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解释三”房产权属条款的法社会学思考

来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第十条无意于侵害婚姻的伦理本质,推进或构建所谓的"契约"式婚姻;也不是漠视目前中国"从夫居"的婚姻现实,忽略性别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法律只是行为的底线。婚姻法是私法,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协议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婚姻法解释三"对房产权属的配置所直面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毋宁是如何在离婚率增加、房价畸高、判决标准不一的情形下,为离婚时的房产权属争议提供公正、统一的司法判准。
其他文献
1930年,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观初步形成。针对当时党内教条主义盛行,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调查研究观。提出调查的主体是党员干部,调查的对象是社会各阶级的历史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辩证统一性。二者有内涵宽泛程度不一、哲学层次高低不同之异,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科学发展观更具有宏观性与统领性,因而彼此
<正>一实行公开办税是强化以法治税的重要手段。通过公开办税,让纳税人和其他群众都来参与和监督税收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为打破税收工作的“
文化强国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成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它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幸福奠定坚实的物质根基;它建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民幸福筑牢坚固堡垒;它丰盈个体精神
文章在宏观上分析了生产关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社会分工的二重性,提出了生产关系—社会分工—生产力三位一体的宏观政治结构及其影响,将社会分工作为解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