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介素17、脂蛋白(a)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xw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仍有部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进而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寻找可以预测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指标至关重要.目的 分析血清白介素17(IL-17)、脂蛋白(a)〔Lp(a)〕水平与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市第六医院行PCI的256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PCI后1年内是否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将其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收集其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IL-17、Lp(a)水平及二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采用R 4.1.0统计分析软件中“rmda”软件包绘制决策曲线,以分析血清IL-17、Lp(a)水平及二者联合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56例STEMI患者PCI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9.5%(50/256).血栓组患者血浆脑钠肽、血清IL-17、血清Lp(a)水平高于无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脑钠肽〔OR=1.038,95%CI(1.002,1.075)〕、血清IL-17〔OR=1.297,95%CI(1.164,1.445)〕、血清Lp(a)〔OR=1.036,95%CI(1.020,1.052)〕水平是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Lp(a)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AUC分别为0.745〔95%CI(0.667,0.822)〕、0.748〔95%CI(0.677,0.819)〕、0.777〔95%CI(0.711,0.842)〕.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0.01~0.41的阈值概率区间,血清IL-17、Lp(a)水平联合评估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净收益率优于单一血清IL-17、Lp(a)水平.结论 血清IL-17、Lp(a)水平升高会增加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风险,血清IL-17、Lp(a)水平及二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在0.01~0.41的阈值概率区间,血清IL-17、Lp(a)水平联合在临床决策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对已发表的关于手术切除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上使用手术切除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提供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0月已发表的关于手术切除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相关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3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包含417例瘢痕疙瘩患者.经过Meta分析可知手术切除结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患者的治愈率为71.7
皮肤创面的有效愈合是确保皮肤屏障功能的首要前提,但伤口愈合后瘢痕的形成往往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理和心理困扰.胚胎早期皮肤伤口的无瘢痕愈合(scarless healing)为临床中瘢痕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启示,但这一愈合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紧密又协调的再生反应,其中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微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现就成纤维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成纤维细胞与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是一种神经调节剂,常用于医学美容领域.现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局部注射BTXA可安全有效地防治瘢痕,然而确切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BTXA可能通过降低伤口张力、调节miRNA水平、下调促纤维化因子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收缩、减少成纤维细胞数量和抑制微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抑制瘢痕的作用.现就BTXA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作一综述.
软组织扩张技术是通过手术将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正常皮下或肌层下,在扩张器扩张的同时,使局部皮肤软组织扩张延伸,从而提供充分的皮肤软组织来修复较大的组织缺损或为组织填充、假体置入预留适当的空间.随着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于软组织扩张器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现对软组织扩张器的历史、类型,扩张组织的相关变化以及目前扩张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对新一代软组织扩张器的研制和临床工作中相关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具有发病急、治疗周期长、医疗负担重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极大程度地减轻了ACS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但该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尚无针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ACS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头对头研究.目的 探讨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ACS患者3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及本院实际情况,以服用药物时间(2020-01-01)为界,将患者分为带量采购政策
背景 冠心病(CHD)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过程是由多基因调控、多细胞参与的一种复杂慢性炎症过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微小RNA(miRNA)在CHD患者中表达异常,并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探究CHD患者血清lncRNA H19、miRNA-2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CHD患者113例作为试验组,并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lncRNA H19、miR-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