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85年与2000年数据计算了福州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的若干指标。结果表明,整体上福州地区土地景观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有所上升,优势度指数下降,景观格局趋于稳定,系统趋于优化。同时,借助ArcG IS8.3软件平台对福州地区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景观多样性指数,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在区域内部划分出多样性程度不同的3类子区:闽侯县景观多样性程度最高,长乐、福清、福州、罗源、闽清、永泰次之,连江、平潭景观多样性程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