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纸张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古老的纸张——莎草
  
  莎草盛产于埃及,是一种类似芦苇的水生植物。早在数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将生长在尼罗河两岸的莎草制作成纸张,叫做莎草纸。古埃及人对莎草纸十分崇拜,甚至把它当作王国的国宝。这种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纸,比中国发明造纸术后生产的纸还要早许多年。古埃及人是如何将莎草制成纸张的呢?这一直是个谜,直到1968年人们才破解了莎草纸的制造技术,其过程如下:将莎草茎切成一截截的,削去上面的青皮,用刀子将去皮后的芯剥成一条条的薄片,放在一块白色的亚麻布上,用木碾像擀面一样一遍遍压制;然后泡在水中48小时,取出后,去糖,再放在亚麻布上,用木槌敲打。然后,再在上面放上一层薄片,最后再拿块石头压上。等40小时自然晾干后取出,莎草就变成米黄色的莎草纸了。
  
  “使节”小释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待节”。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作出使凭证的“使节”一般都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牦牛尾等装饰品,故又称“庭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拖鞋溯源
  
  最初的拖鞋,木制的多,木制拖鞋也称为“木屐”、“趿拉板儿”或“呱哒板儿”。据东方朔《琐语》载:“春秋时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文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屐。”可见,当初载入史书的“拖鞋”,只是出于对死者的悼念,与休闲无关。“呱哒板儿”最早盛行于我国南北朝时期,谢灵运曾经对其进行过改造,故也称“谢公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说的就是这种木屐。《红楼梦》里多情公子贾宝玉经常穿的也是这种木质拖鞋。至于木屐如何流落民间又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则不得其详。有野史从平民角度出发,说木屐“各处皆雨时所用,闽人亦然。粤人则不论晴雨,不论男女,皆蹑之”,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沪之男女,夏日辄喜曳之”,已经是近现代的事情了。
  
  世界上最大的“无流国”
  
  没有河流的国家,简称无流国。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无流国,该国的土地面积224万平方千米,是日本的6倍。东西两面临海,但国内没有一条河流。即使有河道,也是间歇河(季节河),河道经常干涸。沙特阿拉伯为什么没有河流呢?原来这里半数以上国土是沙漠,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100毫米以下,沙漠腹地十几年滴水不下。来到这里,赤地千里,黄沙漫漫。小雨没落到地面就蒸发掉了,大雨的雨水落到地面也迅速渗漏沙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以前的沙特人靠游牧为生,逐草而居,靠泉水维持生命。后来,沙漠下发现的大量石油,使沙特阿拉伯富甲天下。石油为沙特人带来了好处,石油可以换来食品和淡水,成为该国的宝贵资源。现在全国大兴水利,在干涸河道上筑坝,拦蓄洪水,在含水层凿井开挖地下渠道。地下灌溉网通到哪里,哪里就有农田、草场。
  
  古代的“成人”观
  
  在古代,“成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贵族子弟届时要举行极为隆重的“冠礼”仪式。古代的冠礼仪式一般由父亲或长兄主持,地点设在宗庙,要给受冠者加冠三次,整个过程相当复杂。第一次是加黑麻布做的“缁布冠”,表明从此拥有治人权;第二次是加白鹿皮做的“皮弁冠”,说明有责任服兵役;最后加“爵弁冠”,意为享有参加祭祀的资格。三次加冠后,宾客为受冠者取字,换礼服拜见母亲、姑姊、乡大夫、乡先生等。冠礼结束后,此人才算正式登上家庭与社会的舞台。古代的“成人”有许多标准:其一是年龄,礼制上一般男子二十岁即为“成人”。其二是生理上的成熟。二十岁之所以被定为成人的年龄,缘在此时男人已有“为父之端”。“端”指生殖能力。其三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其四是心智的成熟。古人认为,心智开窍是“成人”必备的理性条件。其五是对伦理与社会生活准则的自觉认同。
  
  “清华”一词的由来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为什么以“清华”来命名呢?那是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清华园了。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为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到了1910年,在清华园内用庚子赔款建造了“清华学堂”,于1911年正式开课,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中国最早的公债
  
  公债,是国家向社会筹集资金所负担的一种债务。它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清朝末年被“引进”到中国。1894年,清政府为了应付中日甲午军费开支,户部在9月8日仿效西洋筹集公债的先例,奏请朝廷发行公债。清延很快准奏,并向全国发布上谕,说:“现在倭气不靖,购船募勇,需饷浩繁,息借商款,京城业经创办。”同时规定:“二年半还本付息,以六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还利不还本,自第二期起本利并还,每期还本四分之一,定以五期还清;酌给利息,月息七厘。”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公债。
  
  古代的消防宣传
  
  古代典籍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以木铎修火禁即是消防人员手摇铜铃在居民密集区挨门挨户地宣传消防,以提醒国人防火灾。此风到唐代依然盛行,如皮日休的《入林屋洞诗》中就有“腰下佩金兽,手下持火铜铃”之句。明代又出现了既防火又缉盗的铜铃夜巡制,“皇城外红铺七十二座,铺设官定十八夜巡,铜铃七十有八”,“初更遣军人摇振,环城巡警”。到了清朝,统治者把这份差事推给了平民百姓。据《杭州治火议》载:先立三十家牌,以牌中各户轮流为首,每首值十日,每日早晚值者至各家呼“清查火”,挨各家“查家”一遍,答曰“查讫”,然后至第二家亦如是。
  
  责任编辑 蒲 晖
其他文献
研究人员发现,英国乃至全球范围,蜜蜂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美国原有250万个蜜蜂群落,如今1/4的蜜蜂群落由于“群体崩溃紊乱”现象而消失。  不过,对于蜜蜂的死亡和数量减少现在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与人类的活动,如环境污染有关:而另一种则认为,蜜蜂之死是它们自己的事,与人何干?第一个观点有许多环境研究方面的证据。  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发电站和汽车排放污染物会破坏鲜花产生的香
今天,达尔文的“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理论已经较为广泛地被认同。不过,如果再进一步问,猴子和灵长类又是从什么进化而来的呢?换句话说,人类更早的先祖是什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尼尔·舒宾在其著作《你是怎么来的》中的回答非常简单:人就是来自于鱼。    提克的答案     探索人类的来源和生物的进化主要依靠化石、基因和胚胎。舒宾等人花了6年时间于2004年发现一个兼具有水生和陆生动物特点的化石鱼
好心情助你防感冒  冬季如何预防感冒?美国医学专家的研究发现,乐观的情绪是人体抵御感冒的第一道防线。研究人员招募了193名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首先进行性格测试。然后通过鼻部滴液让这些志愿者感染鼻病毒或流感病毒,接下来6天进行隔离观察。结果显示,那些乐观、开朗、随和的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即使患上感冒,这些人自我感觉的发病症状也比实际上要轻。研究人员认为,乐观、积极的情绪可能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新的节日出现了,一些旧的节日消亡了。我国古代的一些节日现在已经没有了,也不为现代人所知。但这些消失的节日还是很有意义的,比如:  “田生日”。元陆友仁《研北杂志》载:“世所谓正月三日为田本命。”周亮工《书影》载:“吴俗以正月三日为田生日。”中国历来重农,到今日为止,仍然也还是个农业国度,所以农民还是视农田为他们的根本。  “开市日”。清顾禄《吴趋风土录》载,正月五日是“路头神”
北京奥运火炬已经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圣火”在世界和国内各地传递,最终将在北京奥运期间熊熊燃烧。  太阳“圣火”是怎样点燃的?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点燃它呢?这其实很简单,先准备几件简单的实验用品:一只手电筒。最好是大号的那种,一根火柴,做实验时要在晴朗的阳光下面进行。  先把手电筒头部轻轻拧开,然后将反光镜取出来——这是一个小小的凹面镜。将小凹面镜的镜面对准太阳,让火柴头在凹面镜前面的位置,慢慢
刘振宁律师  近日,“大衣哥”朱之文家大门被踹的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网友极大关注。朱之文回应家门被踹,称不跟不懂事的人一般见识,但心里也有委屈。4月18日,山东菏泽市单县警方通报称,4月15日16时许,单县公安局郭村派出所接报警称,朱之文家中大门被人强踹。值班民警立即出警,到达现场时嫌疑人已离开。朱之文表示因理解其是粉丝,虽行为不当,不建议追究责任。鉴于违法事实存在,单县公安局立即展开调查。  经
10月9日,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尘埃落定,美国总统奥巴马摘得此项殊荣。“一奖激起千层浪”,在205位被提名的候选人中选择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评奖委员会的决定让整个世界感到意外,包括奥巴马本人。按照主办方的解释,奥巴马获奖的主要理由是:他提出的无核世界理念和他为此所做的工作。    屡有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    创立于190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是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所设5个诺贝尔奖中的一
1月13日,艺人虞书欣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道歉留言:“对不起大家,因我而起的所有事情,希望能画下句号。给每一位被打扰到的人道歉,希望新的一年带给大家的都是美好的。”虞书欣粉丝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之间的风波,最后还是以虞书欣本人的道歉告一段落。  事件起始于一位网友在微博吐槽:“互联网真的没有记忆,我的首页又开始出现老赖之女虞书欣了,决定取关一个关注很久的博主。”随后,这条微博被虞书欣的粉丝们注意到
这是一个不该被忽略的独具历史和现实、政治和经济意义的事件:由《中国国家地理》发起的“圈点新天府”评选活动,日前公布了最终结果,成都平原位居榜首。  “天府”的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形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后来也指京师或天子的府库。而“天府之国”多指在被称为“天府”之地建立过政权或设为国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范围较“天府”更大一些。中国历史上有7大天府,分别是关中地区(战国至明代)、成都
人们耙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称为“作家”。最早的“作家”是管理家务的意思。此语入书见于《三国志·杨戏传》:“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这说明自三国至晋代,“作家”系指“治家”而言。“作家”一词转变成夸意始于唐代。据北宋《太平广记》载:“唐宰相王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酬金)者,误叩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这就是唐宋时期对在文学艺术上成绩卓著者称“作家”的来由。明代诗人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