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短流程清梳联生条短绒含量的工艺优选

来源 :棉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9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底,我公司购买了一套青岛纺织机械厂生产的短流程清梳联,投入生产后用于纺制CJ 14.6 tex纱.由于缺乏清梳联生产经验,加之对短流程清梳联工艺性能了解不多,在清梳联的工艺配置上走了一些弯路.生产中清梳联生条质量不稳定,特别是生条短绒含量偏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曾去兄弟厂家学习,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大胆试用新工艺,多次进行工艺优选,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就我公司在降低清梳联生条短绒(≤16 mm)含量攻关中所进行的工艺优选情况作以下介绍.
其他文献
我公司现用16台FA721-75A型捻线机,捻线机导纱杆采用直径4mm普通碳素圆钢制造,表面电镀处理.纱线在经过导纱杆时,由于横动机构作用,在导纱杆表面形成一定的动程,使用过程中,
本文介绍了气调库设计中三个重要技术参数:库间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份的优化设计,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使我国气调库设计水平达到了国外80年代末期水平。并就1000吨气调库新老设计的造
后固定盖板隔距的确定要从后固定盖板作用出发.应从对纤维束定向度、纤维束预分梳、纤维损伤、生条棉结和杂质、梳棉机的产量、锡林的速度及喂入到锡林上棉束的大小及均匀程
介绍了纬纱常温定形、高温高压定形和中温定形三种方式的工艺要求、优缺点及适应品种范围;分析了定形工艺与纬纱定捻效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