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食糖中的多环芳烃及其消费风险评估

来源 :甘蔗糖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不同食糖中多环芳烃膳食暴露风险,对2017/18年和2018/19年榨季3种食糖(红糖、黑糖、赤砂糖)样品中的15种多环芳烃进行评估分析.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提取,固相萃取进行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种糖中15种PAHs含量.12种PAHs在3种食糖中有检出,PAHs的最大检出量为25.29μg/kg,以四环和三环为主.所有被分析样品的BaP、PAH2、PAH4、PAH8浓度均小于l.0μ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和回收率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食糖中的多环芳烃分析检测.居民每日膳食平均暴露水平(均值和P50值)以及高暴露水平(P95值)的MOE值均远大于10000.MOE值表明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较低,本研究为食糖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数量迅速增多,其管理内容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线损已经成为电力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可侧面反映企业电网规划、生产运行及营销计量等综合管理水平.传统抄表手段易引起供电量与售电量不能同步的问题,因此月度线损率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不但无法反映配电网线路的真实线损情况,还掩盖了线损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端,限制其指导电网水平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文章以配电网线损为研究对象,从当前大数据背景出发,简单介绍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当前配电网线损管理的现状,探讨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线损管理优势,并对基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趋势逐渐显现,包括电力在内的能源总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建筑电力工程建设中开发应用智能微电网成为当前诸多电气企业的研究重点.文章介绍了智能微电网的概念与发展背景,分析了智能微电网在建筑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势,总结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白砂糖中挥发性组分的检测方法,白砂糖经预处理后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法进行检测.通过谱库和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嗅闻对气味强度和类型进行同步鉴定,同时更贴近于实际感官鉴定结果,为产品特定进行溯源提供了参考.利用该方法分析不同产品气味的差异性对实际生产和应用以及提高糖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的优点,以及现代电网变电运行风险,然后阐述了无人值守管理模式、集中控制与分点操作管理模式、集中监控与分点遥控操作模式三种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并提出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