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铸就我们的新时代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作出重大政治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就微观个体而言,新时代,怎么看、如何办?对此,今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并语重心长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寥寥数语,已经明白无误地给出了答案,即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新时代仍然需要鼓励劳动、勤勉劳动,依靠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用劳动铸就属于我们的新时代。
  劳动最光荣,光荣属于新时代的劳动者。纵观人类发展史,劳动之所以最光荣,是因为通过劳动,人类实现了直立行走,从而与动物有了质的区别。不仅如此,借助劳动,人类不断生产出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文化精神产品,使人类进一步获得了一般动物所不曾拥有的思想情感,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特行为处世能力,成为地球上至高无上的高等动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劳动将不再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会逐渐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而在当前社会仍然离不开劳动,需要劳动者更加释放劳动活力,发掘劳动潜力,迸发劳动智慧,彰显劳动内含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在满足自身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惠及他人、造福社会。反之,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或许也能得过且过,但终究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最终为社会所唾弃。要而言之,劳动者是幸福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劳动最崇高,崇高是标注新时代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发展已经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递进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物之所在,道则在焉。”追根溯源,高质量发展借由高质量劳动作支撑,需要高质量劳动来成就,由此呼唤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某种程度上,“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既是新时代劳动者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努力方向,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问题倒逼,是新时代书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的关键词。完全可以说,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网、中国芯等新时代亮点纷呈,一方面让国人惊叹、惊叫“厉害了,我的国”,另一方面报之以崇高的礼敬、礼赞,皆缘于新时代的劳动从来不是“涛声依旧”,“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基础上,一次又一次量变到质变的凤凰涅、浴火重生。
  劳动最伟大,伟大是新时代的应然之气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毋庸置疑,这首诗固然描写的是底层劳动人民日常劳作的艰辛、艰苦、艰难状态,却也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劳动的伟大,再次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群众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劳动伟大,正在于人世间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无不经由劳动生产与创造;劳动伟大,正在于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从进步走向进步,不断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激发社会活力;劳动伟大,正在于从事劳动的劳动者总是默默无闻、孜孜以求,通过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发挥,让人们领略了劳动的伟力和魅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想彻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需要伟大的劳动,需要伟大的劳动者们联合起来,勠力同心、众志成城。
  劳动最美丽,美丽是新时代始终如一的璀璨底色。在剥削制度存在的旧中国,劳动毫无美丽可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才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身处新时代,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无疑,新时代的劳动也是“风景这边独好”。劳动是美丽的,劳动者是美丽的,劳动与劳动者的美丽,共同谱写美丽的新时代,使美丽成为新时代恒久不变的璀璨底色。事实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亿万劳动人民通过各自辛勤的劳动,不断刷新美好生活的场景,也同步助推国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劳动美丽日益成就中国美丽。
  還在上个世纪,邓小平同志就一语中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而辛勤劳动、不懈劳动、高质量劳动,正是愿干、能干、会干的精准阐释和生动注解。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时代的壮阔蓝图已经绘就,广大劳动者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劳动将不仅创造财富,拥有美好生活,更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不负新时代。
其他文献
3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扎扎实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强大军队指明了方向。今后,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我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引领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在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
期刊
期刊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对“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若干重要论断,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突出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对我们党成立97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历程进行高度理论概括,进一步拓展了社会革命的内涵 
期刊
根据孩子的兴趣设计课程  在澳洲,一个优秀的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室的布置。如果孩子们昨天在花园里发现了一只毛毛虫,大家都非常感兴趣,那么今天老师就需要把和毛毛虫相关的图画书放在读书角;还会布置毛毛虫手工制作区,加上毛毛虫的玩具,帮助孩子对毛毛虫有一个形象的认知;在绘画区放上毛毛虫一生四个周期(虫卵,毛毛虫,蛹,蝴蝶)的模型或图片,孩子可以画这个周期,也可以只画毛毛虫或是蝴蝶。总之当天的
期刊
康有为的著名书论《广艺舟双楫》著于一八八九年,一九一四年经中村不折(一八六六?-一九四三)和井土灵山(一八五九-一九三五)翻译后,由东京二松堂书店以《六朝书道论》为名出
有人说,美丽的花总是在无声的夜色里静静地绽放.从事档案工作25年的付红,就是这样一个默默为利用者奉献,于平凡中诠释伟大的兰台人.rn
五、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  15.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保护和解放劳动者,就表现为保护和解放劳动本身。劳动所得的财产不可侵犯,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者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劳动的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劳动和劳动结果的统一。应提出“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口号,以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对下述三条,要在法律上予以充分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今天的文化自信,不仅基于蒸蒸日上的国力和日益丰富、立体的文化建设与传播成果,也基于自身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创造力。构建文化自信,我们不仅需要从现实维度切入,同样需要从历史维度特别是从中国近代史着手,看到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转型,看到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文化自信最主要的代表。了解
期刊
在我原来的印象中,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居住西方,既要从事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又要从事大量的理论研究,再加上一百多年前通讯、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对当时正处于被动挨打的中国的情况,是不会了解的,更不会有什么具体的看法和评论。  但是,在看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尤其是在看了马克思所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俄国的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鸦片贸易史》、《中国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