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个体差异 着眼个性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8-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致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现代社会尤其提倡个性的张扬,教育也越来越讲究以学生发展为本,每个人的兴趣、思维、个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应当得到尊重、信任和关怀。因此,如何巧妙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构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是值得每位教师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在自主学习中彰显个性
  人类进入21世纪,要想在信息时代的潮头上“冲浪”,关键是要学会学习,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真本领。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所以我们新课标注重学习的自主化。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独立的发现及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遵循“人本”理念,注重学生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特质潜能,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内在的学习”,达到自研自得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彰显个性。
  二、在鼓励质疑中张扬个性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至这时方是长进。”问题和疑惑是学生未知的兴奋点,激发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更可以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质疑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凸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可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质疑,如“为什么推拉门可伸缩”。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时,可质疑“毫米、分米与我们一起拿学过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教学“平行”时,可质疑:“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
  又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们先让学生拿出所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具,展现在黑板上,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后发现: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这时学生会问:“为什么人民币都只有一伙十元(角、分)、二或二十元(角、分)、五或五十元(角、分)三种呢?”我不做正面回答,而拿出几种有标价的教具,让学生拿人民币学具来购买。学生在购买实践中发现:“不管多少钱,其数值总能用1、2、5组成。”于是学生的疑问就迎刃而解。再如,教学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任意给出2个或3个条件,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提出问题,比一比谁提得问题多,质量高。这样既有助于他们理清数量间的关系,又能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在质疑、释疑过程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三、在合作探究中挥洒个性
  英国的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是多余两种思想。”由此可见,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例如教学“看谁搭得又稳又高”一课时,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每种积木怎样摆放就能搭得又高又稳,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交流。接着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刚才的想法动手搭一搭,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并让学生说说“在搭积木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进而归纳出“把球放稳很困难”。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最终明确:用3个长方体搭成一个基座,再把球放在上面就可以放稳了。这样倡导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补充了孩子们个体经验的局限,还能使孩子们的个性尽情地挥洒。
  四、在因材施教中尊重个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教學艺术在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和承认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身原来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潜能,从而使其创造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实施分层教学,具体如下:
  1.目标分层:备课时要精心制定每一节课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以把教学目标氛围四个层次:(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掌握“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2)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3)通过知识迁移和在计算中寻找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类比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4)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爱思考的教育。期中(1)和(2)是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3)是针对较好的学生提出的;(4)则是各层次学生不同程度共同追求的目标。
  2.分层次设计课堂提问:基础性的问题面向学困生,中档题面向中等生,难度大的问题面向优等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例如教学“整数四则运算”时,在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基础上,针对计算“203-135÷9”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
  优等生:(1)算出结果;(2)你能将算式用文字题形式叙述表示出来吗?(3)可用几种方法叙述?
  中等生:(1)请你标出运算顺序;(2)算出结果;(3)和同桌对照一下,与你计算的结果相同吗?
  学困生:(1)135÷9=?(2)203-135÷9=?(3)看看同桌是怎样计算的?
  这样进行有差异的提问,满足不同的要求,不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成功体验,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凸显。
  3.分层布置作业:对优等生的作业,应以知识的灵活应用为主,并且加大前后知识的联系。对于中等生应以本节内容熟练应用为主要目的。而对于学困生,以本节内容的基本原理、方法、概念的一次性应用为主,加大知识的单独联系和巩固。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她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地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可见,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生的个性,挥洒学生的个性,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不断的丰盈,才能真正实现“不同的任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进而凸显出个性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越来越成熟,并被广泛地应用在加工制造中。民族工艺品具有艺术性、鉴赏性、文化性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当今人们的欢迎。民族工艺品加工工艺比较繁杂、精度要求比较高,如果利用传统加工工艺,不仅效率与质量低,而且产品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但是,引入数控技术,就能使民族工艺品从设计、加工到成品的周期大大缩短,极大地提高工艺品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数控技术的特点与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龄(≥8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并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8例:其中经皮
【摘 要】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对学生强化写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尤其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注重学生的写字教学至关重要,因为写字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写字教学,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
【摘要】语文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心骨,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特别是初中生,当他们从小学生升级为初中生的时候,需要接受的教育形式也行该得到改变,语文教学应当改变以往死板的形式,全面发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激趣法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3-0
【摘要】竹炭产业在我国如蓬勃的朝阳,跃然而起。为全面了解竹炭产业人才结构与用工需求状况,通过对浙江省三个地区的竹炭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现阶段竹炭企业人才结构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专业技能人才缺乏成为产业做大做强的一道坎。中职学校要积极应对竹炭产业发展态势,开展对口专业建设,为竹炭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竹炭产业 人才结构 用工需求 探析  【中图分类号】F426.8【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45-01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三饱一倒的生活状况,追求高质量生活成为社会主流,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面临的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的新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