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的双侧延髓内侧梗死2例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介绍rn1.1 病例1 患者男性,67岁,因“头晕10小时,行走不稳2小时”于2020年10月16日至本院就诊.患者入院前10?h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持续性,活动后明显,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肢体麻木及无力.在我院急诊就诊,考虑“头晕、恶心待诊”,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泮托拉唑、甲氧氯普胺”等药物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前2?h出现行走不稳,四肢肢体力弱,伴有饮水呛咳,言语不清,但理解力正常.再次来我院就诊,行头颅CT排除脑出血及颅内肿瘤,急诊以“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其他文献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但随着继发性肾病、高龄等患者的增多,内瘘成熟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易致患者内瘘失功,影响透析质量,加重经济负担.目前预防与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病变的研究众多,中西医二者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技术(如活血药、热敏灸等)在促进自体内瘘成熟、降低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上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挖掘与研究.
继续教育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到来的必然要求.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目前已经成为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综合医院开展CME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和支持CME管理工作;丰富CME内容和形式,提高继教管理水平;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和远程医学教育;发展壮大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等方法,推进继续教育管理,切实把CME落到实处,更好地为医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而保障医院
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20%.虽然其发病率较缺血性卒中低,但其临床表现更凶险,致死、致残率也更高.急性脑出血在头颅CT影像上表现为显著的高密度,诊断相对容易;同时因为脑出血患者常有明显躁动,而CT成像速度相对更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故目前CT检查是脑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不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然会有一些症状不典型的脑出血患者可能首选MRI检查;同时,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也会进行MRI检查进行疗效评估[1].与CT影像相比,脑出血在MRI影像上的信号表现更复杂,这导致很多临床医师甚至放射科医师很难
目的 探讨非优势半球出血性镜像卒中(hemorrhagic mirror stroke of non-dominant hemisphere,HMSNH)前后患者语言功能、非优势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以及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asymmetry rate of cerebral peduncle,ARCP)与这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6月16例HMSN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MSNH后1周内最早的MRI数据测量ARCP,根据首次卒中后1周内的功能MRI数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