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34例48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24眼球后注射TA联合激光光凝,24眼单纯激光光凝,随访6 m,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底情况、眼压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视力提高15眼(62.5%),视力不变5眼(20.8%),视力下降4眼(16.7%)
【机 构】
:
450052,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34例48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24眼球后注射TA联合激光光凝,24眼单纯激光光凝,随访6 m,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底情况、眼压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视力提高15眼(62.5%),视力不变5眼(20.8%),视力下降4眼(16.7%).水肿减轻20眼(83.3%),水肿未退4眼(16.7%).单纯光凝组视力提高5眼(20.8%),视力不变12眼(50%),视力下降7眼(29.2%).水肿减轻9眼(37.5%),水肿未退15眼(62.5%).结论 光凝治疗糖尿病弥漫性黄斑水肿时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球可促进水肿吸收和视力改善,且安全、方便。
其他文献
患者男 48岁 2006年7月26日以左眼视物不清3年为主诉来我院初诊,患者3年前无外伤等明显诱因觉左眼视物不清,偶伴眼胀.2005年到外院就诊,眼部检查及FFA检查未见异常.近半年自觉症状加重,眼前雾感,上方视物不清,无眼红、视物变形、眼前黑影等症状.2周前到外院检查后发现视盘杯盘比大、视野缺损,诊断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史中除高血压病史30年外余无殊.家族史:其母患有
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教授Leksell首次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设想[11],1968年第一台A型伽玛刀(γ-刀)在斯德哥尔摩研究安装应用于试验和临床研究[2]。
林××女 19岁因双眼自幼外斜来院就诊.出生时即发现外斜,随年龄增长斜视程度无明显变化.患者足月顺产,无眼外伤史,无手术史,无高热等诱因,父母非近亲结婚。
目的 探讨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内直肌断腱联合眼眶外侧缘带蒂骨膜固定眼球的手术方法治疗固定性内斜视.结果 术后随访3月至1年固定性内斜视得到矫正,眼位无回退.结论 利用患者自身骨膜行眶缘固定术,组织不会坏死,牵引作用确实,手术简便安全,手术成功率高。
目的 评价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方法 应用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设备和IntraLase飞秒激光仪,对屈光不正患者109例209眼施行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术前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验光、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术后第1天、1w、1m和3m检查裸眼视力和验光.对其中20眼在术中测量角膜床厚度,计
目的 观察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和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30名(50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按照UBM检查分组:虹膜膨隆型眼做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A组,18人,31眼);虹膜高褶型眼做倍频Nd:YAG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B组,12人,19眼);激光术后1月停用降眼压眼液,前房角开放度无明显增加,并且眼压≥21mmHg者,改做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
目的 观察汉防已甲素对微型号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角雾状混浊(Haze)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兔27只,双眼行-10.00D激光切削的Epi-LASIK手术,采用自身对照按眼别随机分3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Tet)组、艾氟龙(Fluoromethalone,FM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ub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SRNV)也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由多种病固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穿越Bruch膜并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和(或)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下增殖形成的纤维血管组织,为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等
王××女68岁以右侧眼眶疼痛伴眼球运动受限20天为主诉来我院门诊.曾在外院诊断为"右眼动眼神经麻痹",给予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未见异常.为进一步治疗前来我院眼科。
角膜慢性炎症常常在角膜遗留新生血管性混浊瘢痕,继而引起脂肪沉着,其在角膜扩展,超越瞳孔会引起视力障碍.虽然可通过角膜移植得以治疗,但常因为大量角膜新生血管引起移植排斥反应,而导致角膜植片混浊.为此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