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全班与“病狼”共舞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my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一个重要理念界定。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什么才是学生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个性化的阅读?……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直到这节课,我对此才有所感悟。
  这节课教学的内容是《热爱生命》(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当教学进行到对文本中“他”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感悟时,我让全班学生分组讨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课堂上来回巡视,各个小组都在认真讨论小结,气氛较活跃,可坐在后排的王某某(该生是一名后进生)却坐在位子上“发呆”。我当时很气愤,真想严厉批评他一顿,可职业敏感告诉我:这其中也许有故事。于是,我压住怒火,俯身倾耳,问道:
  “王某某,你怎么没有参加小组讨论呀?”
  他见我这么一问,先是惊了一下,然后用手紧紧扯着衣角,满脸通红地从嘴边挤出一句:
  “老师,我不想讨论“他”,我想讨论“狼”。”
  他说话的声音极低,我当时没有听清楚,于是又让他大声地把问题重复了一遍。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刚才才说过,“病狼”是“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教师用书语),这有什么讨论的!肯定是上课没注意听讲,且听他说说看。
  “你为什么想讨论‘狼’?”
  王某某听我这么一问,原来无神的眼睛,顿时一亮,依然低声说道:
  “我认为‘病狼’很了不起,它也热爱自己的生命。”
  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感新奇,就接着又问:
  “你根据什么认为‘病狼’是了不起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老师听听吗?”
  听我这样说,他来了精神,说话的分贝也提高了许多:
  “课文中的这只‘狼’是一只生病的狼,它没有东西吃,所以身体很虚弱,即使这样,它也没有放弃生命,一心想吃掉人,只不过它最后被人咬死了,所以,我认为它了不起!”
  他说完之后,眼睛紧紧盯着我,闪亮闪亮的,似乎在说:老师,我讲的对吧?
  我看着他那等我表态的眼睛,又想着他的“高见”,一时竟让我难以决断,我灵机一动,对他说:
  “你这个想法很与众不同,老师想让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你的这个想法,你看怎样?”
  他见我这么一说,头点得种豆似的。于是,我组织了一下教学,让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全班同学说了一遍。他一说完,全班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激烈地讨论起来。这时,我发现平时很少参加小组讨论的他,这下居然在小组里滔滔不绝,俨然一个辩论家。
  我见讨论到了一定的程度,于是喊了暂停。下面是一些学生讨论后的发言:
  “我认为作者写‘病狼’就是为了写文中的主人公‘他’,因为对主人公生命造成最大威胁的就是‘病狼’,所以,作者是用‘病狼’来衬托出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
  “我认为王某某同学说的有道理,因为‘病狼’虽然是动物,但是它也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有病,也没有东西吃,但它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它一直与主人公对峙到生命的尽头。”
  “我认为作者写‘病狼’的目的还是为了写主人公‘他’,因为文章的主人公是‘他’这个人,而不是‘病狼’这个动物,‘他’最终战胜了‘病狼’,更能表现我们人的伟大,更能表现我们人对生命的热爱。”
  …… ……
  “我感觉刚才发言的同学都有道理,老师,你说呢?”一个学生突然向我发问。学生一下子把目光都投到了我的身上,特别是王某某,他的目光射过来,我浑身灼灼的。学生都在等待我这个他们心目中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权威”来裁决。
  我屏了一口气,说道:
  “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好,我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们把文章的主人公换成‘病狼’,大家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想想:‘病狼’能不能表现出‘热爱生命’这个中心?”
  经过激烈讨论,好多学生觉得“病狼”能表现出“热爱生命”这个中心。现把他们的理由综合整理如下:
  文中写到“他听到背后有一种吸鼻子的声音——仿佛喘不出气或者咳嗽的声音。”接着又写到“又听到了吸鼻子和咳嗽的声音”,通过写“病狼”的声音,文章暗示我们:这不是荒原上一只强壮的狼,而是一只有病的狼。这种暗示很快就被作者描写出来了,“那双尖耳朵并不像别的狼那样竖得笔挺;它的眼睛昏暗无光,布满血丝;脑袋好像无力地、苦恼地耷拉着。”可是,就是这只总是咳嗽的“病狼”,为了获取“他”这个人的生命,为了使自己能从生命的绝境中获得重生,竟然一路上一步步跛行,紧紧跟着“他”。于是,“一幕从来没有演出过的残酷的求生悲剧就开始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行着。”在他们相互对峙的过程中,“病狼”甚至虚弱到了连站都站不稳的地步,文章中写到“他”有一次从昏迷中被病狼喘息的声音惊醒,竟然看到了一个可笑的情景,“那只狼向后一跳,因为身体虚弱,一失足摔倒了。”可见,命运不仅对“他”这个人太残酷了,同样,也对这只“病狼”太残酷了。然而,“病狼”和“他”一样,尽管生命奄奄一息,但还是不情愿死,仍然反抗着死亡,一直反抗到生命的尽头。在最后的对决中,“病狼”依然“一呼一吸地喘着气”,“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在试探之后,“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可是,“他”也等了很久,最终,狼在无力的挣扎中,自己身体里那一小股暖和的液体被慢慢地流进了“他”的喉咙。因此,即使‘病狼’被‘他’咬死了,即使‘病狼’最终失去了生命,也不能掩盖‘病狼’对自己生命的热爱。
  我接着说:
  “那好,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他’和‘病狼’身上都有‘热爱生命’的精神,那么,在作者杰克·伦敦的心里,杰克·伦敦又是怎样看待‘他’这个人和‘病狼’这个动物的呢?”
  学生经我这么一提示,课堂上又掀起了讨论的热潮。不一会儿,许多学生跃跃欲试,争着要发言。下面摘录几位学生的发言:
  “老师,作者杰克·伦敦喜欢‘他’这个人,因为文中用了很多篇幅来写‘他’,而且写得很细致,就像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一样。而写‘病狼’就 没有这么多。”
  “文章中没有语句告诉我们作者杰克·伦敦到底喜欢谁,不能用写的字数多少来猜测作者的情感。”
  “我认为文章第21段中有一个词暗示了作者
   杰克·伦敦对‘他’这个人和‘病狼’这个动物的认识,这个词就是‘生灵’。在作者杰克·伦敦的眼中,不管是作为人的‘他’,还是作为动物的‘病狼’,他们都是伟大的生命,他们都热爱生命。”
  …… ……
  道理应该是愈辩愈明,经过这样的讨论,大部分学生同意了王某某对‘病狼’的看法,还有很多同学对王某某竖起了大拇指。于是,我也趁机向同学们提议,给王某某以热烈的掌声。鼓掌时,我瞥了王某某一眼,发现他眼睛亮亮的,一脸成就感。
  看着学生那一张张因争论而兴奋的小脸,我感悟到: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阅读表现为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尊重学生这些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适时地加以鼓励,给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研讨文本的兴趣,并且要在讨论中开拓思维空间,在合作中播撒智慧的火种,在探究中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上才会闪现出更多个性的火花,甚至是创造性的火焰。当然,作为课堂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应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发现给予正确引导和评价,不能让学生想当然,更不能简单地把学生个性化理解等同于“标新立异”,应要求学生做到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并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优势    过去在农村的学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一支粉
摘要:无论哪个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他们在班集体中往往是被冷落、遗忘的一族,同学不愿接近,老师们不愿搭理。表面上看,他们好像不思进取、与世无争,对一切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也非常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尤其看重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对他们的看法。 因此,我认为只要班主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工作得当到位,学困生就会转变过来。  关键词:班主任 学困生 转化工作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本文从这一要求出发,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提高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所有学科的教育任务,当然化学教学也不能例外。但是对于很多教师来说,面对新的素质教育改革却
【摘要】思想品德新课程强调活动课教学,可以按四个层次(参与、体验、感悟、内化)、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十二个目标(即四个层次中每个层次的每个维度目标)展开进行,既体现“活”更要“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活动教学课程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程 ;活动教学既体现“活”更要“动”    教学实践已经或正在证明:富有成效的学生活动,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国家越来越注重教育,学生是社会的未来、祖国的接班人、国家未来健设的栋梁之才,因此,教师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课堂教学占有很重要的比例,那么教帅怎样才能合理进行课堂教学呢,在此,笔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管理。  【关键词】课堂管理 理解 沟通 尊重 学习兴趣 因人而异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
知识经济的兴起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则加剧了竞争。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对为国家发展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的现实需要,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国家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目前,各地对研究性学习或研究型课程的探索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依笔者拙见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一、英语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符合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间和小
【摘要】英语教育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学科,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学生升入高年级学习打基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观念 教师素质 兴趣 游戏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各国的往来日益频繁,英语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对英语的了解和掌握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英语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是学生起步的阶段,我们要让孩子从小有英语良好
【摘要】没有欣赏就没有艺术。这句话道出了欣赏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艺术类必修课程。音乐欣赏素养的高低是大学生文化素质高低的体现,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情操受到熏陶,意识产生量和质的改变,培养他们欣赏和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趣和审美能力。大学音乐欣赏课的开设,有利于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有利于促进全民文化
【摘要】本文从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几项措施:一、还写作以“真面目”,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拉近作文与学生的距离。三、多读精背,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四、采用多种训练形式,切实提高作文训练的实效。五、改变教师观念,放低评判标准,满足学生写作的成功需要。  【关键词】突破;训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