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评价体系轻视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对科学创新日益重视,这就要求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措施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是人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依靠。但创新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教师很难把握它。即使有教师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对初中生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对知识的要求是活化,对学生的要求是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这些素质即使不用在科学研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非常重要。此外,初中生物是一门理科类的学科,许多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精力学习。倘若学生不去探索、创新,仅仅是依靠灌输式学习,那么往往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都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显得十分被动,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尝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一定的主动权,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包办”学生的学习,但是,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只是随口布置预习任务,并没有指明预习目标,这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做出改变。首先,我们应当布置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前预习任务其次,应当做好备课工作,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例如,我们在讲解《生物的特征》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首先,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该章节进行预习,明确预习目标,例如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预习的时候应当掌握哪些生物的特征,并且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特征的图片,然后在课堂中用PPT进行展示。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生物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生物特征的认知能力。
  2.赋予学生一定自主性,让他们做学习主人。
  以往学习中,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没有太多的自主性,也没有太多与教师及同学互动的机会,这对于好动的初中生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天性的遏制。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3.教师应能够在学生的自主发言后给出点评,穿插学习内容。
  课堂毕竟是学习的地方,学生的自主性发言,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教师应能够把握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既能够积极发言又不能扰乱课堂秩序,更要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下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这样的课堂便十分成功。
  (二)教师要善于创造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上面提到,学生应该拥有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创造教学环境,让学生更高效地思考,这样对他们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情景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近距离地感受环境所传达的内容,这种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得当,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身边常见的生物的图片,甚至可以找一些跟生物有关的动画,让学生进入我们创造的教学环境中。此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秀,模仿我们周边生物的特征和习性,让其他学生猜猜是哪种生物。通过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三)教师完善自身,感染学生。
  以笔者的观点来看,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重点应当是教师对学习环境的创造,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同时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应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能使学生愿意并且乐意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放开自我,因为只有这样,这个情境的作用才能被最大化地利用,学生才能够切身体会到情境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意境。同时,教师应努力做到和学生打成一片,有意识地和学生做朋友,得到学生的信任,树立正确的交往动机,努力将学生带入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中。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科学这门学科其中的奥妙和乐趣,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一个个努力好学的学生。
  三、结语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传统教学法,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并不是没有可取的地方,教师在尝试新的教育方法的时候,不能完全将其抛弃,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新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信任,应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改变、适应,最后找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信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严永伟,张家如.高阶思维视域下的初中生物探究性问题串设计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2).
  [2]孟珍.影响初中生物学力因素的比较研究[J].考试周刊,2013(05).
其他文献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者根据物理教学改革现状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物理学史 多媒体技术 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智力在物理课堂上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新闻事件、实验、史实、生活实例、问题、科技新成果、影视素材和错误结论等创设教学情境,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情境 创设途径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新闻事件
本论文包括两个部分:1.以N-芳基丙烯酰胺为底物与重氮盐在光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合成一系列氧化吲哚化合物;2.以N-芳基丙烯酰胺为底物与TMSCF3在醋酸碘苯氧化作用下合成含三氟甲基的氧化吲哚。1.N-芳基丙烯酰胺与重氮盐反应合成了27种相应的氧化吲哚衍生物,反应过程中,我们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光催化剂的选择上对比Ru(bpy)3Cl2·6H2O、Ru(bpy)3(PF6)2、曙红Y结果发
我的假期安排得满满的  7点起床  8點写作业  10点玩游戏  下午踢球  我的假期安排得满满的  我居家隔离  按时开窗通风  帮妈妈打扫卫生  监督家人戴口罩  但我去不了海边  也爬不了山  假期中的我屡次被感动  我感动于医生的无畏  我感动于志愿者的无私  我感动于患者的坚强  我的假期充满希望  我希望下个假期能去海边  我希望下个假期能去登山  我希望疫情早日被战胜  我希望所有人
期刊
摘 要: 自本世纪初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生物课程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传统的讲授课外,还出现了诸如游戏类、制作类、调查类等各种活动课类型。本研究通过对各类生物活动课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每类生物活动课的特点、组织原则、实施步骤与适用内容。  关键词: 活动课 生物教学 案例分析  活动课注重学生对各种活动过程的亲身经历和直接体验,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集知识
摘 要: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思维日渐成熟,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的高低。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际应用方法和技巧的探讨,发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技能的方法,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方式  1.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被忽略的盲区。很多学生对教师存在惧怕、敬畏等
摘 要: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的四种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强化,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同样需要培养和加强这四种能力。生物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教师和学生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应学会如何“听”相关权威解释、“说”科学严谨的话、“研读”书本上的内容、“写”规范的专业术语。本文从高三学生课上回答问题、课后做练习及平时考试测验中发现问题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