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路工程作为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重要的工程之一,是公路网络不断延伸和持续扩展的基础,公路工程建设中复杂的地理条件和地质情况会产生对道路工程的施工与功能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各类公路工程问题的发生,将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作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是保证公路质量,并且保障人民生产安全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
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公路质量问题也比较多,路基变形、下沉、边坡下滑、等病害的产生比较普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年限,同时也对公路中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威胁。
一、关于边坡的治理措施
公路工程边坡是根据天然坡度和人工开凿而形成的结构形式,边坡对于公路工程整体影响较大,特别是边坡出现变形或失稳等病害时会对路基路面的基岩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出现拥挤、堆积、危岩等问题,造成路基路面倾斜、变形,进而产生路基路面的次生病害,形成对公路工程的各种威胁。
当公路工程边坡出現病害时应该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针对公路工程边坡病害的种类进行防护,这是降低对路基路面影响的重要措施。在治理公路工程边坡变形和失稳过程中,要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和方法,对公路工程边坡存在的不良结构和松软地质进行加固和防护,抑制公路工程变形和失稳的趋势,以实现对路基路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实际山区公路工程施工中,应该选择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既要预防公路工程边坡的崩塌和落石,又要防范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可以采用锚杆、锚索、抗滑桩、挡土墙等结构进行防护,也可以采用降低公路工程坡度,钻孔灌浆等方式进程加强,使公路工程边坡的结构得到稳定,降低公路工程边坡变形和滑移的条件和可能。
防止边坡下滑的产生就是要在边坡部位做好防护性措施。
首先,在可能出现边坡下滑的地方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灌浆等措施,从而对边坡下滑的现象进行防范。公路建设过程中采用边坡柔性防护措施,在公路边坡采用植物性防护措施。
其次,为了有效的减少雨水等对边坡的冲刷,可以在公路边坡种植植物,不仅可以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公路的周边环境进行绿化。
最后,是工程性防护措施,在一些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地方,不能利用植物进行防护,就可以通过人工来建造防护墙和砌石防护栏等工程来对边坡进行防护,防止公路边坡下滑,从而引发公路路基路面病害。
二、公路工程岩溶区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
对岩溶地区的公路病害进行治理是比较复杂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最为主要的就是需要清楚岩溶的规律,包括发展规律以及分布规律等,按照其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1、对于有岩溶水地区的治理。
有岩溶水地区,需要进行疏导。如果处于路基上方,可以采取排水沟的方式将岩溶水排放到外面;如果处于路基下方,可以在路基底部设置一些沟,便于集水,最终将水排到路基外面;如果需要保持洞内流水的畅通,可以设置排水通道,以便不影响流水的同时也不影响正常的施工。
2、对于无岩溶水的干溶洞的治理。
在洞的体积过大或者深度较深的情况下,应使用构造物等进行跨越;如果岩溶洞的体积小或者较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填埋的方式进行填平、填实。干溶洞的洞里情况不同,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都应考虑到加固。有的干溶洞洞顶位置的强度不够,如果强行建设公路,很容易给公路带来坍塌的隐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溶洞的顶部炸掉,然后进行填补或者直接采用构造物进行跨越;在对溶洞的围岩分级进行计算时,如果有危险系数的,要及时的给予加强措施;对于有的溶洞洞内体积大的,可以使工人在里面加固,反之,则采取钢筋和混凝土等实现直接跨越,尽可能避开可能遭破坏的区域。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洞的发展有明确的判断,如果是洞的体积在不断的扩大中,就需要直接采用构造物跨越,防止竣工以后,由于溶洞的不断扩大,给公路造成的损害,影响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反之,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处理,填充或者复合等。
三、关于采空地区的治理措施
1、做好采空区路基路面的处治
通过开挖回填、充填、桥跨和注浆等方式进行采空区路基路面的加强,开挖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回填是保证地基不受侵扰。充填是指采空区充填能有效地减小地表沉陷破坏程度。公路工程的充填材料对采空区路基路面的治理至关重要,有条件时采用水砂充填,能保证公路安全无损。采深不大时,可采用覆岩离层充填,加固采动覆岩破坏区,限制地表沉陷破坏。另外,为充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中,可以采用桥跨方案。而在煤层开采规模较大的采空区,则适宜采用注浆的方法,浆是指采空区上覆岩层在有条件时会出现离层,离层经历产生、发展、达到最大高度及最终离层闭合的移动过程。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不断建设,施工过程中也会经过一些采空区,这给工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处理好采空区的公路建设,能够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而采空区的治理措施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即路基的处治角度和协调开采的角度。
首先,在路基处治的角度讲,主要有四种措施。
第一,开挖回填,这种方案可以应用于路基的边坡;
第二,充填,公路路基下方采取充填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地表的沉陷和破坏的程度;
第三,桥跨,开采规模小且深度也较小的采空区可以实施这种方案;
第四,注浆,开采规模大且深度大于100米小于250米的地区可以采用注浆方案。如果深度大于250米,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其次,从协调开采的角度讲,可以采取四种措施。第一,调整路面接缝处的宽度,这样可使路面面板增强抗变形的功能;第二,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开采过深或者过厚的地表变形会出现连续的现象,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增强整个路面的抗变形能力;第三,合理分配开采时间,尽量避开较为寒冷的冬季季节,温度过低会影响路面的整体功能;第四,对一次开采的高度设置一定的限制范围,可以扩大开采面积,但是要注重协调。
2、做好开采协调工作
调整好路面板接缝的宽度,设置路面接缝可减少混凝土板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从而增加路面板能够适应各种变形能力。在设置“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方面,主要是对于采深与采厚比较大且地表变形连续时设置。在安排开采时间上,要使地表剧烈变形破坏期合理避开冬季低温期,从而使路面材料变形能够适应地表变形,达到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有效预防与治理作用。
3、加强路基强度的控制管理
压实度能反映出路基的强度,是提高公路路基稳定性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检测,确保压实度指标达到规定数值。因为填土层的厚度会受到压实度的直接影响,所以,需要保持每次松铺的厚度不超过30cm,严格控制好路基填筑的施工技术,保证路基有足够大的强度。
四、结束语
道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出现对整个公路的使用影响是非常大的,造成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产生的根源,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重点对这些环节加强控制。应该从公路工程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施工出发,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选择好公路工程的施工与防护方法,有效对路基路面的病害和问题进行治理,以技术和管理来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进程与质量,从而促进公路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锋.公路挡土墙施工技术及加固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
[2]蔡畅.浅析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探讨[J].华章,2009,12(07).
[3]张学伟.浅谈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0(23).
[4]陶川.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6).
【关键词】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
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公路质量问题也比较多,路基变形、下沉、边坡下滑、等病害的产生比较普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年限,同时也对公路中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威胁。
一、关于边坡的治理措施
公路工程边坡是根据天然坡度和人工开凿而形成的结构形式,边坡对于公路工程整体影响较大,特别是边坡出现变形或失稳等病害时会对路基路面的基岩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出现拥挤、堆积、危岩等问题,造成路基路面倾斜、变形,进而产生路基路面的次生病害,形成对公路工程的各种威胁。
当公路工程边坡出現病害时应该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针对公路工程边坡病害的种类进行防护,这是降低对路基路面影响的重要措施。在治理公路工程边坡变形和失稳过程中,要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和方法,对公路工程边坡存在的不良结构和松软地质进行加固和防护,抑制公路工程变形和失稳的趋势,以实现对路基路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实际山区公路工程施工中,应该选择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既要预防公路工程边坡的崩塌和落石,又要防范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可以采用锚杆、锚索、抗滑桩、挡土墙等结构进行防护,也可以采用降低公路工程坡度,钻孔灌浆等方式进程加强,使公路工程边坡的结构得到稳定,降低公路工程边坡变形和滑移的条件和可能。
防止边坡下滑的产生就是要在边坡部位做好防护性措施。
首先,在可能出现边坡下滑的地方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灌浆等措施,从而对边坡下滑的现象进行防范。公路建设过程中采用边坡柔性防护措施,在公路边坡采用植物性防护措施。
其次,为了有效的减少雨水等对边坡的冲刷,可以在公路边坡种植植物,不仅可以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公路的周边环境进行绿化。
最后,是工程性防护措施,在一些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地方,不能利用植物进行防护,就可以通过人工来建造防护墙和砌石防护栏等工程来对边坡进行防护,防止公路边坡下滑,从而引发公路路基路面病害。
二、公路工程岩溶区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
对岩溶地区的公路病害进行治理是比较复杂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最为主要的就是需要清楚岩溶的规律,包括发展规律以及分布规律等,按照其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1、对于有岩溶水地区的治理。
有岩溶水地区,需要进行疏导。如果处于路基上方,可以采取排水沟的方式将岩溶水排放到外面;如果处于路基下方,可以在路基底部设置一些沟,便于集水,最终将水排到路基外面;如果需要保持洞内流水的畅通,可以设置排水通道,以便不影响流水的同时也不影响正常的施工。
2、对于无岩溶水的干溶洞的治理。
在洞的体积过大或者深度较深的情况下,应使用构造物等进行跨越;如果岩溶洞的体积小或者较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填埋的方式进行填平、填实。干溶洞的洞里情况不同,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都应考虑到加固。有的干溶洞洞顶位置的强度不够,如果强行建设公路,很容易给公路带来坍塌的隐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溶洞的顶部炸掉,然后进行填补或者直接采用构造物进行跨越;在对溶洞的围岩分级进行计算时,如果有危险系数的,要及时的给予加强措施;对于有的溶洞洞内体积大的,可以使工人在里面加固,反之,则采取钢筋和混凝土等实现直接跨越,尽可能避开可能遭破坏的区域。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洞的发展有明确的判断,如果是洞的体积在不断的扩大中,就需要直接采用构造物跨越,防止竣工以后,由于溶洞的不断扩大,给公路造成的损害,影响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反之,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处理,填充或者复合等。
三、关于采空地区的治理措施
1、做好采空区路基路面的处治
通过开挖回填、充填、桥跨和注浆等方式进行采空区路基路面的加强,开挖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回填是保证地基不受侵扰。充填是指采空区充填能有效地减小地表沉陷破坏程度。公路工程的充填材料对采空区路基路面的治理至关重要,有条件时采用水砂充填,能保证公路安全无损。采深不大时,可采用覆岩离层充填,加固采动覆岩破坏区,限制地表沉陷破坏。另外,为充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中,可以采用桥跨方案。而在煤层开采规模较大的采空区,则适宜采用注浆的方法,浆是指采空区上覆岩层在有条件时会出现离层,离层经历产生、发展、达到最大高度及最终离层闭合的移动过程。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不断建设,施工过程中也会经过一些采空区,这给工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处理好采空区的公路建设,能够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而采空区的治理措施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即路基的处治角度和协调开采的角度。
首先,在路基处治的角度讲,主要有四种措施。
第一,开挖回填,这种方案可以应用于路基的边坡;
第二,充填,公路路基下方采取充填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地表的沉陷和破坏的程度;
第三,桥跨,开采规模小且深度也较小的采空区可以实施这种方案;
第四,注浆,开采规模大且深度大于100米小于250米的地区可以采用注浆方案。如果深度大于250米,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其次,从协调开采的角度讲,可以采取四种措施。第一,调整路面接缝处的宽度,这样可使路面面板增强抗变形的功能;第二,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开采过深或者过厚的地表变形会出现连续的现象,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增强整个路面的抗变形能力;第三,合理分配开采时间,尽量避开较为寒冷的冬季季节,温度过低会影响路面的整体功能;第四,对一次开采的高度设置一定的限制范围,可以扩大开采面积,但是要注重协调。
2、做好开采协调工作
调整好路面板接缝的宽度,设置路面接缝可减少混凝土板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从而增加路面板能够适应各种变形能力。在设置“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方面,主要是对于采深与采厚比较大且地表变形连续时设置。在安排开采时间上,要使地表剧烈变形破坏期合理避开冬季低温期,从而使路面材料变形能够适应地表变形,达到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有效预防与治理作用。
3、加强路基强度的控制管理
压实度能反映出路基的强度,是提高公路路基稳定性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检测,确保压实度指标达到规定数值。因为填土层的厚度会受到压实度的直接影响,所以,需要保持每次松铺的厚度不超过30cm,严格控制好路基填筑的施工技术,保证路基有足够大的强度。
四、结束语
道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出现对整个公路的使用影响是非常大的,造成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产生的根源,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重点对这些环节加强控制。应该从公路工程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施工出发,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选择好公路工程的施工与防护方法,有效对路基路面的病害和问题进行治理,以技术和管理来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进程与质量,从而促进公路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锋.公路挡土墙施工技术及加固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
[2]蔡畅.浅析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探讨[J].华章,2009,12(07).
[3]张学伟.浅谈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0(23).
[4]陶川.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