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子宫切除的三种手术途径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全子宫切除术三种手术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三种手术途径全子宫切除术病例共3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50例(TAH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120例(TVH组),腹腔镜辅助阴道全子宫切除术100例(LAVH组),比较三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等.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TAH组为(78±28)min,明显短于TVH组(102±35)min及LAVH组(119±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TAH组为(53±29)ml,明显少于TVH组(110±35)ml及LAVH组(93±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TAH组为(42±7)h,明显迟于TVH组(23±5)h及LAVH组(25±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术后住院天数TAH组为(8.9±1.1)d,明显多于TVH组(5.7±2.4)d及LAVH组(6.3±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费用LAVH组为(7 273±938)元,明显高于TAH组(5 594±308)元及TVH组(5 450±16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副损伤及术后病率三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途径子宫全切除术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不能相互替代,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及经济状况、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及医院的技术条件等综合考虑。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明确151例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提示高风险的病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高通量测序NIPS提示胎儿13、18、21、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以及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是三种急性传染病,对人体危害很大,特别是对婴幼儿和10岁以下儿童危害尤甚,可造成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甚至死亡.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联合
期刊
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不仅包括典型的动作或姿势性震颤,还包括一些非运动症状如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及嗅觉障碍等。ET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约60%的患者有家族史。遗传因素在ET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者已在ET患病家系中定位了ETM 1~3共3个区间。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ET致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