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来源 :环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l_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太原市采暖季大气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本研究采集了2018年太原市采暖季大气PM2.5样品,用离子色谱测定了其中9种WSIIs浓度,分析了WSIIs的污染特征、存在形态、S/N变化规律等,并运用PMF模型对WSIIs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 表明,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总水溶性离子(TWSI)浓度为51.0 μg·m-3,二次粒子约占77.1%,TWSI浓度较2016年和2017年采暖季下降明显.WSIIs主要以(NH4)2SO4、 NH4NO3、 KNO3、 KC1和NaCl的形态赋存,控制NH3的排放对降低PM2.5浓度具有重要意义.太原市采暖季SOR和NOR分别为0.17和0.16,表明太原市采暖季大气中存在较强的二次转化特征,RH和O3浓度是影响SOR和NOR的关键因素.重污染期间移动源对太原市大气污染的贡献高于固定源.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WSIIs的主要来源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次源、燃烧源、土壤扬尘和工业源.
其他文献
为了解沂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以及硝酸盐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选取2017年枯、丰水期采集的156个地下水水样,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舒卡列夫分类、Gibbs模型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了沂河流域地下水的主离子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别运用模糊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地下水水质和硝酸盐污染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 表明,研究区枯、丰水期主要阳离子为Ca2+,主要优势阴离子为HCO3-;按TDS划分,均属于淡水和微咸水;水化学类型在空间上变化较大,出现了11种类型,以HCO3·SO4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发展时期,实现科学发展以及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下的重要任务.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推进脚步也没有停歇,经济增长的方式也逐渐变得缓慢,重化工业依然是当下化工行业发展的主导形式,加之目前不少的企业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对于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是特别的重视.
期刊
针对汾河源头水的来源不清楚的问题,以宁武地区汾河源头流域为研究区,通过系统采集区域内河水、湖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样品,运用水体化学离子分析和氢氧同位素技术,确定区内各水体的水化学特征、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力联系,运用端元混合模型(EMMA)量化河水的水分来源.研究表明,河水与浅层地下水的电导率沿程变化从上游至下游呈上升趋势,且两者对比变化不明显.汾河源头区域浅层地下水、河水的优势阴阳离子为HCO3-和Ca2+,湖水的优势阴阳离子为Na+和HCO3-,浅层地下水、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以Ca·Mg-HCO3为主,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