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三都澳 振兴宁德市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铺开中国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绵延1.84万公里的漫长黄金海岸线上,闪耀着一颗发光的明珠,它就是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
  追寻着历史的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三都澳历史上就是我国繁华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开发;明代就开辟了运粮航线,戚继光在这里抗击倭寇;清代郑成功率师进三都澳,清康熙二十三年在此设立税务总口,下辖九个口岸;清光绪年间正式开放三都澳,为对外贸易港口,并成立海关,英、美、德、日、俄、荷、瑞典和葡萄牙等24个国家在此修建泊位、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有4个国家在这里设有钱庄,意大利还在此设立领事馆。由于三都澳在军事和经济上的特殊战略地位,早在19世纪就成为帝国列强争夺的对象。意大利最早向中国政府提出租借三都澳,德国在独占威海卫之后欲占三都澳,美国要求租借三都澳作为军港和煤码头,英国海军上将也专程访问三都澳。抗日战争前,三都澳为大半个中国供应“美孚石油”和其它日用品,澳内驳船竞渡,渔舟唱晚,商号林立,商贾云集,是当时宁德经济发展鼎盛时期的一个缩影。但为此她也承受了日军于1938、1939年的两次大轰炸及1940、1941年的侵占,基础设施遭受彻底破坏。此后,由于台海局势紧张、10年前线、10年内乱、10年军事禁地,“铜雀春深锁二乔”,三都澳这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从此封闭于东海之滨。
  岁月的丰碑记载着三都澳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幻。回顾三都澳的这一页历史,有过战争与和平,也有过辉煌与衰败,但始终不变的是三都澳的独特风韵和神奇魅力,无时不在牵动着世人关注的目光。早在近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時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就把三都澳载入《建国方略》,誉为“世界不多、中国仅有”,并预言三都澳可建成东方大港。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教授曾写过文章披露,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也想在中国沿海港口中找一个据点。当时美国一个海军将领到三都澳考察,被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条件深深吸引了,他声言,“谁控制这个港湾,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太平洋;美国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会成为美国湖。”1927年末和1962年末,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两度来到三都澳,并在1962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1982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考察过三都澳,1983年10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同志亦考察过三都澳,都对三都澳给予很高的评价。1988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伟长在考察三都澳时欣然题词:“群山抱三都,风兴六级浪不扬;荷叶守澳口,水深百米港尽良。”历史的车轮驶进了2l世纪,200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蒋正华来到三都澳考察,同样为三都澳富集的港口资源由衷赞叹,留下了“宁德港口甲天下”的称赞,并挥毫题词“港阔水深、微波不掀、碧海万顷、良港如云”。
  事实上,三都澳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注定这个神奇的港湾必将造福于世人。首先,从区位条件看,三都澳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中部,居福州港和北仑港两个开放大港之间。海上北距温州145海里,上海390海里;南至福州66海里,广州黄浦561海里;东至台湾基隆港145海里,是我国南北海运和诸多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与东南亚各国距离适中,与港澳较近,与台湾一水之隔。在空间上三都澳则是江西、湖南、安徽、湖北等中部内陆省份最近的出海口,随着陆域交通的改善其将成为这些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其次,从自然条件看,三都澳拥有水域面积731平方公里,其中10米以上的深度水域173平方公里,是浙江北仑港的26倍,荷兰鹿特丹港的8倍;深水岸线80.8公里,是北仑港的5倍,可建万吨级至20万吨级泊位112个,是目前国内建设大型深水泊位最理想的港址;主航道水深30-115米,50万吨级巨轮可全天候进港,且口小腹大,避风条件好,符合世界航运船舶大型化、航道深水化的趋势。第三,从配套资源条件看,三都澳内拥有条件良好的临港沿岸开发腹地和丰富的非金属矿石、海洋渔业、淡水、水能和旅游资源,水资源总量约150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25万千瓦,现有中小水电站和正在开发的装机容量近200万千瓦,目前在建的还有第一期装机240万千瓦的大唐宁德火电厂,将于2005年底陆续投产,能为港口及临港产业用电提供保证。特别是临海7550万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可为大型临港工业项目和港口建设用地提供宽阔的陆域空间。因此,考察过三都澳的国内外港航专家一致认为,三都澳条件之优越,可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港口相媲美,尤其是依托丰富的岸线、陆域和滩涂资源,三都澳沿岸是布局能源、钢铁、石化、船舶修造、重型机械等临海重化型产业项目的理想选址。
  当前,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的崛起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到来,封闭近半个世纪的三都澳正迎来历史性的建设发展机遇。特别是今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宁德位于福建东大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福建省规划建设的四大港口之一。宁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兴港口城市,并作出“以港兴市”的决策部署,这必将给仍处于未实质性开发的三都澳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目前,宁德正按照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三都澳开发建设,推动宁德新兴港口城市迅速崛起。一是以科学规划指导港口开发。高起点编制港口发展总体规划,做好港界、渔业区、生态保护区、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等规划,合理确定港口岸线、工业岸线、生态岸线和居民生活岸线,切实保护好岸线后方陆地资源,为港口陆续开发提供足够的用地空间。总的目标是:近期通过开发使三都澳成为福建省重要的综合性深水港,远期建成我国沿海特大型深水港。二是以快捷通道建设拓展经济腹地。按照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发展“西进东出、北接南联”的水、公、铁等衔接配套的现代陆海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建设温福铁路,争取“十一五”前期开工建设宁德通往江西上饶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宁德通往浙江泰顺连接金丽温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通古田、屏南接江西杨源的高速公路,并争取建设宁德经江西连接京九大动脉的铁路,延伸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腹地。同时加快环三都澳港口群建设,配套完善各港区后方疏港路网,发挥港口与交通大干线的联动效应,使三都澳经济腹地延伸至中部内陆省份。三是以临海产业发展支撑港口经济。大力发展水产、临海工业、港口运输、滨海旅游、海洋高新技术等五大临海产业。重点发展临海重化工业,以环三都澳地带为重点,根据各港区的功能和特点,在城澳、漳湾、溪南、赛江两岸、沙埕等临海板块,加快引进一批重化工业项目或物流中转项目,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关联紧密、协调发展的港口经济和I临海工业区,逐步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物资存储、石化中下游产品工业、钢铁工业、船舶修造工业、能源供应和物流配送基地。四是以港口开发带动中心城市发展。按照“一城、二岛、二区、五港”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向海、临海、跨海”三步走的发展步骤,加快推进宁德中心城市“东扩面海、北展南移”,逐步实现城市与港口的连接,使港口发展能以中心城市为据点、腹地经济为依托,形成港城互动的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建设环三都澳海湾城市。
  “开发三都澳、振兴宁德市”,这是三百多万宁德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可以预见,乘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兴港口城市的强劲东风。三都澳必将展翅腾飞,谱写辉煌的篇章!
   (作者系宁德市人民政府市长)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大规模数据库的综合性数据挖掘技术。鉴于大规模数据库拥有庞大的数据和信息量,本文在传统的数据挖掘算法基础上使用了一些优化算法,如快速Apriori算法、Bir
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目前是全球性的难题。根据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有效发展模式。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也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是根据不同的客观情况和发展阶段,我们在选择发展模式时,还是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晋城的客观实际,我们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地区解决环境与资
<中国城市经济>:谈到龙岩,人们自然会想到古田会议、永定土楼、"客家首府"--汀州城.事实上龙岩所蕴藏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些.如果将龙岩的魅力浓缩成"名片",您必定要亮出的将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以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为主的燃料油消费迅速增加,国内石油资源和生产满足不了需求,大量依靠石油进口,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主要问题。  依托国内可靠资源的供应体系,开发廉价、清洁的车用替代燃料,是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清洁的根本途径。汽车的主要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柴油和汽油。作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研究中的重大和紧迫的课题,必须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