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过去与未来的暗战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俄罗斯总统令,莫斯科时间2010年5月9日,俄罗斯境内的各个“英雄城市”同时举行盛大阅兵式并展示一系列武器装备,以庆祝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庆典活动除了对俄罗斯军队的检阅外,二战中盟国的军队也首次出现在红场的阅兵行列中。2010年5月9日10时,俄罗斯的红场上,32个(含独联体9国、北约4国)徒步方队、15个武器装备方队、16个空中梯队的1.15万人、161件重型武器、127架飞机,在1小时12分钟的阅兵式中通过,展现了俄罗斯武装部队的全新姿态。
  
  高调的背后
  
  2010年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并不是值得大庆的逢10“整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彻底消散,年度GDP下降7.9%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斥资12亿卢布,在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加里宁格勒,横跨8 000千米的10多个时区内,全国70多个城市进行庆祝,11个城市进行阅兵,这种高调的庆祝活动隐藏着俄罗斯的多重用意。 铭记历史。虽然硝烟早已散尽65年,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伤痛是俄罗斯无法忘却的。1941年6月22日至9日,1945年5月8日,苏联军民与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精锐部队展开激烈的正面拼杀,每座城市、每个村庄、每堆瓦砾、每堵墙,都见证了红军的英勇与鲜血。虽然经历了战争初期的失利,但为彻底阻止德国法西斯的钢铁洪流,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以巨大的代价,不仅瓦解了德军的攻势,最后还一路高歌猛进,赢得了战争胜利。战后统计,苏联全国的成年男子有一半非死即残。2010年,俄罗斯国防部卫国烈士纪念局局长基里林5月5日对外宣布,1941年至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损失2 660万人,战斗伤亡人数超过860万人。苏军与德军在战争中的损失比例为1.3比1,德军损失人数约为600万,其盟军损失80.6万人。
  振奋民心。俄罗斯“做大”胜利日庆典,就是要用曾经的英勇来激发和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精神。随着近几年国家经济形势总体好转,俄更加重视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2008年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阅兵和庆祝活动,恢复了苏联时代在阅兵式上展示重型武器的传统。2009年11月7日,俄在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保卫战的红场阅兵活动。对于今天的俄罗斯而言,振奋国民信心变得更加重要。俄去年遭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7.9%,国内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批评声音增多,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感到担忧的人也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展示当年的勇气用意十分明显。1941年11月7日,在德军机械化部队距莫斯科最近仅有25千米的极其困难条件下,俄罗斯人从红场走上战场,消灭了兵临城下的德军。创造了“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去除杂音。近一个时期以来,部分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出现了重新评价二战历史和苏联在战争中作用的思潮。一些国家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去苏联化”或“去俄罗斯化”倾向,大量的苏军英雄和战争胜利纪念碑遭到破坏,一些历史学家还对苏联在战争期间和战后作用提出质疑。俄罗斯如今遭遇了“同一段历史、不同的解读”的新问题,有的国家甚至把斯大林与希特勒共同列为二战的罪人。俄罗斯隆重举行庆典活动与这些现象不无关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认为企图篡改历史的现象不容姑息,抹煞苏联红军就是抹煞今天的俄罗斯。2009年5月,俄总统办公厅主任纳雷什金针对这一现象指出:保护好战争胜利遗产是独联体国家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俄高层就是要通过这一系列高调的庆祝活动来“捍卫历史、捍卫荣誉”。
  展示成果。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正式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后,当年8月俄格军事冲突爆发。梅德韦杰夫以此为契机,在总结战争经验教训的同时,开始向俄军陈旧的体制开刀,迅速做出军队改革的重大决策。2008年9月15日发布了“重塑军队面貌”的命令,一个月后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出台了《2009-2012年军事改革计划》,标志着俄军“新面貌”改革正式启动。这一改革的总目标是:到2012年把俄军人数从120万裁减到100万;军官人数从35.5万降至15万:其中将官由1107人减至877人,裁减20.8%;上校由25 665人减至9 114人,裁减64,5%;另外还取消了14万名准尉。通过大幅度裁减,俄罗斯的目标是建立起一支全新、高度机动、装备现代化,能够执行多种军事任务的军队。俄总统梅德韦杰夫2009年11月签署命令:自2011年起大规模更新武器装备,到2020年实现目前30%-90%的武器装备更新目标。俄军2010年军费预算开支中用于采购装备的部分占总额的44.8%。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年底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强调:在2010年年底前,俄罗斯将组建一支现代化、战斗力强、机动性高的军队。2010年俄罗斯军队将新增30枚陆基和海基战略弹道导弹、5套“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系统、300辆坦克和装甲车、30架直升机、28架战斗机、3艘核潜艇、Ⅰ艘水面主战舰艇和Ⅱ颗卫星。这次阅兵展示的新型武器装备中,“铠甲”-SI、S-400在2010年底就会进入俄罗斯军队,继苏联红军“从红场到战场”之后,实现“从红场到部队” 。通过这次阅兵,俄罗斯高层将向全国展示俄军新进展,向全世界展示俄军的新面貌。
  
  北约军队“占领”红场
  
  在俄罗斯,卫国战争有两次。1812-1813年俄国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意为爱国战争:1941-1945年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战争称第二次卫国战争,为便于区别,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罗斯用残酷的严寒和沸腾的热血惩罚了入侵者。
  庆祝卫国战争65周年阅兵式,苏联与俄罗斯共同的宿敌北约国家军队首次派出军人,与俄罗斯士兵一同通过红场,引发了世界和全俄罗斯的轰动。尽管纷争四起,5月9日当天,美国、英国、法国、波兰四个北约成员国的方队,对于苏联情绪很深的人而言,还是把西方战靴踏在了俄罗斯的心脏——红场上。
  对于俄罗斯而言,邀请北约国家军队参加红场阅兵有着复杂的原因,但从俄罗斯目前的处境来看,无非是在寻求示好与示威的平衡,
  示好。通过邀请北约国家参加2010年的红场阅兵,俄罗斯首次对北约国家露出心脏,意味着俄罗斯向西方“伸出了橄榄枝”。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在阅兵式发表演说指出:“65年前,我们击败纳粹主义,同时遏止一部企图消灭全人类的机器。我们付出血与泪的代价,而且只有一个选择:胜利或沦为奴隶。大战使我们成为强大的国家。”就历史事实而言,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苏联与美、英、法还处于对抗的前夜,美国物 资穿越大洋支援了苏联的抗争,而苏联的全民抗击行动也牵制了3/4的德国军队,苏德战场成为欧洲的主战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在苏联的牵制下,英国得以保全,美国得以全速进入战争状态,法国得以在英美的支持下开展敌后斗争,否则戴高乐恐怕连藏身之地也难以找到。苏、美、英、法的团结与合作,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基础,没有这个同盟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面对共同的敌人,取得了共同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梅德韦杰夫为代表的俄罗斯人是客观而公正的。用历史示好,用过去的胜利示好显得轻松而合理,难怪莫斯科勒瓦达中心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55%的俄罗斯人不反对北约部队参加红场阅兵,反对者只有28%。
  “俄罗斯某些人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冷战时期,他们甚至希望将这样的思维方式一直传承下去。”俄人权人士罗金斯基认为,应该全力支持邀请盟国参加阅兵。“这才是历史真相,我们确实是反法西斯的盟友,是反法西斯联盟赢得了胜利。”罗金斯基还表示,“这实际上是一个信号,大家都承认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我们还应该把原来那些加盟共和国的军人也请来,甚至应该请波兰军人参加”。给北约4个方队的位置,与俄罗斯的28个方队相比,俄罗斯可以接受。
  示警。对于北约军人的到来,俄罗斯用内部争吵与武器进行了同样轻松的警告。“北约的人做梦都想出现在红场上,对于他们来说,这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俄共第一副主席梅尔尼科夫满怀激愤的声明,在3月19日打破了俄罗斯社会难得的宁静,他要求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就此给出解释。“外国现役士兵无权出现在红场上,出现在胜利日阅兵的队伍当中。这些准备参与阅兵的国家,都是一个侵略性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他们甚至睡觉都在想自己能够出现在莫斯科的红场上、对于他们来说,这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绝对不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梦想。”梅尔尼利夫甚至认为,即便是那些来自二战盟国的退伍老兵,都不应该出现在红场上。“如果看台上有地方,应该让我们的人民享受假期。真正的盟国,应该从苏联红军抗击法西斯德国的第一天就帮助我们,这样才能够赢得参与红场阅兵的资格。但遗憾的是,那些所谓的盟国,它们在当年一直观望,迟迟不肯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至于我们牺牲了更多的人。”梅尔尼科夫声称不排除采取更激烈的行动,以阻止北约“入侵”红场。对于北约而言,曾经引发了“T-72危机”和“图-4恐慌”的红场并不是想来就可以来的。
  从阅兵所展示的武器装备来看,俄罗斯也向热心东扩的北约发出了警告。针对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展示了突防能力极强的“白杨”M和“伊斯坎德尔”导弹,这两种具有超强机动能力的导弹足以蔑视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领先美国的“铠甲”-S1弹炮结合系统和S-400远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以及大量新型武器的登场,已经向西方发出警告、靠近俄罗斯只意味着他们的坟场将更加远离家乡,集结越多的军队则意味着这个坟场的容量更大。此外,俄罗斯没有展示的幕后武器通过前台的滚滚铁流和蔽日机群,让西方国家军队也能够看到T-95新一代主战坦克和T-50隐身战机的身影。它们预示,65年前进犯俄罗斯会遭到T-34和PPS-41的无情攻击,而今天,俄制的先进武器依然凶悍。
  
  “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斯大林的战略判断失误,导致了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的重大损失,重装德军兵临城下把苏联军民逼入绝境。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红军316步兵师政委瓦西里·柯罗楚科夫在浑身绑满手榴弹冲向德军之前发出最后的声音:“俄罗斯虽大,但已经无路可退,我们背后就是莫斯科。”冷战期间,苏联依靠强大的国防实力来对抗西方国家的战略攻势,随着苏联的倒地,北约国家开始向俄罗斯逼近,多轮东扩已经把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压缩了数千千米。前俄罗斯盟友的颜色革命与化友为敌,无不显示了美国黑手的力量,区区小国格鲁吉亚敢于向俄罗斯叫板,没有美国的某种支持简直是痴人说梦。俄罗斯光鲜的背后、战略态势已经到了70年以来最危险的境地。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无路可退,背后依然是莫斯科。
  如果说在地缘战略上俄罗斯已经进入最为危险的境地,那么在军事技术对抗方面,俄罗斯仍处于危险之中。2010年4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美利坚合众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采取措施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条约》。正当美俄在布拉格握手言欢,全球正准备为核魔的即将远去而欢呼时,4月22日,美国宣布X-37B空天战机和HTV-2首飞却非常耐人寻味。美军开发空天战机和超高速导弹表明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这比核武器可能更危险。有人分析认为,无核世界只能是一个梦想,即使真的实现,对人类也未必是好事情,因为有核的情况下,世界或许还可处在“危险的均衡”中,,美国已经将“三位一体”的战略威慑体系调整为“新三位一体”,把核与非核战略武器、主动与被动的防御系统和灵活反应的国防基础设施作为新的威慑力量体系。而梅德韦杰夫的“三位一体”的主体仍然是核威慑,俄军把995型战略核潜艇、“白杨”M机动弹道导弹和改进后的图160战略轰炸机称为21世纪的新一代“三位一体”战略打击力量。美国以无核世界为借口,已经开始把实战与威慑一体的常规打击力量纳入战略威慑体系,在空间、网络和反导领域,展开了新的战略对抗。此时的俄罗斯仍处于极度危险之中,65年前的“不退”精神显得弥足珍贵。
其他文献
美國海军研究办公室發布的视频表明,在海军水面作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的电磁轨道炮,首次完成了连续发射测试。视频中两发炮弹的发射间隔为12秒。美国海军的最终目标是发射速率提升一倍,达到每分钟发射10发。此外,测试中炮弹的射程超过185.2千米,飞行速度超过了3月测试中的水平。以往美军对电磁轨道炮进行过多次试射,但均为单发射击,发射一次后系统需要长时间充能才可进行第二发炮弹的发射。从这一角度看,此次测试反
对于领海交接的国家之间,200海里专属经济区(EEZ)逐渐成为彼此产生纠纷冲突的症结。要维护专属经济区的利益,却又不至于过度“秀肌肉”,让局势演变成全面武装冲突,于是兼具缉私、反海盗等任务的新型态舰艇应运而生,这就是英国“河流”级近岸巡逻舰。  在堂堂英国皇家海军序列里,最古老的部队居然是成立于15世纪(某些文献认为可追溯到14世纪)的渔业保护中队,早在有组织的皇家海军诞生前,英格兰诺福克郡大亚茅
美国“侦察勇士”网站2017年12月3日报道,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率先换装新型9毫米口径M17高科技手枪,该枪的设计旨在大大提升步兵在洞穴、地道、爬行空隙、房屋和其它狭窄空间与敌人近身作战的能力。这也宣告美军新型手枪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将会成为未来美军的主力手枪,而M9手枪在装备32年之后将被美军淘汰。   M9为何失宠?  作为军人的“最后一道防线”,手枪的技术发展一直慢于其它武器。美军早年的制
反舰导弹的祖师爷  和希特勒拥有的许多秘密武器一样,早在二战初期,德国就已经开始了空射反舰制导武器的研究。1939年,古斯塔夫·施瓦茨推进器工厂设计出一款无动力滑翔炸弹,其上安装有自动驾驶仪,轰炸机可以在敌舰防空火力范围之外投弹,随后炸弹可以自动保持直线飞行。在此基础上,德国人为其加装了HWK109-507火箭发动机和Fug203/230“凯尔-斯特拉斯伯格”无线电遥控系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反
记者在唐山采访原空27师吴鹏富大队长时,他多次提到曾经与他共同战斗多年的师领航参谋吴登义。于是记者就“趁热打铁”,赶赴陕西宝鸡采访了吴登义参谋。  宝鸡是历史文化名城,青铜之都。中國古代著名的军事典故,兴汉四百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陈仓即是秦汉时期的宝鸡。  见面甫定,记者向吴参谋讲起在唐山时情形,他深情地讲道:“是的,那时吴大队在塔台上指挥引导战机起降时,我们经常在一起,他是个忠厚老实技术
前篇讲过了,要解决舰空导弹的制导难题,需要从改善导弹的制导方式上下手,提高导弹的自主制导能力,从而缓解舰载相控阵雷达(指挥官)的压力。但提高导弹的自主制导能力就意味着导弹的弹上设备复杂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并抬高导弹的成本。舰空导弹是一种消耗品,它的生产和装备成本是研发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同时舰载相控阵雷达以及配套的防空作战系统也具有研发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只有少数大国才有实力去研发和装备,这就引出
近日,中美就共同继续制定和推动国际社会网络空间合适的国家行为准则达成共识,并同意建立两国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不过,这一机制和美国媒体披露的中美正在抓紧磋商国际关系史上首部“网络军控条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网络军控条约”之于中美,既缺乏驱动力,又没有可行性。  首先,双方难有签署协议意愿。一方面,每当各国面对一种无法控制的破坏性新技术时,都试图寻求达成
三前,由于各国现役的反水雷舰艇大都服役多年,有的甚至已经超过20年,所以许多国家开始探讨研发新型反水雷装备。然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反水雷舰艇和猎雷艇,单位造价相当高,因此低成本的平台和高效的反水雷装备成为了各国考虑的重点。  近几年来,英美法等国已经开发了多种可以从事反水雷的无人系统,其中包括由无人水面艇(USV)或自主无人水面艇(ASV)携带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或拖曳侧扫声呐进行探雷:
今年7月6日,台湾地区军队举行“三军九校院联合入伍训练开训典礼”,典礼过程中台湾参谋总长李喜明授予入伍生步枪,然而在官方媒体报道的配图中,步枪的枪口正好对准了礼堂内悬挂的蔡英文画像,对此,一些台湾网民拍手称快,有的网民甚至表示“不管拍摄者是无意、有意、刻意、故意,对咱来说,十分满意”。从而也引发了广大军迷热议图片中的T65K2步枪。那么T65K2步枪是如何发展而来?为何在军队中超长服役?其后续改进
當记者在成都采访完刘永新将军以后,又向他提出一个新的请求,希望他能给介绍几位当年参战的老兵。刘将军听罢略一思索,便说,那你就采访一下任忠富班长,他作战英勇身残志坚,为老兵和烈士家属做了很多事……  当天晚上九点多钟,任班长就拄着双拐来到了记者住的房间。他是从几百千米之外的四川省巴中市乘长途大巴赶过来的。看着他削瘦的身材、艰难走路的样子,记者很感动。  肺腑之言  我是个“遗腹子”。母亲由于家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