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模式与施氮量互作对水稻茎蘖产量形成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水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及其互作对水稻根系形态、茎蘖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绿色生产及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两优287为材料,设置浸润式灌溉(W1)、常规灌溉(W2)和淹水灌溉(W3)三种灌水模式,不施氮(N0,0 kg/hm^(2))、常规施氮(N1,165.0 kg/hm^(2))和高氮(N2,247.5 kg/hm^(2))三个氮肥用量共9个处理。在水稻关键生育期取样,测定根系形态和活力、茎蘖动态、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研究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及其互作对水稻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
通过对油菜苗情开展监测调查,可以掌握油菜不同品种、不同生育阶段的长势以及恶劣天气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并制定科学的田管措施。该文阐述了开展油菜苗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
目的探究不同自酸蚀粘接剂在上颌恒切牙冠折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91例因牙外伤导致上颌恒切牙冠大面积损伤并要求直接树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建立了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及权重分别为基本职业素养(24.07%)、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视觉障碍、耳鸣、眩晕、行走不稳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