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培养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观念。在传授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而培养学生高效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
  传统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缺乏对形象思维的重视,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因此逐渐受到学界重视。培养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减少脱离实际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及想象能力,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人脑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思维就是形象思维,钱学森曾经说:“我建议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这将把我们智力开发大大向前推进一步”。人类的科学发明就是从思维开始的。比如牛顿在看到苹果掉下来,受到启发,发明了万有引力;我国古代发明家鲁班,手被带齿的小草划破,而发明了锯子。这些都是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基础对日常生活中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感觉的应用,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而进行发明创造。
  (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必然性
  小学生阶段的抽象思维具有很大具体形象性,目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具体事物值观感知后,缺乏教师对学生向直观感知材料概括的引导。学生没有在脑海中形成鲜明形象,并对这种形象进行思维,就直接跳到抽象概念,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理解。举例来说,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有概念,有的教师会拿出火柴盒、工具箱和水泥板等工具,让学生观察,比较大小之后就概括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的概念。这样的形式虽然可引发学生思考,但对于“物体都占有空间吗?”等问题还没有一个深入认识,导致学生对体积的概念一知半解。这样的问题是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应注重形象思维的培养,促进儿童思维发展。
  (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需求
  表象、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小学数学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表象是对过去知觉过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映像,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具有一定概括性。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学生获得教学知识,必须先有正确丰富的表象。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学时,教师如能把抽象知识“物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有感觉,能在头脑中产生映像,就有利于学生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并对操作中知觉过的東西进行概括,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相关知识的具体形象。有了这个形象,就可以根据出分数这个概念。由形象到抽象,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一)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要解决数学高度抽象性与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是采取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举例来说,小学数学教育中,在讲解圆面积公式时,将两张硬纸剪成同样的两个圆,把这两个圆从圆心到圆上平均剪开形成很多份小扇形。课堂上,先将两个圆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清两个圆一样大,面积也相等。再将其中的一个圆展开成两个半圆,拼成一个长方形。经过如此步骤学生就会很容易看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等于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一长/宽。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进而理解圆的面积公式。通过直观教学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数学概念。
  (二)在动手操作中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课堂讲解教学为主,很少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也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只有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化知识体系,加强对数学表象的认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形象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和挖掘问题,逐渐理解数学知识点,并学会解决问题,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认识长方体”章节内容中,这堂课主要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长方体的基木结构,在研究中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构成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提前准确橡皮泥、小刀,运用小刀把橡皮泥切割成平面,感受“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在侧面继续切割一个面,感受两块面相交的“棱线”位置,而且可以动手摸一卜面和棱。同时,在“棱”的三分之一位置继续切割一个面,然后在三个面相交的位置会产生“顶点”,学生在用手触摸和感受“顶点”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了解长方体的基木结构和构成形式从而加深对长方体的理解和认知。
  (三)数形结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总的来说,数学是数与形结合的学科。不同类型的数学图形,提供了大脑形象思维的表象材料,调动了右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促进了个体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使人变得更聪明。
  例如,课本中配合应用题的具体情节而设计的插图,开阔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天地,增强了刻苦学习的意志。又如,课本中出示的例题和复习题,表示数量关系时,运用了绚丽色彩和各种小动物、植物、大河、山川,现代的飞机、汽车、轮船、卫星、建筑,古代的文物、书籍……这些不仅对理解数量关系有利,而且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伟.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52.
  [2]乔乐.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形象思维培养中的影响[J].数字化用户,2017,23(1):85.
  [3]王少梅.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12(7):477-478.
  [4]刘玉.小学数学形象思维教学的尝试[J].神州,2018,3(2):64.
其他文献
摘 要:孔子曾经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句话强调了氛围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班级整体共同进步。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却与这样的教学理念相违背。这时教师积极使用情境化教学法就表现出了巨大优势。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针对这样的
摘 要:化学学习中的反应速率及平衡内容,不仅仅对学生化学学习基础的构建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意识养成,也有这极为关键的影响。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当前在这方面内容的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一些未能突破的难点,本文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教学难点;突破;分析  在中学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等理
摘 要: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向学生灌输着各种各样的知识。然而实际取得的教学效果非常有限,甚至有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留白,给予学生更宽广的学习空间。本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留白”  留白是文学创作中的专业术语,不进行过
摘 要: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想提高语文水平首先要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就像在找寻宝藏之前要先获得地图一样,要先有了阅读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教室要准确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微妙联系,并将其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的感受生动形象的表述出来,而使整篇文章更具张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在全面总结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最新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农药膳食风险评估的~步骤,对多杀菌素进行了危害性鉴定、危害性描述、接触评定和风险描述等多方面研究。根据所
摘 要:在许多理论和新课标中都明确地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又是怎样的呢?事实上还是教师过于重视自己的讲解,学生听得多,动得少。要想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价值,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应该有效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师生在教学过程共同互动起来。要想真正地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就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走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策略  互动
摘 要: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本文探讨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教学价值,学习文言文的几点理由,进而明确目的,以做好文言文教学的分内事,然后重点论述探索让学生乐学会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自主式阅读  在语文教科研全面开花、如火如荼的今天,高中文言文教学处境比较落后,甚至至今还停留在“文白之争”的层面上,这种状况不太正常。本文拟就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目的、及理想做法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听到学生说:“写作文真难!”诚然,对教师来说,最难教的就是学生作文,因为作文是自由发挥的题目,没有约定俗成或者固有的答案,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语言组织能力不同,使得其写出来的作品也不尽相同。更不必说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作文形式,生生的把发散的思维变成了统一的模式,导致学生作品没有新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形成了新时代的“八股文”,久而久之让
摘 要:数学思想在数学体系中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教师的数学思想渗透十分关键和重要,因此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要给学生建立起新的教学空间,更好的对数学问题进行处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使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以下对小学教学中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学;基本思想;方法;渗透;初探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