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质量教育的一些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2011年5月,教育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建设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质量教育的通知》,决定依托国内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联合建立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质量教育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探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机制建设。目前,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质量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及时发现解决质量教育实践中的不足,使中小学质量教育得到有效实施,取得较好效果。
  2 中小学质量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
  2.1 投入与效率的平衡问题
  2012年3月,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在深圳市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对国内首批16家获得“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称号的单位授牌,分别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轻工产品与儿童用品检测中心、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五爱集团有限公司、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
  教育主管部门、质检部门和相关企业都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号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据悉,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大工作力度,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联合创建国家级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0个左右、省级500个左右、市级3000个左右。建设这些质量教育实践基地的目的是将质量教育从小抓起,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讲质量、讲安全、讲诚信、讲创新的观念。
  质量教育基地已经开始建设,相关的指导教师是否开始进行培训?有条件的学校是否将质量教育课程纳入发展计划?已经开展质量教育课程的学校能否保证课程开足、开够?这3个现实问题考验相关主管部门能否有效利用基地对中小学生开展质量教育活动。
  2.2 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国内首批命名的16家单位,是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质检部门推荐,教育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验收后确定的。实践基地单位都是质量管理水平高、质量信誉好的企业和监督检验中心,这个命名本身也是对该单位社会信用和企业形象的认可。建设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对于拓展素质教育新领域、打造质量文化新阵地、搭建部门合作新平台,实现质量教育从娃娃抓起具有重要意义。
  既然平台已经开始搭建,那么该如何利用优势资源进行质量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首批命名的16家单位,覆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化工、检验检测等领域,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质量教育知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示范作用。例如,比亚迪在开展质量教育活动中,开设了技术博物馆、汽车电子博物馆、总装与零部件工厂等参观或体验场所,设置了最多能容纳180人的教学会议中心。相应配套了质量教学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发了活泼生动、形式多样的精品课程,借助具体的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等实践活动,向当地的中小学生传授质量知识和管理技能。
  2.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开展中小学质量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组织学生走出学校,理论结合实践,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和学习。理论能否较好的结合实践,主要是考验授牌的基地在质量教育中的责任感和爱心。因此,今年3月,在深圳召开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上,教育部领导指出,这个实践基地的命名不是终身制,国家和地方会建立相应的基地退出机制,对于未履行质量教育责任的、实践活动效果不明显的、软硬件不符合要求的基地,将取消其教育实践基地的命名,从而保证实践基地在质量教育上的示范、带头作用。
  教育实践基地仅仅富有责任感和爱心还是不够的,这只是质量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何让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是在质量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3 质量教育中一些问题的应对
  3.1 统筹规划,健全机制
  硬件的建设应本着利用已有的资源为主,经济适用原则,进行基地的选择和管理。整体上,要遵循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来进行。如各省市质量教育实践基地应根据当地企业或机构的发展情况来筛选符合质量教育基地要求的单位,当然这个前提是需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质检部门的密切合作。选择出来的机构应覆盖面广,利于中小学生学习各类质量教育知识,树立不同类型的品牌意识。其次,应该对从事质量教育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作为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方式。要想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授课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再次,已经开展质量教育的学校,要确保开足质量教育活动的时间,任何文化课都不能取代或占用质量教育活动的时间。
  质量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机制并不完善。教育部领导要求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质量教育的长效机制,要把质量教育的经费列入预算(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基地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而使基地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3.2 整合资源,持续发展
  抓质量教育要凝聚社会合力,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一要加强质量、教育等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将质量教育列入质量发展规划中;二要加强推进,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去基地参加质量教育实践活动;三要加强宣传,加大对质量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深入宣传。
  3.3 动手为主,取得实效
  质量教育是一门实践课程,学生必须动手、动脑才能掌握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各基地要通过具体的产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检验检测等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生动地向中小学生讲解产品质量的含义,普及质量法律知识,了解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崇尚自主品牌的观念,打造适宜学生动手操作简单的生产、加工、检验等过程,切实做到在动手操作中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鼓励各种创新。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应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确保学生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对质量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让质量教育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
其他文献
为了深入研究输电线路噪声的声源位置和噪声特性,提出了利用传声器阵列对输电线路噪声进行提取测试的方法,设计并研制了1套基于阵列信号处理的噪声提取测试系统,通过仿真测试
在分析目前几种输电线路舞动在线监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在导线悬挂点串接张力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的线长法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特性,以张力
目的:比较分析x线平片与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X线组和cT组,每组各3l例,分别比较两组漏诊误诊的发生情况。结果:x线组和c
目的:对生理学血液实验教学中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及少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plasma,PPP)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明确血浆储存时间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方法:比较家兔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摘要 分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找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本课程提出教学改革。  关键词 单片机;考核方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03-0040-02    1 引言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多个工科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配合微型电钻改良扩大碟窦口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52例全组鼻窦炎及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编号,半随机分为A组(26例)和B组
目的:介绍一种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分段优化方法是指将调强计划分两段计划优化和执行,第一段计划优化靶区包括肿瘤区、阳性淋巴结区、高危区和预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分布式风电源(DWG)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考虑到DWG出力的不确定性,并计及调节DWG有功出力、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