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铝镍介孔催化材料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形成机理

来源 :无机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二水磷酸二氢钠、六水氯化铝与六水氯化镍的固相反应直接合成了磷酸铝镍(NiAlPO)介孔材料。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N2脱附-吸附、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了物相与表面织构表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材料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探讨了磷酸铝镍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镍已进入了磷酸铝骨架,镍的含量为5.15wt%;所得介孔材料呈蠕虫状、无定形的六面体结构;其BET比表面积为157.3m^2·g^-1,孔径分布中心为3.65和5.3nm。
其他文献
通过对Me(Fe^2+,Ni^2+,Cu^2+,Zn^2+)-NaHCO3-NH3-H2O体系以及Me-NaOH-NaHCO3-H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得到各金属离子总浓度Cmc与pH值的关系,确定了2种体系的完全共沉淀区域。热力学分析结
采用有机一有机自组装法和化学活化法相结合,制备了分级孔炭电极材料(HPC)。氮气静态吸附测试表明,化学活化使介孔炭的孔壁上产生了大量的微孔,从而使其比表面积大大增加。与以硬
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快速合成了水溶性铈铽共惨杂氟化镧纳米晶体。这种荧光纳米晶体直径只有14nm,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在活体干细胞中显示出很强的荧光。结果表明这种铈铽共
合成了水溶性硒化镉(CdSe)量子点,利用组装技术和静电吸附作用,将带正电荷的血红蛋白fHb)和带负电荷的CdSe量子点层层组装到壳聚糖(chit)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基于{Hb/CdSe}。多
首次采用多元醇的方法合成了GdPO4:Eu^3+和GdPO4:Ce^3+,Tb^3+纳米晶,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及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对产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个新的Tutton盐Na2[Co(H2O)6](SO4)2。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6185(2)nm,b
在无氧环境下热解具有一定图样的SU-8光刻胶,成功地制备高度有序的碳微米网薄膜(CMNFs)。TEM和SAED结构特性测试表明该CMNFs为晶态和无定形碳混合相。CMNFs薄膜首次放电容量可达
以SiO2为载体,研究反应物种类和浓度对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NiO粒子的影响。首先采用滴定法测定了各个反应物在载体表面的吸附过程,利用TEM、XRD分析,对比了不同反应物制备得到
固相法合成了不同铝、钴配比的纳米α-Ni0.8CoAl0.2-x(OH)2.2-α-0.5y(CO3)y·xH2O。采用XRD、FTIR、SEM、CT和恒电流充放电等对其组成、晶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