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与李冰冰的患难姐妹情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u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妹妹引导下的演艺路
  李冰冰,1973年出生在东北五常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从小学习成绩不好,非常羡慕在年级排名第一的妹妹。
  李雪比李冰冰小两岁,被父母认为更有可能考上大学。于是,父母让大女儿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比如在周末,李冰冰需要把家里的所有衣服洗好。这些经历赐予了李冰冰丰富的生活技能,若干年后,她在电视剧《野丫头》中出演农村女孩搓苞米,演得非常熟练,让导演感到十分意外。
  


  从鸡西师范学校毕业后,李冰冰成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不久,20岁的她收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却将家长推到了艰难的选择困境。
  当时,母亲在病了多年后进行了手术,花了近3万块钱,家里陷入经济困境。母亲患的是一种瓣膜的心脏病,需要在手术中更换两个已经坏掉的瓣膜。因为贫穷,家里只能支付起一个瓣膜的费用,因而导致母亲的手术不够彻底。为了确保血液能顺利流过仍有一个瓣膜损坏的心脏,母亲每天需要服用一种可以稀释血液浓度的药物,而过于稀释的血液又使她的凝血功能发生问题,所以一旦遭遇物体撞击,她的身体便会立刻出现一大块淤青。
  李冰冰决定放弃上大学,可正上高中的李雪说:“就算我退学,也一定要让姐姐去上学。”父母被她说动了。李冰冰去上海那天,李雪递给她一张纸条:“姐,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
  李冰冰带了7600元来到了上海,这钱本来是家里备着给妹妹上大学用的。在上戏读书的4年里,忙碌的李冰冰只回过一次家,因为经常有电影厂、电视台、各大广告公司来表演系找学员去演出。李冰冰对各种各样的广告来者不拒,因为这样赚钱快。
  入学第二个月,李冰冰便接拍了刚刚开通的徐家汇地铁的电视广告。“广告商出的价格太低,请不到高年级的同学,所以就找到了刚刚入学的我。”她赚了800元钱,全部寄给了家里。
  到了大二,李冰冰已经成了全班赚钱最多的同学。当时,李冰冰和任泉拍了“玉兰油”一条26万元的广告,让班里所有的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任泉告诉李冰冰:“你知道你为什么有那么多广告机会吗?因为你给人的感觉很质朴,现在质朴的女孩太少了。”
  拍摄食品广告时,别人会送来很多产品,李冰冰一直攒着这些零食寄给李雪,从没有保质期这个概念。李雪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心里特难受:“姐不断托老乡给我往家运当时北方小镇上根本买不到的康元饼干和费列罗巧克力。那段时间我真的把巧克力吃够了,从此我再也不吃任何巧克力。”
  一年后,李雪参加高考。父亲希望二女儿能考到一个离姐姐很近的城市,因此,李雪的高考志愿报了浙江广播传媒学院的新闻专业。由于李冰冰拍戏非常忙碌,当妹妹在上海下火车准备倒车去杭州时,她并没有时间去车站接送。一直到剧组放假时,她才有时间到杭州看望妹妹。放假前,剧组为演员发了一箱梨,大家把梨都留给了李冰冰,她便把梨塞进一个大包里,把双肩背塞得都要爆炸了,然后背到杭州带给李雪。
  在大学宿舍里,李冰冰帮妹妹在床头围起了一圈铁丝,把帘子挂在铁丝上,为妹妹搭起一个私密的个人空间。李雪记得当时李冰冰坐上三轮车离开时,两人依依不舍,就像“十八相送”。
  姐妹两人都在1997年毕业。李冰冰想留在上海找份工作,可她的想法遭到妹妹的否定:作为一名艺人,北京的文化氛围要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强,那里才有更广阔的空间。李雪的话给李冰冰鼓足了劲,她来到了北京实验话剧团。
  李雪在浙江省交通厅所属的《浙江交通报》工作,后来把父母的户籍从东北迁到了杭州。妹妹负责照顾父母,姐姐负责赚钱养家,这样的安排很合适。
  最苛刻的经纪人
  起初因为低调,李冰冰演艺事业的发展并不顺利。李雪并不着急,坚持让李冰冰用作品说话,用细水长流、以柔克刚的耐力,赢得长久的关注和尊重。在妹妹的鼓励和引导下,李冰冰接的戏渐渐多了起来,出演了电视剧《战国传奇》《商秧传奇》《风生水起》等。
  做了3年记者后,李雪厌倦了这种工作,觉得自己应该去北京帮姐姐做些什么。李冰冰并不支持妹妹来帮助自己:“她来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字,就是‘疼’,觉得我给家里添了好大的麻烦。”
  2001年,李雪来到北京。这个上小学当大队长、上中学当团支书、上大学当文艺部长的女孩子,身上有一种强大的自信与骄傲,她把事业的重心放到姐姐身上。那时李冰冰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播出后刚刚有了些名气,走在街上,好多人都认识她、叫她的名字。她心里对“演员”这两个字发生了改观,觉得有名气才是演员。
  李雪比李冰冰更有野心,当时界内有“四小花旦”的说法: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李雪说:“我觉得姐姐应该跟她们站在一起,我要跟她一起努力。”李雪觉得当时中国最火的女演员是赵薇,便买来报刊亭上所有印着赵薇封面的杂志,按照上面印着的编辑部电话一个一个打过去,希望编辑也能够让李冰冰登上封面,可她收到的都是拒绝。
  《少年张三丰》播出后,李雪向广告客户推荐李冰冰,对方觉得李冰冰太冷了。李雪特意拿出一张姐姐微笑的照片:“你看她笑得多灿烂。”客户说,李冰冰连笑起来都是冷的。
  2002年年底,贺岁片《老鼠爱上猫》来沪宣传,主演刘德华和张柏芝以及女二号李冰冰同时出席。在首映式上,工作人员拿出手印模板请明星按手印。李冰冰兴致勃勃地举起双手刚想按下去,对方却忽然抽回模板,嘴里说“不是你”,转身笑着把模板递向刘天王。
  冯小刚曾有一段讲述:“忘了是哪一届的金鸡奖,李冰冰是最佳女配角提名。领奖前很多相关人士透露消息给她,说她能得奖,这傻丫头就信以为真了。待宣布名单不是她时,她居然当场就哭了,毫不掩饰委屈和对获奖的在乎。有人说她太幼稚、没有城府,可我却通过这件事觉得她挺可爱。”   《大明宫词》捧红了周迅,但“安乐公主”李冰冰还是不温不火。拍完戏后,李冰冰准备去香港好好放松一下,结果刚下飞机就接到了李雪的电话,让她回来演《过年回家》中的女警察。李冰冰不耐烦地说不想演,李雪把她臭骂了一顿:“想轻松的话,不如嫁老公抱孩子,还当什么演员啊!”就这样,李雪硬是把姐姐骂回了北京。通过这部戏,李雪结识了“华谊兄弟”的高层,成为华谊的经纪人。从此,姐姐做艺人、妹妹做经纪人,姐俩结成了黄金搭档。
  《云水谣》是李雪帮姐姐争取来的。刚开始李冰冰不肯接这部戏,她当时身体不好,也知道拍尹力导演的戏很苦。李雪看完剧本,了解到整个创作班底和制作的情况后,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她对姐姐说:“你想不想上我都给你接了,咬咬牙,什么苦都能扛过来。”2007年,李冰冰凭借《云水谣》获得华表奖影后。上台领奖时,她流着泪说:“从台下到台上,只要1分钟。但为了这1分钟,我努力了10年。”这一刻,坐在台下的李雪也是热泪盈眶……
  长期接戏让李冰冰不堪重负,更没有精力打点生活,公寓里常常乱七八糟的。李雪一有空闲就帮姐姐收拾房间,把脏衣服洗好叠整齐再放到衣柜里。有一次,李冰冰胃疼,李雪深夜跑去买药。姐姐吃完药,李雪又到厨房煮了一碗面条,让姐姐吃了再睡:“胃里没东西,会更疼。”
  花开两朵各自灿烂
  《雪花秘扇》为李冰冰带来了好运,随后她又接下了《生化危机5》与GUCCI的代言,她成为表现最抢眼的亚洲女演员之一。
  多年来,李冰冰的形象是“三好学生”和“娱乐圈劳模”。但是有一年,网络有人"黑"她:什么雇水军使手段和舒淇争代言;什么李冰冰已经结婚,有个10岁的儿子……
  戛纳电影节归来,有报道称“李冰冰被问看到范冰冰戛纳礼服的感受时说:‘我认为只要穿着得体就好,不需要太夸张’”,据此认为“李暗讽范”。这一次,李冰冰觉得媒体太过分了。李雪以工作室的名义,发微博否认李冰冰暗讽过范冰冰。李冰冰起草声明,从容回应:“记得小范曾经说过:万箭穿心,习惯就好。”李雪安慰姐姐:“你跟小范从1999年开始一起拍戏,这么多年来是一起成长的。现在,却被大家妖魔成你们之间水火不容。回头想想,这些都是做明星要付出的代价。”因为有妹妹给的那点阳光,李冰冰觉得世界又灿烂了起来。
  2011年,李雪与一位商人结婚了。当时,由李冰冰担纲主演的《雪花秘扇》在美国上映,她应邀录制了4档脱口秀节目。李雪为了帮姐姐安排好所有行程,忙得没有休过一天婚假。
  这年7月,李雪临盆,在进产房的前一天,她敲定了电影《我愿意》的全部合同细节,与剧组签约之后才收拾东西去医院。
  孩子的诞生改变了李雪对人生的看法:“之前我并不认为没有孩子人生是有缺陷的,但现在一有机会我就劝朋友们要早点结婚。”李冰冰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当我看到她的孩子,我没觉得那是她的,就觉得那是我的。我可以用生命来疼他,我的一切都是他的,今天我可以为他去死都没有问题。”
  2014年电影《变形金刚4》的公映,让李冰冰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明星,她还因此成为国际“品牌新宠”,众多欧美商家纷纷请其代言:万宝龙、欧莱雅、GUCCI、阿迪达斯等。
  李冰冰对妹妹充满感激,她在微博里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妹,这么多年姐一直想对你说些感谢的话。我很少进入你的世界去感受你,有多少压力是你独自在承担、有多少艰难和伤害是你为了保护我而一个人扛起?这么多年,从我最初只是无名小辈开始,你就陪着我。为了让我显得体面,总是你拎着包,拿所有的行李,安排行程,沟通所有的事情。人家不许我带化妆师、服装师,你就帮我化妆、卷头发,到处淘衣服。一路磕绊地走过来,正因为有你的帮助,我才可以不骄不躁只知感恩地走到今天……”
  编辑 魏光
其他文献
漂泊的“铁榔头”回家,  病中父女同坚强   2009年9月,在美国执教的郎平,接受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的邀请,出任主教练。随后,她从纽约返回北京,结束了20多年的漂泊生涯。此时,郎平的父亲郎家骅77岁,母亲76岁。这么多年来,老两口与郎平聚少离多。   只要女儿在身边,郎家骅就格外激动,感觉空气都是甜的。尽管腿脚不灵便,他和老伴却坚持下厨,做她最爱吃的京酱肉丝、菠萝咕咾肉;他们的作息规律也发生了改
期刊
清华“姐妹淘”辞职创业  2014 年2月,28岁的蒋抒洁怀孕了。她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获得过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毕业后,她供职于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A.T. Kearney,每月都飞出国门,入住世界各地的五星级酒店,拿着几十万元年薪。即使在怀孕期间,她也常常拖着行李箱在几个城市间奔波,淡定从容地与客户们讨论业务流程。  2014年12月,女儿的呱呱坠地,让这个意气风发的白领女性变得灰头土
期刊
“退休综合征”提前来袭  2014年4月27日,是敬一丹59岁生日。王梓木给妻子送百合花,下厨煮长寿面,晚上陪她看电影。敬一丹吹灭一支支红烛,突然一阵伤感:明天自己就跨入60岁门槛,退休进入了倒计时。她想起一句诗:“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岁月的凌迟之刀,不知何时一刀刀削去了自己的青春美丽,徒留下皱纹、迟暮与伤怀。  只吃了几口长寿面,敬一丹就离开餐桌,闷坐沙发伤神。王梓木拿起车钥匙,招
期刊
像植物一样生长,而不是成长  2012年6月的一个夜晚,宁远结束加班,拿着手袋匆匆从四川电视台大楼里走出来时又累又饿,她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像一个梦。正当她在路边伸手打车时,突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热心的路人把宁远送到医院。第二天,当宁远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挂葡萄糖水。手机里,打来的电话和发来的短信此起彼伏,领导和同事们催得十万火急:“你是主持人,你要是不来节目就没法做了!”  宁远觉得自己
期刊
我曾经对自己的身体非常自豪。我很少生病,不太需要看医生。虽然我做统计数学出身,但我认为自己是特例,人人都生病,就我不生。等到病例诊断出来,我才知道,我的肚子里有小鸡蛋大的20多个肿瘤,被诊断为淋巴癌四期。  我那时确实非常沮丧,觉得在过一种非人的生活。接着,我马上想到自己的遗嘱还没有立。在台湾,立遗嘱很麻烦,要手写4份遗嘱,每份长达6页,还要填写各种证件号码。一个刚发现自己得了癌症的人,还不得不在
期刊
一位中国爸爸因为给10岁女儿洗澡而被美国警察击毙的事件,引起海内外华人的强烈反响。这个悲剧不仅反映了中美国情的不同,也直接涉及了美国孩子的隐私问题。或许国内的人并不完全了解——保护隐私,是美国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具体来说,美国孩子有三大隐私,家长和老师必须时刻牢记:   学习成绩的隐私。无论成绩是优是劣,任何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属于隐私范畴,学校和家长对此都有保护的义务。比如中小学老师
期刊
情路坎坷,“媚”力依旧  周海媚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18岁那年参加了港姐选美大赛。她从小眼睛就近视,一直戴着厚厚的黑边框眼镜。当为了选美取下眼镜照了一组艺术照之后,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照片里那个漂亮的女孩真的是自己吗?  父亲告诉她,参加选美并不是要她一鸣惊人,每个女孩只拥有一次十八岁,一定要在最好的年纪留下最美的纪念。周海媚凭借清纯甜美的外貌和高挑的身材成为准决赛中的大热候选人,可惜的
期刊
宁财神曾经调侃男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对于女人的别样追求:   “少年时,想碰到一个聂小倩,拼了性命爱一场,天亮前带着她的魂魄远走他乡。青年时,想碰到一个白素贞,家大业大,要啥有啥,吃完软饭一抹嘴,还有人负责把她关进雷峰塔。中年时,想要一个田螺姑娘,温婉可人,红袖添香,半夜写累了,让她变回原形,加干辣椒、花椒、姜、蒜片爆炒,淋入香油,起锅装盘。”   生活的现实可不是这样。   少年时,你拼了性命爱一场
期刊
18岁,父亲将我“扫地出门”  2001年6月30日,是我18岁的生日。父亲说送了我一辆奥迪A6,我赶紧奔下楼观看新车,却发现方向盘上还搁着一盒安全套。郑渊洁笑呵呵地对我说:“这是你长大的纪念。我希望将来有一个孙子,就连孩子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郑渊洁。”我只顾兴冲冲地捣鼓着新车,没理他的话茬儿。  郑渊洁接着正经八百地说:“从明天起,你就不能向我要钱了,住在家里就得交房租、水电费、伙食费,咱俩出
期刊
周末傍晚,我还没下班,就接到了老婆的电话——她和两个闺蜜已经到了机场,快安检了,两个小时后到厦门,儿子送到老妈那了,她给我放一周的单身假。我苦着脸,到底谁给谁放假呢?老婆去旅行,我又得独守空房吃外卖了。   老婆的微博更新很快,我那几天没事就上微博关注她的消息,她不是在鼓浪屿散步,就是在品尝小吃。看得出老婆很开心很充实,我在她的微博下面评论:“悠着点,别乐不思蜀,家里还有老公和儿子呢!”老婆回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