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实验课教学;预习;观察;操作;
概括;总结;记录;写报告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B)—0060—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学生实验是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辅助的教学环节,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教会并培养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生动、直接、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若教师组织不好,实验课也往往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应当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指导学生预习实验
化学实验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还要使其学会怎样获得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实验目的的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在做实验时,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心中有数,并保持良好的实验秩序。一般说来,教师在实验前二至三天就应针对实验内容,设计若干思考题,让学生按实验内容和课本知识进行预习。
例如,在做中和滴定实验前,我布置了如下几个思考题:
⑴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仪器和药品?
⑵滴定管有几种?如何使用?
⑶酸式滴定管能否用来盛装碱液?为什么?
⑷如何选择指示剂?如何判断滴定终点?
⑸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滴定结果会怎样?
⑹在中和滴定中要记录哪些数据?可能造成数据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⑺简要总结该实验的步骤。
由于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了上述思考题,对实验的目的、性质、内容、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实验成功的关键都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实验课进行得非常顺利。
二、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及正确操作
在实验课中,观察现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学会善于观察。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等。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例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射而容易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这时,教师就应提醒学生全面观察每一个现象。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还要巡回检查,及时纠正学生操作的不当之处,对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更要当众演示,教会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概括、总结
如在验证镀锌铁和镀锡铁电化腐蚀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一块铁片刻划后,滴一滴氯化钠溶液,再滴一滴赤血盐溶液,仍为黄色;另一块铁片同样操作,却生成蓝色沉淀。据此现象,我让学生分析哪块是镀锌铁,哪块是镀锡铁。然后,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两块铁片的现象不同?它们的原电池电极反应怎样?哪种铁更耐腐蚀?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四、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写实验报告
进行实验记录和写实验报告是记录实验过程和反映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更是训练学生实验能力、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1)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务必真实;(2)实验数据的处理要科学,实验报告要严谨。对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的同学,教师还要帮助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努力,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化学学生实验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概括;总结;记录;写报告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B)—0060—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学生实验是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辅助的教学环节,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教会并培养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生动、直接、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若教师组织不好,实验课也往往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应当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指导学生预习实验
化学实验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还要使其学会怎样获得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实验目的的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在做实验时,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心中有数,并保持良好的实验秩序。一般说来,教师在实验前二至三天就应针对实验内容,设计若干思考题,让学生按实验内容和课本知识进行预习。
例如,在做中和滴定实验前,我布置了如下几个思考题:
⑴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仪器和药品?
⑵滴定管有几种?如何使用?
⑶酸式滴定管能否用来盛装碱液?为什么?
⑷如何选择指示剂?如何判断滴定终点?
⑸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滴定结果会怎样?
⑹在中和滴定中要记录哪些数据?可能造成数据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⑺简要总结该实验的步骤。
由于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了上述思考题,对实验的目的、性质、内容、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实验成功的关键都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实验课进行得非常顺利。
二、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及正确操作
在实验课中,观察现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学会善于观察。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等。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例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射而容易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这时,教师就应提醒学生全面观察每一个现象。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还要巡回检查,及时纠正学生操作的不当之处,对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更要当众演示,教会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概括、总结
如在验证镀锌铁和镀锡铁电化腐蚀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一块铁片刻划后,滴一滴氯化钠溶液,再滴一滴赤血盐溶液,仍为黄色;另一块铁片同样操作,却生成蓝色沉淀。据此现象,我让学生分析哪块是镀锌铁,哪块是镀锡铁。然后,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两块铁片的现象不同?它们的原电池电极反应怎样?哪种铁更耐腐蚀?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四、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写实验报告
进行实验记录和写实验报告是记录实验过程和反映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更是训练学生实验能力、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1)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务必真实;(2)实验数据的处理要科学,实验报告要严谨。对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的同学,教师还要帮助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努力,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化学学生实验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