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待进生问题,常常对班级整体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待进生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班级的总体素质。提高待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让他们进步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教育待进生求知积极性探讨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我国人口受教育的总体比例,较之过去是极大地提高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免除学杂费的优惠待遇,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少年进入了学校。但是,我们也不可回避地发现:学生的总体素质,有了下滑的迹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留级制度的取消就是其中之一。举个事例,某学生在读一年级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能学好一年级的相关知识,但由于不能让他留级,他只能继续升入二年级,因为本身的基础就不牢固,在二年级的学习就比较吃力,时间一久,他不知道的东西越多,逐渐地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待进生”。据某初中教师反映:从小学升入他们七年级的学生,有不少的语数总分还不到八十分,甚至出现单科零分的情况。这样的教育状况,不能不令每一个关心教育者为之而忧虑。人们在思索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对“待进生”的教育上。
待进生,顾名思义,就是还可以提高的,是有待进步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关注了成绩优异的孩子,而对于那些待进生,在潜意识里便有一种听之任之的心态。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待进生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是不容也不该被分离出来的。班级的总体素质,是由全班学生的种种表现综合而成的。我们更应该看到,能成功改变一个待进生,其实就是在为祖国增加一个更全面的建设者,于国于己于学生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如何成功地对待进生实施有效的引导,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进步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认为有以下的几点: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待进生由于自身的基础薄弱,往往会产生自弃的心理,总认为自己的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缺乏学习的潜动力,如果没有外力的正确引导,他们对学习会产生更强烈的反感,厌恶学习,甚至厌恶学校的一切。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尽可能地发现他们各方面极细微的良好举动,哪怕是随手从地上拾取一张纸屑丢到垃圾桶里这样容易被忽略的行为,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赞扬,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只要我们对所发现的待进生的优点能及时、诚恳、适度地予以表扬,是会逐渐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的。人有了自信心,才会激发起发奋的动力。
为了强化他们的自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适合于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在他们很好地回答后,教师可以给予几句恰当的评价。能在同学们面前很好地问答出老师设置的问题,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感觉对激发他们的信心,有着良好的作用。
二、平等对待学生
不少的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显得热情、宽容,而对于成绩较次的学生,又往往是冷漠和严厉,这种厚此薄彼的态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公正、处事偏心。老师有这样的行为,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于那些待进生,他们会从老师的偏见里生发出对老师的反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对抗心理,使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做到赏罚分明,是很重要的。
无论学生的成绩怎样,教师要用同样的要求去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在与学生相处时,也不以成绩为内在标准,都要做到态度平等、态度真诚。教师这样的态度,才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与别人的位置同样重要,没有什么以成绩定优劣的情形。位置平等了,才会有心态的平衡,也才会产生:我与别人并没有多大区别,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的动力。
三、为待进生有序地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现学生在知识上欠缺的地方,利用适当的时间,为他们提升。由简单到复杂,从基础知识逐渐地提升。要让他们弄清当日所学内容,学会相关知识。内容不能太多,不能只注重形式,要关注过程与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把过去欠缺的东西学懂,弄明白。
过去不懂的知识现在明白了,学生知识上的重担才会有所减轻,更能让他们较轻松地对待当前的所学。对待进生的提升任务,也可适当地交给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他们在玩耍时也能把这些内容融入其中,既玩了,也学了。
四、建立待进生进步小档案
为了更具体、直观地展现待进生的进步情况,教师有必要为他们建立独立的进步档案,系统地记录下他们每一阶段的变化。档案里,可以记录他们良好的言行,他们成绩的进步,他们受到的表扬等等。有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有时,学生自己并不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当我们的教师为他们展示出他们的无数进步时,他们的内心是会受到震动的,因为老师的记录袋,一方面体现了老师对于他们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发现自己有着那么多优秀的地方。面对自己的优点,孩子内心的激情会被悄然点燃,在看到自己价值的基础上,他们会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质,努力地让自己做得更好,包括学习。
总之,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待进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就要让自己端正对于待进生的态度,做到热情、公正,并用自己的人格与学识去感染他们,带动他们朝着本该良性的方向去发展。相信只要有了教师恰当的方式方法,有了教师真心的付出,曾经让我们不少教师为之伤脑的待进生问题,一定会取得更多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待进生求知积极性探讨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我国人口受教育的总体比例,较之过去是极大地提高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免除学杂费的优惠待遇,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少年进入了学校。但是,我们也不可回避地发现:学生的总体素质,有了下滑的迹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留级制度的取消就是其中之一。举个事例,某学生在读一年级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能学好一年级的相关知识,但由于不能让他留级,他只能继续升入二年级,因为本身的基础就不牢固,在二年级的学习就比较吃力,时间一久,他不知道的东西越多,逐渐地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待进生”。据某初中教师反映:从小学升入他们七年级的学生,有不少的语数总分还不到八十分,甚至出现单科零分的情况。这样的教育状况,不能不令每一个关心教育者为之而忧虑。人们在思索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对“待进生”的教育上。
待进生,顾名思义,就是还可以提高的,是有待进步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关注了成绩优异的孩子,而对于那些待进生,在潜意识里便有一种听之任之的心态。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待进生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是不容也不该被分离出来的。班级的总体素质,是由全班学生的种种表现综合而成的。我们更应该看到,能成功改变一个待进生,其实就是在为祖国增加一个更全面的建设者,于国于己于学生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如何成功地对待进生实施有效的引导,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进步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认为有以下的几点: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待进生由于自身的基础薄弱,往往会产生自弃的心理,总认为自己的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缺乏学习的潜动力,如果没有外力的正确引导,他们对学习会产生更强烈的反感,厌恶学习,甚至厌恶学校的一切。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尽可能地发现他们各方面极细微的良好举动,哪怕是随手从地上拾取一张纸屑丢到垃圾桶里这样容易被忽略的行为,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赞扬,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只要我们对所发现的待进生的优点能及时、诚恳、适度地予以表扬,是会逐渐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的。人有了自信心,才会激发起发奋的动力。
为了强化他们的自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适合于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在他们很好地回答后,教师可以给予几句恰当的评价。能在同学们面前很好地问答出老师设置的问题,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感觉对激发他们的信心,有着良好的作用。
二、平等对待学生
不少的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显得热情、宽容,而对于成绩较次的学生,又往往是冷漠和严厉,这种厚此薄彼的态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公正、处事偏心。老师有这样的行为,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于那些待进生,他们会从老师的偏见里生发出对老师的反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对抗心理,使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做到赏罚分明,是很重要的。
无论学生的成绩怎样,教师要用同样的要求去对待,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在与学生相处时,也不以成绩为内在标准,都要做到态度平等、态度真诚。教师这样的态度,才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与别人的位置同样重要,没有什么以成绩定优劣的情形。位置平等了,才会有心态的平衡,也才会产生:我与别人并没有多大区别,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的动力。
三、为待进生有序地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现学生在知识上欠缺的地方,利用适当的时间,为他们提升。由简单到复杂,从基础知识逐渐地提升。要让他们弄清当日所学内容,学会相关知识。内容不能太多,不能只注重形式,要关注过程与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把过去欠缺的东西学懂,弄明白。
过去不懂的知识现在明白了,学生知识上的重担才会有所减轻,更能让他们较轻松地对待当前的所学。对待进生的提升任务,也可适当地交给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他们在玩耍时也能把这些内容融入其中,既玩了,也学了。
四、建立待进生进步小档案
为了更具体、直观地展现待进生的进步情况,教师有必要为他们建立独立的进步档案,系统地记录下他们每一阶段的变化。档案里,可以记录他们良好的言行,他们成绩的进步,他们受到的表扬等等。有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有时,学生自己并不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当我们的教师为他们展示出他们的无数进步时,他们的内心是会受到震动的,因为老师的记录袋,一方面体现了老师对于他们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发现自己有着那么多优秀的地方。面对自己的优点,孩子内心的激情会被悄然点燃,在看到自己价值的基础上,他们会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质,努力地让自己做得更好,包括学习。
总之,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待进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就要让自己端正对于待进生的态度,做到热情、公正,并用自己的人格与学识去感染他们,带动他们朝着本该良性的方向去发展。相信只要有了教师恰当的方式方法,有了教师真心的付出,曾经让我们不少教师为之伤脑的待进生问题,一定会取得更多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