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内镜治疗进展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k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急性胰腺炎病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棘手。近十年来,微创治疗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外科手术,成为IPN的一线治疗方案。内镜下坏死组织引流术和清创术作为微创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IPN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IPN内镜下引流支架的选择、清创方案的优化、设备的改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问题亟需解决。现就IPN的内镜诊治进展作一阐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我国UC患者发生异型增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协和
为了深入研究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CAFS)管网内多相流体输送特性,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保护换流变压器的某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整个管网流动输送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和病死率高。在SAP发病早期,除需评估和维持循环、呼吸和肾功能外,还应重视防治肠道功能障碍。此外,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感染的鉴别
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可能起着致病的作用,也可能起到保护作用.淋巴瘤是一类复杂多变的肿瘤,自噬可以降低淋巴瘤化疗的效果,抑制自噬成为淋巴瘤治疗的新靶点.免疫相关性GTP酶免疫相关GIP酶家族成员1是自噬途径的重要调节分子,其在维持淋巴细胞的生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探讨免疫相关GTP酶家族成员1(IRGM1)在淋巴瘤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为揭示淋巴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