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LOK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的涵义、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術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1.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2.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m以上大桥8座、600m以上大桥15座、400m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m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工程。
  3.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3.1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
  3.2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3.3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3.4建筑工业化
  建筑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3.5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意力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包括海底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除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
  3.6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3.7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要求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并且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科]
  【参考文献】
  [1]段树金.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刘西拉.等.关于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版,2005.12,38(12).
  [3]孙世国.21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9,14(3).
其他文献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
期刊
英语词汇是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可见,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词汇量越大,其阅读正确率就越高,其听力
落实“德育为首”,把“立德”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教育家孔子说:“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但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现实社会中,我们却往往会忽视人的“德性”,曲解了“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意思,简称“有钱就是老大”!“人之初,性本善”,为何十几年的教育却让一些人偏离了“善”的方向,走向了“恶”的迷途,甚至是不归路。这是教育的缺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缺
【摘 要】城市建设是我们城市发展必经的过程,也是国家繁荣和昌盛的直接显现,在繁冗的城市建设中,需要作好长期规划。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规划;含义;重要性  0.前言  城市建设是我们城市发展必经的过程,也是国家繁荣和昌盛的直接显现,在繁冗的城市建设中,需要作好长期规划,城市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的各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和相互协调,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满
六(2)班这次第二课堂活动的主题是“书包里的秘密”,同学们深感这次活动非同以往,以往活动前老师都要布置任务或者作问卷调查,但这一次并没有这样做.大家见李勇老师胸有成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行业的关注,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各学校进行学生教育的主题,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佳教学方式,而由于受到前苏联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传
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兴学科,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遇——想说爱你不容易。所有接触过这个课程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由衷的喜欢它,因为它最“有用”。它通过一个个看似独立却又关联的主题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我们所学、将学的知识、技能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升华,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是培养综合素质的绝佳平台。可是为什么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遇呢?“大成本”难辞其咎。  “大成本
【摘 要】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380V低压交流电动机,而在低压交流电动机故障中,由于单相运行故障而烧毁电动机的比例最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单相运行产生的原因开始分析,提出如何预防和保护措施,本文主要谈谈电容式单相电动机的电容配备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检修方法。以供广大电气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动机;单相运行;故障;保护措施  1.电动机单相运行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政治课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临到考试临时抱佛脚,考完后全部忘光。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
1.养禽场的总体要求  1.1选址  新建家禽饲养场不可位于传统的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内。养禽场应远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学校、医院和水源,地势较平坦,且具有一定的坡度。  1.2建筑布局  养禽场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人员、动物和物质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防止污染和疫病传播。  1.3环境质量  养禽场的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环境卫生质量应达到NY/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