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式进步,工程的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以后企业利益以及施工成本都有深远影响。在招投标阶段有效控制造价可提升招投标工作准确性,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并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本文研究以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为中心,阐述了招投标环节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以及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质量。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前言
造价控制是施工之前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工程的招投标是我们控制建筑造价的重要手段,自从我国推行招投标制度以来,我国建筑交易市场行为更加规范,竞争机制趋于透明。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并不是随意压价,而是通过这一环节寻求承发包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价格,消除不平衡的投标报价。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投资规模的依据,避免施工管理和竣工过程结算中各种索赔争议。在招投标过程中各工作人员应该也做好有效控制,确保招投标合理公平。
1.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1.1工程招投标造价影响后续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获得了快速发展,整体来看我国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相关制度与规定较为完善。但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对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缺乏合理规划,影响了后续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造价控制,给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困难。
1.2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可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
通过合理公平的招投标制度能够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招投标也属于一种新的经济承包制度,是指通过竞争后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安排后期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通过明确的透明制度及时限制那些不利因素,体现出经济市场中的公平公正,将项目工程承包给那些施工素质较好,质量意识较强的施工单位。另外通过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来监管招投标造价管理制度可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1.3工程招投标造价控制关系各方利益
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在招标和投标两者合同基础上进行的造价控制,也是双方决定是否签订建设项目合同的关键阶段。后期整个工程造价都是在招投标工程造价基础上进行,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将造成后期投资方或建设方利益受到损失。另外签订的合同里也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要求、付款方式等内容作出了具体的阐述,这种造价控制也是促进双方完成自己合同权利的重要手段。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能够帮助双方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有利于维护双方利益。
2.工程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2.1投标报价行为缺乏规范性
当前我国招投标工作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其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慢慢研究并解决,目前来看我国工程招投标存在体系不完善、不科学的现象,很多地方存在法律空白。这就造成一些单位开始钻法律空子,不顾一切后果来达到中标目标,只关注了眼前收益而忽略了后期工程质量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为了提高中标率而采用报低价的方式,这种方法无视工程基础成本,也扰乱了市场秩序。通过低价获得中标机会后在后期过程中为了降低造价会出现偷工减料、再次分包的情况。这种行为对招投标工作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并且还造成了市场秩序紊乱,大量单位开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招投标,形成恶性循环。
2.2评价机制不够科学
当前在工程招标中一般使用的还是无标底招标和有标底招标,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建设工程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在投标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获得项目往往通过降低投标价格来使自己中标,只是一味的去压低工程造价,这种单一的价格标底,无法真实反映工程价格,通过价格高低来中标的标准会使公平性、公正性大打折扣。因為一些建设质量较好的单位成本也很高,不可能采用价格战的方式来中标,长此以往这种建设质量好的单位屡屡不中标,得不到发展,而那些质量差的建设单位却充斥在市场中,这不利于市场未来长远发展。
2.3价格锁链没有完全开放
当前招投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工程造价,在这一阶段各投标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进行明确定价,之后由招标单位进行选择。但当前我国招投标价格锁链还没有完全开放,并不是面向整个建筑市场展开,存在着“陪跑”现象,很多都已经内定而招标只是走个过场,这使得公平公正的招标丧失了其真正意义。
3.建筑工程招投标造价控制措施
3.1编制合理的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标阶段顺利进行和监督招标工作的重要文件,其中的各种要求对承发包双方都具有一定约束作用。因此招投标文件编制时一定要收集充足数据,保证招标文件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要确定好合理的招标区间,避免一些单位哄抬报价。还要明确工程量并以此为投标计价依据。其次要明确包含对招标文件进行评定和审核的细则。另外在招标文件中要保证所有词汇精准清晰,不得出现含糊不清的词汇。最后要对工程材料价格的细则要清晰明了,确定好工程材料可接受的价格波动范围。
3.2构建健全的建筑评标机制
在对投标进行评价时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则,要改变过去仅仅依靠价格因素评判的机制,在招标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企业的施工质量与信誉。经实践证明可以采用“经审评的最低投标价法”进行评标,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最低投标价格不低于成本,避免很多投标企业只重视投标价格而忽略了成本,也能够有效避免建设方为了降低工程造价而减少投资成本造成工程质量降低。同时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更多兼职单位参与到招投标过程中。
3.3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写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是投标单位进行投标报价的依据,是各个投标人在竞标时候实现公平公正的基础性文件,对其有很高的计算要求。在招投标加强造价控制过程中要推行工程量清单使用,使投标单位能够看到其具体工程量及工程项目。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需要多次计算审核,并且招标审评人员一般具备较高水平,能够根据工程量清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大概范围内。
3.4加强造价监管力度
造价监管部门一般不直接参与招投标工作,但对建设单位的审批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在国有资产方面,避免出现腐败现象。另外造价监管部门要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避免出现恶意报价情况,减少以降低工程质量来降低成本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造价监管力度来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长久发展。
结束语
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节约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招投标特点进行改进,促进我国市场招投标报价更加合理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微.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经贸实践,2018(03):113-114.
[2]杨健.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1):177.
[3]许丽丽.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J].住宅产业,2017(12):64-66.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前言
造价控制是施工之前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工程的招投标是我们控制建筑造价的重要手段,自从我国推行招投标制度以来,我国建筑交易市场行为更加规范,竞争机制趋于透明。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并不是随意压价,而是通过这一环节寻求承发包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价格,消除不平衡的投标报价。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投资规模的依据,避免施工管理和竣工过程结算中各种索赔争议。在招投标过程中各工作人员应该也做好有效控制,确保招投标合理公平。
1.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1.1工程招投标造价影响后续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获得了快速发展,整体来看我国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相关制度与规定较为完善。但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对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缺乏合理规划,影响了后续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造价控制,给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困难。
1.2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可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
通过合理公平的招投标制度能够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招投标也属于一种新的经济承包制度,是指通过竞争后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安排后期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通过明确的透明制度及时限制那些不利因素,体现出经济市场中的公平公正,将项目工程承包给那些施工素质较好,质量意识较强的施工单位。另外通过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来监管招投标造价管理制度可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1.3工程招投标造价控制关系各方利益
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在招标和投标两者合同基础上进行的造价控制,也是双方决定是否签订建设项目合同的关键阶段。后期整个工程造价都是在招投标工程造价基础上进行,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将造成后期投资方或建设方利益受到损失。另外签订的合同里也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要求、付款方式等内容作出了具体的阐述,这种造价控制也是促进双方完成自己合同权利的重要手段。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能够帮助双方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有利于维护双方利益。
2.工程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2.1投标报价行为缺乏规范性
当前我国招投标工作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其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慢慢研究并解决,目前来看我国工程招投标存在体系不完善、不科学的现象,很多地方存在法律空白。这就造成一些单位开始钻法律空子,不顾一切后果来达到中标目标,只关注了眼前收益而忽略了后期工程质量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为了提高中标率而采用报低价的方式,这种方法无视工程基础成本,也扰乱了市场秩序。通过低价获得中标机会后在后期过程中为了降低造价会出现偷工减料、再次分包的情况。这种行为对招投标工作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并且还造成了市场秩序紊乱,大量单位开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招投标,形成恶性循环。
2.2评价机制不够科学
当前在工程招标中一般使用的还是无标底招标和有标底招标,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建设工程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在投标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获得项目往往通过降低投标价格来使自己中标,只是一味的去压低工程造价,这种单一的价格标底,无法真实反映工程价格,通过价格高低来中标的标准会使公平性、公正性大打折扣。因為一些建设质量较好的单位成本也很高,不可能采用价格战的方式来中标,长此以往这种建设质量好的单位屡屡不中标,得不到发展,而那些质量差的建设单位却充斥在市场中,这不利于市场未来长远发展。
2.3价格锁链没有完全开放
当前招投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工程造价,在这一阶段各投标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进行明确定价,之后由招标单位进行选择。但当前我国招投标价格锁链还没有完全开放,并不是面向整个建筑市场展开,存在着“陪跑”现象,很多都已经内定而招标只是走个过场,这使得公平公正的招标丧失了其真正意义。
3.建筑工程招投标造价控制措施
3.1编制合理的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标阶段顺利进行和监督招标工作的重要文件,其中的各种要求对承发包双方都具有一定约束作用。因此招投标文件编制时一定要收集充足数据,保证招标文件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要确定好合理的招标区间,避免一些单位哄抬报价。还要明确工程量并以此为投标计价依据。其次要明确包含对招标文件进行评定和审核的细则。另外在招标文件中要保证所有词汇精准清晰,不得出现含糊不清的词汇。最后要对工程材料价格的细则要清晰明了,确定好工程材料可接受的价格波动范围。
3.2构建健全的建筑评标机制
在对投标进行评价时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则,要改变过去仅仅依靠价格因素评判的机制,在招标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企业的施工质量与信誉。经实践证明可以采用“经审评的最低投标价法”进行评标,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最低投标价格不低于成本,避免很多投标企业只重视投标价格而忽略了成本,也能够有效避免建设方为了降低工程造价而减少投资成本造成工程质量降低。同时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更多兼职单位参与到招投标过程中。
3.3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写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是投标单位进行投标报价的依据,是各个投标人在竞标时候实现公平公正的基础性文件,对其有很高的计算要求。在招投标加强造价控制过程中要推行工程量清单使用,使投标单位能够看到其具体工程量及工程项目。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需要多次计算审核,并且招标审评人员一般具备较高水平,能够根据工程量清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大概范围内。
3.4加强造价监管力度
造价监管部门一般不直接参与招投标工作,但对建设单位的审批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在国有资产方面,避免出现腐败现象。另外造价监管部门要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避免出现恶意报价情况,减少以降低工程质量来降低成本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造价监管力度来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长久发展。
结束语
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节约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招投标特点进行改进,促进我国市场招投标报价更加合理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微.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经贸实践,2018(03):113-114.
[2]杨健.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1):177.
[3]许丽丽.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J].住宅产业,2017(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