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发展机遇良好,生态旅游发展的可行性高。通过选取地理集中指数(G)对该区域内各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据此提出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需因地制宜,并依据特色制定各地相应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可行性分析;空间分布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专项旅游形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玉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优势明显,发展生态旅游对该区域旅游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1.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见表1),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具有沿海跨国,山、边、海三种魅力交相辉映、依山傍海,海陆两种魅力交相辉映、中国与东盟国家多种文化风情交相辉映、区域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优美的自然山水与未来现代都市交相辉映等独特资源优势。此外,该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和,拥有中国最纯净的海湾,适宜大力发展滨海生态旅游,生态植被保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势明显。
表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资源
资料来源:《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
1.2 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该区域位居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这里交汇,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在这里结合,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国际经济合作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三个重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中心地和先导地区,汇集了国家各种政策优势。区位上的优势给该区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1.3 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六大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从2003年的2252.73万人次增长到2008年的4685.1万人次,5年期间增长了107.97%;国内旅游收入则从2003年的105740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458291万元,增长了132.48%。入境旅游人次从2003年的13.38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46.73万人次,4年期间增长了249.2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03年的2690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295.77万美元,增长了357.09%。
1.4 生态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北部湾旅游以及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其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步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环北部湾经济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等国内外区域性经济合作、旅游合作的逐步发展和深入,各种有利政策将向广西北部湾地区集聚,北部湾将成为旅游投资的热土。此外,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这也为广西北部湾旅游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可行性高,为了更科学的制定该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先对各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就是指旅游资源在地球表面的一种几何存在,它源于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在形式上表现为同质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旅游资源丰富度的空间态势①。在此我们采用地理集中指数(G)作为空间分布分析的数据,G值越大,说明该地资源分布不广,资源丰富度低;G值越小,说明该地资源分布广,资源丰富度高; 当G=100 时,说明此地没有该类型景观。根据王力峰(2007)等人的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六大城市主要生态旅游景观的地理集中指数如下:
表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景观地理集中指数
资料来源:王力峰,张翠娟等.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322.
从六城市各类生态旅游景观G值以及平均G值可以看出,南宁、崇左和玉林虽然没有滨海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其他几类资源分布比较均衡,因此整体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度比较高;钦州和防城港的各类生态旅游资源都有分布,资源丰富度居中;北海虽然滨海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其他四类的生态旅游资源不够丰富,所以整体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度偏低。另外,南宁和玉林的森林以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崇左在湖泊和河流生态旅游资源上稍微占有一定优势;北海的滨海生态旅游资源是六个城市里最丰富的;钦州和防城港的滨海以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都还比较丰富。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3.1 大力发挥南宁首府的核心效应,加快发展南宁生态旅游
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南宁应积极利用好各种优势,把握好现有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生态旅游。首先,努力打造以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生态旅游区、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伊岭岩生态旅游区为核心的森林生态旅游。其次,充分利用好诸如茉莉花之乡、八桂田园等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此外,南宁还应该努力打造各类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将生态与休闲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生态旅游与休闲旅游需求,促使南宁生态旅游的全面发展。
3.2 积极打造北海、钦州、防城港滨海生态旅游区,以一带多
北海、钦州和防城港是六大城市中唯一都拥有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的城市,且各具特色。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濱海生态旅游资源以及三大城市在地域上的相连性为打造该区域的滨海生态旅游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此,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应充分利用好自身的滨海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联合开发滨海生态旅游产品,联手打造以三大城市为核心的滨海生态旅游区,努力打造滨海生态旅游品牌,以品牌化促滨海生态旅游的发展。此外,北海、钦州和防城港还应该充分利用好滨海生态旅游这“一极”,积极带动其他生态旅游的发展,比如森林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等,从而实现该区域“以一带多”的生态旅游发展目标。
3.3 充分发挥崇左和玉林的“两翼”作用,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
崇左和玉林在地理位置上恰似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左右两翼,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应充分发挥其大门的作用,提升各自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增强其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来自东盟和珠三角等地的游客。崇左应不断完善大新德天跨国大瀑布生态旅游区, 并进一步开发以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大新明仕田园风光、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玉林有着丰富的侨乡、宗教、客家等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因此应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诸如云天文化城、都桥山等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以形成具有一定品牌的文化生态旅游。 [科]
【参考文献】
[1]王力峰,张翠娟,王协斌,王志文.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322-324.
[2]苏少敏,曾令锋.广西玉林市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构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75-79.
[3]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可行性分析;空间分布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专项旅游形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玉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优势明显,发展生态旅游对该区域旅游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1.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见表1),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具有沿海跨国,山、边、海三种魅力交相辉映、依山傍海,海陆两种魅力交相辉映、中国与东盟国家多种文化风情交相辉映、区域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优美的自然山水与未来现代都市交相辉映等独特资源优势。此外,该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和,拥有中国最纯净的海湾,适宜大力发展滨海生态旅游,生态植被保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势明显。
表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资源
资料来源:《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
1.2 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该区域位居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这里交汇,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在这里结合,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国际经济合作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三个重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中心地和先导地区,汇集了国家各种政策优势。区位上的优势给该区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1.3 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六大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从2003年的2252.73万人次增长到2008年的4685.1万人次,5年期间增长了107.97%;国内旅游收入则从2003年的105740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458291万元,增长了132.48%。入境旅游人次从2003年的13.38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46.73万人次,4年期间增长了249.2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003年的2690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295.77万美元,增长了357.09%。
1.4 生态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北部湾旅游以及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其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步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环北部湾经济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等国内外区域性经济合作、旅游合作的逐步发展和深入,各种有利政策将向广西北部湾地区集聚,北部湾将成为旅游投资的热土。此外,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这也为广西北部湾旅游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可行性高,为了更科学的制定该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先对各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就是指旅游资源在地球表面的一种几何存在,它源于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在形式上表现为同质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旅游资源丰富度的空间态势①。在此我们采用地理集中指数(G)作为空间分布分析的数据,G值越大,说明该地资源分布不广,资源丰富度低;G值越小,说明该地资源分布广,资源丰富度高; 当G=100 时,说明此地没有该类型景观。根据王力峰(2007)等人的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六大城市主要生态旅游景观的地理集中指数如下:
表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景观地理集中指数
资料来源:王力峰,张翠娟等.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322.
从六城市各类生态旅游景观G值以及平均G值可以看出,南宁、崇左和玉林虽然没有滨海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其他几类资源分布比较均衡,因此整体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度比较高;钦州和防城港的各类生态旅游资源都有分布,资源丰富度居中;北海虽然滨海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其他四类的生态旅游资源不够丰富,所以整体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度偏低。另外,南宁和玉林的森林以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崇左在湖泊和河流生态旅游资源上稍微占有一定优势;北海的滨海生态旅游资源是六个城市里最丰富的;钦州和防城港的滨海以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都还比较丰富。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3.1 大力发挥南宁首府的核心效应,加快发展南宁生态旅游
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南宁应积极利用好各种优势,把握好现有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生态旅游。首先,努力打造以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生态旅游区、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伊岭岩生态旅游区为核心的森林生态旅游。其次,充分利用好诸如茉莉花之乡、八桂田园等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此外,南宁还应该努力打造各类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将生态与休闲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生态旅游与休闲旅游需求,促使南宁生态旅游的全面发展。
3.2 积极打造北海、钦州、防城港滨海生态旅游区,以一带多
北海、钦州和防城港是六大城市中唯一都拥有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的城市,且各具特色。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濱海生态旅游资源以及三大城市在地域上的相连性为打造该区域的滨海生态旅游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此,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应充分利用好自身的滨海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联合开发滨海生态旅游产品,联手打造以三大城市为核心的滨海生态旅游区,努力打造滨海生态旅游品牌,以品牌化促滨海生态旅游的发展。此外,北海、钦州和防城港还应该充分利用好滨海生态旅游这“一极”,积极带动其他生态旅游的发展,比如森林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等,从而实现该区域“以一带多”的生态旅游发展目标。
3.3 充分发挥崇左和玉林的“两翼”作用,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
崇左和玉林在地理位置上恰似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左右两翼,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应充分发挥其大门的作用,提升各自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增强其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来自东盟和珠三角等地的游客。崇左应不断完善大新德天跨国大瀑布生态旅游区, 并进一步开发以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大新明仕田园风光、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玉林有着丰富的侨乡、宗教、客家等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因此应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诸如云天文化城、都桥山等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以形成具有一定品牌的文化生态旅游。 [科]
【参考文献】
[1]王力峰,张翠娟,王协斌,王志文.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322-324.
[2]苏少敏,曾令锋.广西玉林市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构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75-79.
[3]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