铸温度低(1723~1773 K),铸造成型性好的特点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与研究组(3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根据平乐正骨平衡
在纤维束缠绕时施加张紧力,使得固化成型后的飞轮内部形成一定的预加径向压应力,这是提高飞轮径向强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过盈配合的思想建立了计算张紧力缠绕导致的复合材
作为商柱楼的底部二层框架-剪力墙、上部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规范中并无涉及。在其结构选型以及用TBSA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又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这
利用Whitnoy的著名结果:P(G,λ)=n-1i=1(-1)ibiλn-i给出并证明了:①G为连通偶图,当bn-1为奇数;②G为树,当bn-1=1;③分支数为k的图是偶图,当bn-k是奇数且bi=0(n-k+1≤i≤n-1)
先秦时期的"义利观",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义利合一"、"义利双弃"四种理论形态,其内容丰富,立论高远。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为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对确立中国文化根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