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清皮质醇水平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早期干预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y11011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和布洛芬在低血清皮质醇水平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早期干预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生后24 h内收入本院并确诊为非症状性PDA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入院血清皮质醇水平(150 μg/L为截段值)分为皮质醇水平低下组和正常组,前组再按区组随机化分为无干预组、布洛芬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氢化可的松联合布洛芬干预组,后组随机分为无干预组和布洛芬干预组,在生后24~48 h内给予相应处理,治疗结束后复查心脏彩超并再次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随访至出院。

结果

共纳入皮质醇水平低下组91例,其中无干预组25例,布洛芬干预组23例,氢化可的松干预组22例,联合干预组21例;皮质醇水平正常组53例,其中无干预组26例,布洛芬干预组27例。皮质醇水平低下组中,联合干预组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关闭率(81.0%)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单独使用氢化可的松未显著增加关闭率;皮质醇水平正常组中,早期干预组动脉导管关闭率明显增加(74.1%比50.0%,P<0.05)。各组间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到早期干预组生后7 d内光疗总天数及呼吸暂停、心肌损害、喂养不耐受、颅内出血等发生率下降。

结论

出生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下的早产儿早期氢化可的松联合布洛芬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动脉导管关闭率,降低导管持续开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应用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 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有关早期应用大剂量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2月,纳入研究对象为胎龄<
目的探讨微小RNA-20a(microRNA-20a,miR-20a)在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A549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首先将miR-20a类似物(mimic)/抑制剂(inhibitor)转染至A549细胞,再用脂多糖共同刺激24 h后,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8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和IL-8蛋白
目的探讨预防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手术策略。方法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480例腹股沟疝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0例,根据疝环大小及脐内侧襞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疝环直径≤1.5 cm,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疝环直径>1.5 cm,若疝同侧脐内侧襞明显,则行疝囊高位结扎+脐内侧襞缝合覆盖内环口,若脐内侧襞不明显,则行双重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240例,全部行腹腔镜单纯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