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基于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困惑为出发点,以一节普通的体育课为例,导入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入境体验、引导体验、探究体验、升华体验、反思体验的教学环节把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还给学生,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让每个学生受益,以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也为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學 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
  一、现状与困惑
  现在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本人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学生觉得体育课的内容枯燥乏味,不感兴趣;第二、活动机会、成功体验较少,得不到快乐;第三、传统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绝大多数的学生是通过练习与模仿获得知识、技能与发展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第四、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够深。
  二、分析与对策
  分析: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却记得百分之八十。”这充分说明,只有参与体验,才能让效益最大化。因此,我们若要在教学活动中吸引学生,让其参与实践,必须先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并做出详尽的分析;其次是在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多的去“迎合”学生,按照他们的思维和兴趣去选择、组织和实施,“顺”着学生走。对策:创设情景,开启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三、组织与实施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强调师生之间双向情感交流,精心设制情境和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在体验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学习知识,又能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为此,在组织与实施体验式教学时,将其分为五段,即:入境体验、引导体验、探究体验、升华体验、反思体验五个环节。下面以《蹲踞式跳远》一课为例,探讨五段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入境体验——把课堂“激”给学生
  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好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学生熟悉的,是学生个人经历中可以找得到的或相似的、感兴趣的、可以理解的东西。上《蹲踞式跳远》这一课时,我先设计了一个游戏:“奋勇向前”。这个游戏将蹲踞式跳远的基本技术融入其中了,学生要想从一块垫子跳到另一个垫子上就要用力跳;从跳箱上往下跳到大垫子上就是腾空动作和落地动作的体验,同时将跳远的动作要领当做游戏规则让学生遵守。学生们看到又是垫子又是跳箱,又要跨又要跳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顿时也变得非常活跃。
  (二)引导体验——把问题“交”给学生
  借助事先设置的情景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能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找出创设情境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线索与联系,将知识点嵌入或还原到现实情境中,然后,基于此情景设计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与探究,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在游戏进行时,教师结合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势利导:“同学们都在积极快速的参与,那么同学们在跨越垫子时腿是怎么跨过去的呢?如果要跨的更好、跳的更远该怎么办呢?”当教师把这两个问题抛出去引导学生去探究时,同学们都会很自觉、很主动去想并回答。如第二个问题,同学们有的说“助跑要快、起跳要有力、摆动积极迅速……”,而这正是教师想让同学们通过游戏活动的体验,用心感悟出来的结果。
  (三)探究体验——把方法“教”给学生
  研究过程是学生主体与知识、环境客体相互作用并产生悟性的活动过程。借助情境问题,通过探究体验,把方法“教”给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安排学生对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的动作进行探究体验。蹲踞式跳远中“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是整个技术动作的难点。因此,课中师生共同对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动作进行探究。教师首先讲解了一下蹲踞式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节课我们先要初步掌握蹲踞式的助跑起跳动作。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将学生分成四组,然后把写好的场地练习方法交到各组的体育骨干手上,让其带领大家进行练习。
  (四)升华体验——把时间“留”给学生
  升华体验也就是对探究体验阶段获取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与提升。在这个环节,教师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如小组中一人有节奏感的拍手,其余同学跟着节奏进行助跑起跳练习,然后依次轮换等方法,要求每组学生利用探究体验环节获取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师的提示进行实践与巩固。
  (五)反思体验——把机会“让”给学生
  此环节主要是对体验活动过程的总结、讲述与反馈。学生通过前几个环节的体验,已经获取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说是丰富了情感、锻炼了能力,但教学过程还没有结束。让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把“评”的机会让给学生。
  四、体会与感悟
  体验教学是一种模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在体验教学中,教学方法并不唯一。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活动法、探究法等,可以用其一,也可以综合选用几种。总体来说通过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邵月欣,郝丽.“体验式教学”在高校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
  [2] 毕既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体育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当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但有一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那就是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入手,并且,该方法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结果收效显著。为此,本文着重从教学的目标结构、内容结构、方法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课内外训练反馈结构优化几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为广大一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从感觉统合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探析。文章首先分析了感覺统合训练的几点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感觉统合训练带给小学体育教学启示,即: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确保“健康第一”在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注意合理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注意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三点,希望对小学体
缺乏统筹考虑、投资体制的不可持续,这是目前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问题已处在改革浪尖的中国养老金管理体制问题,尤其需要我们多方面加以审视:养老金该如何多元化发展?怎样统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随着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在提倡快乐体育的今天,我们首先要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技能水平,充分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