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美异趣与绘画创作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繪画创作中,有很多因素会左右和影响画家的创作,其中,画家的审美是很关键的因素,具有个性的独特审美,更是会对绘画创作产生深刻影响。本文致力于分析审美异趣与绘画创作的关系,揭示审美异趣的产生以及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审美异趣;绘画创作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何为异趣?异趣是指与众不同的志趣,别具一格的情趣与风趣。审美异趣又为何呢?现在对于审美异趣还没有准确的定义,我暂且按照个人的理解来解释,审美异趣指另类的审美观,不同于主流的审美情趣,审美上具有卓然独立之态的志趣。
  审美异趣的产生首先与作者的性格特点密不可分。性格是人格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反映在审美活动中,不同性格的人其审美态度、审美习惯、审美趣味就会有所不同,其审美体验应该也是不同的。
  作者的生活环境也会影响其审美异趣的产生。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是艺术家的性格、气质、心志、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的外化。诗人和艺术家在认识艺术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在选择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的过程中选择自己。
  中国绘画史上,徐熙和黄荃同是五代的著名画家,人们常以“徐黄异体”归类其绘画风格。徐熙,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唐士大夫,个性淡泊宁静,擅长花鸟,索取题材多田野自然物象。以其所代表的一派,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一派的风格,这一派被称作“徐熙野逸”。黄荃,成都人,五代十国西蜀画家,17岁时即因善画供奉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先主孟知祥即位后,授他为翰林待诏,司翰林图画院事,后蜀后主孟昶时,赐予金紫,加官衔为如京副使,供职西蜀画院,先后达40年之久.因为们多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轻色渲染而成,以画品“富贵”流布后世。以其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
  郭若虚论《图画见闻志》卷一论“徐黄异体”云:“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指出徐熙与黄荃因所处环境地位不同,故志趣各异。徐熙“多准确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今传世凫雁、鹭鸶、蒲藻、虾鱼、丛艳、折枝、园蔬药苗是也。……”黄荃“居寀复以待诏录之,皆给事禁中,多写禁苑所有珍禽瑞鸟、奇花怪石。……”徐熙与黄荃都是有审美异趣的画家,他们审美异趣的产生除去受性格因素影响,也深受其生活环境的左右。
  所谓画品如人品,作者的个人审美趣味会反映在其艺术创作上,艺术作品作为物态化了的审美意识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差异和创作个性。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立、构图的安排、形象的刻画、画面的处理等等,无不表现出整个创作活动过程中作者的审美差异、创作特点。艺术家的审美异趣贯穿于整个绘画创作过程,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个体审美体验的转换状态,是艺术家个人审美的外化形式,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所表达的是源自艺术家心灵的个性体验。我们从不否认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但生活从来不等于艺术。从生活到艺术必须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主体意识起了决定作用,而个性的审美趣味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宇宙万物尽在观者眼里
  不同的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也不同,绘画创作中,即使题材相同,制作材料相同,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展现。不同的视角观察万物,会看到不同的万物。中国古代画家,在创作前会对事物进行充分地了解和分析,以便观物取象,然后根据所取之象来“尽其意”。西方画家也热衷于对照自然写生,通过观察自然和描绘自然,体验光与影的变幻莫测,在观察世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画家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将眼中万物、记忆万物、心中万物展现在绘画创作中。所以说,拥有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就会相应的呈现出什么样的万物。
  陈洪绶在绘画史上被称为“狂士”,是一个疯狂的人。陈洪绶自小性格内向,他的个人中心是内向扭曲、折磨、畸变,这在他人物画的造型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其人物画的人物形象扭曲,造型非常奇怪:躯干伟岸、迂怪,头大身体小,不合比例,脸上也冷冷的没有表情。陈洪绶的画作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隐忍以及内在的心灵创伤。西方精神病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精神病的眼里,真实的形象就是变形的,奇奇怪怪的,颜色也是奇怪的,同我们正常人眼中的形象不一样。我们看着是变形的,他们觉得本来就是如此。像梵高、毕加索画出的作品,都是他们的写实。陈洪绶的人物画造型,在我们看来是变形,然而在陈洪绶眼里是写实。他强调个人主义,是其主观上的追求,从而试图实现个人价值,真实的反映了时代风气主要是士气的畸变。徐渭“不求形似”的花鸟形象,董其昌“不如山水”的山水形象,也是如此。
  陈洪绶审美异趣的形成一方面受个人主义的性格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形成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虽然我们不能认同和效仿其缺少社会责任心的个人主义,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不能否定其绘画的艺术价值。在我看来,像陈洪绶这种以丑为审美的作品却是更加富有异趣的。正如毕加索的《阿威农少女》,形象龇牙咧嘴的,在生活中形象是不美的,但是艺术上却认为是很美的。陈洪绶的人物形象创作,人物形象扭曲、变形,但从审美角度看是美的,是另一种美,富有意境的异样美。这种形象,比真实形象更丑,丑的触目惊心,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的这种画品,以一种奇特的美,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和效仿。
  通过分析陈洪绶的创作不禁想到杜夫海纳所言:“梵·高画的椅子并不是向我叙述椅子的故事,而是把梵·高的世界交付给予我:在这个世界中,激情即是色彩,色彩即是激情……审美对象是有意义的,他就是一种意义,是第六种或第N种意义,因为这种意义,假如我专心于那个对象,我便立刻获得它,它的特点完全是精神性的,因为这是感觉的能力,感觉到的不是可见物、可触物或可听物,而是情感物。”这个情感物凝结了画家的经历、评价、思考、情趣等等,保存了生活的质感,可以说是画家审美趣味的结晶。
  3结语
  审美异趣由画家的性格、生长环境、个人修养等各种因素而来,同时并深刻的影响着画家的绘画创作,画家的绘画创作更是反映出画家独到的审美异趣。不过,画家的审美异趣不管是多么奇警也要建立在文化传统中,不能导致胡作妄作。在古代中国人眼里,绘画就好比《易经》中的卦象,具有造物的魔力。画家的目标在于把握造物的灵动与变化,而不仅仅是模仿,绘画应该包孕并掌握现实。绘画的发展历程叙述着往昔审美异趣的运用,它证实了杰出的画家们无限的源泉、勇气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对于传统和自身的忠贞不渝。
  参考文献:
  [1] 方闻(美).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李维琨,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 徐建融.宋代绘画研究十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3] 高居翰(美).气势憾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M].三联书店,2009.
  [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视觉传达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构的本义为架木造屋。而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构,指的是构想、构图和构成等。把握住了构,也就掌握了创作的方法,作品也才会有筋骨,并赋予了作品无穷的生命力,以及给观者视觉、触觉、心灵的感动。  关键词:构思;构图;构成;虚构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是把一种把规划、设想通过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闻名于世,拥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和深厚的陶瓷文化,陶瓷产业促成了景德镇城市的形成,陶瓷文化时刻影响着景德镇城市空间的发展。本文通过梳理景德镇陶瓷产
8月29日,海信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了海信CDMA彩屏移动电话新闻发布会,推出了C2101 CDMA 256色超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屏手机,并表示此款手机将在十月份隆重上市.据介绍,海信C210
摘要:绘画形式在国画界的争议源自理解的偏差;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形式;形式主义在西方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中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渊源;形式分析是对艺术家风格研究的意义;绘画形式的创新对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绘画形式;形式主义;结构主义  关于绘画形式的创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美术界出现过几次激烈的争论,其中尤以吴冠中和张仃关于国画中笔墨形式运用的争论广为人知。我以为,两位艺术家关于笔墨
摘 要:环艺手绘表现技法是环艺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徒手线条、透视效果图、马克笔上色、设计方案快速表达为重难点,结合授课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来分析思考,为课程改革提供事实依据,并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  关键词:环艺手绘;重难点;分析  一个成熟的环艺设计师应该拥有成熟的手绘表达能力,不仅仅为了画一张漂亮的效果图,手绘的过程更多是自己通过娴熟的技法对方案进行不断推敲的过程,手绘不仅仅
本文运用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和需求理论的原理,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我国移动电话手机市场容量与市场需求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加入WTO对国内移动通信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对我国未来
本文首先介绍了雷电的物理特性,然后介绍了通信设备防雷的几种措施,包括安装避雷针和放射性避雷装置,以及在天馈系统中安装避雷器,消除感应雷击等。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尤为重要,学生熟练地掌握语言和文字,是学好其他课程基础,是实现与他人良好沟通的前提。近年来,新疆双语教育正在大范围推广开来,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是实现新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民考汉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选取乌鲁木齐市某区一所民考汉学生较为集中的小学,按照低、中、高段对1、4、6年级小学生期末试卷分层抽样,主要涉及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阅读、写作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