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域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与重构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当前国家战略决策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首先,利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帕累托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和首位比重指数刻画了中国城市市域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化;其次,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政府干预3个方面系统地揭示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相对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胡焕庸线以东的市域更偏向多中心;中国市域空间结构相对稳定,有微弱的向多中心发展的趋势;(2)市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受政府干预影响,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作用相对较弱。具体而言,地表
其他文献
通过归纳、总结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从土壤有机碳演变的尺度约束框架、滩涂土壤有机碳的核心控制因子以及演变的驱动因素3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表明:(1)目前形成的监测技术约束下的碳库研究体系,其研究的结果忽视了机理性认识的未来需要,这对于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滩涂湿地碳库变化风险稍显不足;(2)滩涂土壤有机碳演变的核心控制因子有泥沙、地貌与埋藏速率、植被与农业活动。滩涂围垦后的农业活动类型与方式是滩涂
期刊
以红谷隧道工程为例,给出了深基坑预警级别指标,介绍了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与管理信息反馈流程,阐述了红谷隧道工程深基坑监测内容和方法,分析了周边地表沉降、桩体水平位移、桩体和土体深层位移以及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作出预警预报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